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1桃花源记训练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1桃花源记训练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1桃花源记训练新人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 桃花源记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
2、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2017海南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林尽水源(yun) B黄发垂髫(tio)C遂与外人间隔(jin) D辞去(c)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2)处处志之( )(3)乃不知有汉( ) (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2017天津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通(运
3、输事业)C咸来问讯(都)D欣然规往(计划)42017天津下面的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_262017海南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前两段文字所展现的图景。_72018武威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_82016广东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B“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C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觅不可得,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等。比较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5、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 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选自道德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豁然开朗( ) (2)阡陌交通( )(3)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 (4)小国寡民(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6、仿佛若有光。_(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_3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请根据甲、乙两文完成下表。文章 类别 衣 食 居 俗甲 _设酒杀鸡作食 屋舍俨然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 美其服 _ _ 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3甲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7、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 雪窦游志(节选)水益涩 ,曳 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 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 ,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 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
8、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 “雪窦山”字。注 涩:不通畅。曳:拖,拉。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陇:同“垄”。牧竖:牧童。髹(xi)书:用赤黑色的漆写。本文作者邓牧是杭州人,宋亡后,他怀着悲愤的心情漫游名山大川,抒发亡国之痛。游记散文雪窦游志,从作者闻胜而往,一直写到游毕兴尽,是作者漫游这座东南名山的实录,也是他欲独善其身而向往世外桃源的心理写照。因此,许多鉴赏者、文艺评论家都称:“雪窦游志所叙雪窦山麓的田地、人物、风光,颇类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正反映了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
9、异口同声B便舍船 屋舍俨然C乃记之而去 停数日,辞去D不足为外人道也 妾妇之道也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6甲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_7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山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_课外阅读 4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桃花源诗(节选)相命肆 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 王税。荒路暧 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 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
10、,高举寻吾契。注 肆:致力。艺:种植。靡:没有。暧:遮蔽。俎豆:祭器。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日入从所憩( ) (2)俎豆犹古法(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_(2)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_3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_4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都是写世外桃源的社会情景,但内容和写法又各有特点,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游石笼 记宋 王 向龙安 自陂 下东入其山,蹑浮云而上之,极十里,有群石环会突立。石顶有双瀑淙下,有石涧广六七寻,傍无荒茅萑苇 之秽。而其水无泥沙,皆清冷可啜,游鱼沉泳,历历可见。而水间之石,或哮然如岩,或剜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文言文 阅读 专题 桃花源记 训练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