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专题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专题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专题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我国资源区域调配的概况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资源分布的不均: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资源 区和资源 区。(2)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 。2我国的典型调配工程西气东输、 、 、北煤南运等。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存在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 ,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2)西部地区因 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2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 为主,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2) 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3)具有清洁优势的 ,在我
2、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1)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 。(2)陆上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 。(3)油气发展战略:稳定 ,发展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地区项目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资源开发、经济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变为 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缓解 状况,推动经济发展2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并有选择地发展以 为原料的化工工业,推动其向 、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东输的西气在很大程度上可促进东部的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形成一条新的经
3、济增长带东部地区进行的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将极大地带动东部城镇 21 建设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地区项目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有利影响促使西部能源结构 22 的实现,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压力改变以 23 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 24 ,提高生活质量不利影响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质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保持尤为重要3重点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和意义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
4、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4对调入地区的意义 对调出地区的意义资源跨区域调配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资源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能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西气东输工程(典例)缓解能
5、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西部能源结构气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继西气东输二线之后,我国第二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陆上通道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 2012 年 10 月 16 日开工。西气东输三线建成后,
6、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 300 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提高 1%。读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回答 12 题。51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是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C改善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D利用廉价的能源,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广东省成为西气东输二线、三线重要输入地的原因是广东省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广东省沿海港口众多,有利于天然气出口广东省能源缺乏,制约了经济发展 广东省经济实力雄厚,可以消费昂贵的天然气A B C D【参考答案】1A 2B【全解全析】1西气东输三线可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提高
7、1%,说明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故选A。2广东省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该地区常规能源短缺,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故选 B。重点二 其他重点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一、西电东送1原因:西部能源资源(水电、煤炭等)丰富;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62线路及其影响路线(主力电源) 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A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B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C南线: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减
8、轻铁路运输压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二、南水北调1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地理背景2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线路7南水北调三线比较比较项目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水源区 长江下游 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调入区淮河下游、山东黄河下游、海河流域海河平原、京津地区、黄河下游西北干旱地区引水线路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太行山麓送水到北京、天津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黄河以南需动力抽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地形较复杂,但地势南高
9、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地形复杂,工程量大可调水量 大 较大 较小水源地水质 较差 较好 最好现有可用的配套设施好,有京杭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差8总评 最具有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大 具有生态意义3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1)积极意义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控制地面沉降。(2)消极意义(以东线为例)长江径流量减少,海水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长江泥沙淤积加重,航道淤塞。对江淮沿线地区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沿线土
10、壤易发生盐碱化。沿线经济发达,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三、煤炭外运我国能源空间布局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又进一步从需求上拉大了这种差异,出现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现象。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目前主要运煤通道如下表所示。主要线路通往东北 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东西向运煤通道 通往华北京包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神黄线等9南北向运煤通道 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沿海运煤通道 以海港为枢纽拓展提升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
11、,而关于这些工程的问题亦成为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问题。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行。1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的分析思路(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本地少;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 ;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2解决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开源和节流,如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3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3)安全系数高;(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4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可以
12、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经济效益: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规模,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10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3)生态效益: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读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工程示意图,回答问题。图 1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图 2 西电东送工程示意图(1)与南水北调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投
13、入使用后,哪些地区可能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试分析其产生过程。(3)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参考答案】 (1)中线基本可自流供水,运营成本低;水源地水质较好。(2)黄淮海平原。产生过程:沿岸地区潜水面低于东线北上江水的水位,东线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潜水面上升;又因为该段沿岸地区地处半湿润地区,短暂雨季外的其他时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向地表积聚,产生了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11(3)对调出区:推动西部(调出区)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把其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全解全析】 (1)中线方案
14、的调水地在丹江口水库,该处海拔高于调入地区,基本可实现自流供水;同时汉江的水质较好。(2)东线工程经过黄淮海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产生过程从潜水位上升、气候因素等方面分析。(3)对调出区可从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等方面分析;对调入区可从缓解能源紧张、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西 气 东 输 二 线 工 程 西 起 新 疆 霍 尔 果 斯 口 岸 , 南 至 广 州 , 东 达 上 海 , 途 径 14 个 省 区 市 。读 图 回 答 13 题 。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经过的地形区有A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B四川盆地和黄土高原C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 D东南丘陵和青藏高原2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
15、我国西部地区12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改善河流水和地下水水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机会 保障能源充分供应,促进经济发展A B C D3广州为西气东输的重要输入地之一,原因是广州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广州为重要的出口通道,有利于天然气出口广州地区常规能源缺乏,制约了经济发展 广州经济实力雄厚,可以消费昂贵的天然气A B C D下图为我国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读图完成 46 题。4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 B河流 C社会 D经济5关于川气东送主干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了我国地势两级阶梯,一大高原和一大平原B沿途各地冬暖夏凉,人居环境好,人口稠密C沿途自然带分布体现
16、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沿线分布有我国水稻、油菜、棉花优势产区6川气东送工程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建设的意义不包括A缓解华中、华东能源紧张状况B彻底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C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D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将新疆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等就地转化成电力输送到电力紧缺地区的工程,被称为“疆电外送”工程。下图示意“疆电外送”工程线路。读图回答 78 题。137新疆发展“疆电外送”的不利条件是A能源不足 B国内市场小 C交通不便 D水资源不足8 “疆电外送”A缓解了新疆的能源紧张 B准东至四川段建设难度要比哈密至郑州段小C把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专题 51 资源 跨区 调配 试题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