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2019 学年高一年级第二次双周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李凤)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漫谈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敦煌莫高窟 492 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飞天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乾闼婆为天歌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音神,紧那罗意天乐神。他们原是印度古神话与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一对恩爱夫妻。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这是飞天的兴起时期。此时深受印度和西域的影响,大体上是西域式飞天。北凉时期的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佛龛上沿和
2、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物的头上。其造型和艺术特点是: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饰环珰,头束圆髻,或戴花蔓,或戴印度五珠宝冠,身材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大巾。由于晕染技法变色,成为白鼻梁、白眼珠,与西域龟兹等石窟中的飞天十分相似。初创时期,运笔豪放,着色大胆,显得粗犷朴拙。莫高窟北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范围扩大了。还画在说法图、佛龛内两侧。有一些洞窟里的飞天形象,逐步向中国化转变。飞天的脸型已由丰圆变得修长,眉清目秀,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谐调。头有圆光,或戴五珠宝冠,或束圆髻。身体比例逐渐修长。飞翔姿态也多种多样了,有的横游太空,有的振臂腾飞,有的合手下飞,气度豪迈大方,势如翔云飞鹤
3、。飞天起落处,朵朵香花飘落,颇有“天花乱坠满虚空”的诗意。从西魏到隋代,这是创新时期。此时期的敦煌飞天,处在佛教天人与道教羽人、西域飞天与中原飞天相交流、相融合、创新变化的阶段,是中西合璧的飞天。莫高窟西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位置大体上与北魏时期相同,只是西魏时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种是西域式飞天。西域式飞天继承北魏飞天的造型和绘画风格,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作为香音神的乾闼婆抱起了各种乐器在空中飞翔;作为天乐神的紧那罗亦飞翔于天空。两位天神合为一体,成了后来的敦煌飞天,亦叫散花飞天和伎乐飞天。一种是中原式飞天。是东阳王元荣出任瓜州(古敦煌)刺史期间,从洛阳带来的中原艺术画风在莫高窟里新
4、创的一种飞天。这种飞天是中国道教飞仙和印度佛教飞天的融合:中国的道教飞仙失去了羽翅,裸露上体,脖饰项链,腰系长裙,肩披彩带;印度的佛教飞天失去了头上的圆光和印度宝冠,束起了发髻,戴上了道冠。人物形象完全是中原“秀骨清像”形,身材修长,面瘦颈长,额宽颐窄,直鼻秀眼,眉细疏朗,嘴角上翘,微含笑意。从初唐到晚唐,这是鼎盛时期。唐朝时,敦煌飞天进入成熟时期,艺术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这时期的敦煌飞天已少有印度、西域飞天的风貌,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了。2唐代前期的飞天具有奋发进取、豪迈有力、自由奔放、奇姿异态、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这与唐王朝前期开明的政治、强大的国力、繁荣的经济、丰富的文化、开放的国策、
5、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唐代后期的飞天,在动势和姿态上已没有了前期那种奋发进取的精神和自由欢乐的情绪;在艺术造型上人体已由丰满娇美变为清瘦朴实;衣饰上已由艳丽丰厚转为淡雅轻薄;神态上已由激奋欢乐变为平静忧思。从五代至元代,逐渐走向公式化,失去了原有的艺术生命。(摘自寻根2007 年第 2 期,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敦煌飞天起源于印度,是印度文化与中国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融合的复合体。B、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时期的飞天,运笔豪放,着色大胆,显得粗犷朴拙。C、中原式飞天,是中原洛阳人在莫高窟里塑造的,完全是中原“秀骨清像”形。D、成熟时期的唐代
6、飞天,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唐代前期的飞天具有飞动之美。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按照兴起、创新、鼎盛、衰落四个时期的顺序论述了敦煌飞天的演变过程。B、文章从所画的范围、造型、艺术特点等方面简述了北凉与北魏莫高窟飞天的差异。C、介绍西魏时期的两种飞天主要是为了说明这时期的飞天大体上与北魏时期相同。D、在论述敦煌飞天的演变时,时时描述不同时期的飞天形象,使文章具体可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有一些飞天形象,逐步向中国化转变,所以北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范围扩大了。B、如果没有中国道教飞仙和印度佛教飞天的融合变化,也就可能
7、没有中原式飞天。C、唐后期的飞天在动势和姿态造型上与唐前期有很大的不同,与时代的变化有关。D、敦煌飞天的衰落说明:即使是最成功的艺术,一旦走向公式化,就会失去其生命力。(二)实用类文本阅读(王伟玲)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46 题。材料一: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法,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到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当然,课外不读书,可能并非孩子的本意。他们
8、是想读书的,只是没有时间,这一点在此次调查中得到验证。有 81.4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之所以课外阅读少,主要是因为功3课多,很少有时间和心情读书。也因此有 54.64%的学生认为,即便要读书,也只读短文章,最好是能一次看完知道结果的。但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却从中看到了问题。他担心长此下去这部分学生会患上长文章畏惧综合征,他们不敢读大部头的作品。喜欢马上看完又助长了阅读的浮躁之心。与之相对应的是浅阅读也在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正在受到孩子的追捧。杨教授所称的那些蕴含深刻思想的读本,却被他们抛在一边,为什么非要读而有所收获呢?这是当代的上海中学生所不能理解的。(摘编自
9、离亮调查:中学生阅读之浅阅读趋势 )材料三:此外,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是 3.27 小时,而每天花费在纸质阅读上的时间却只有1.58 小时,这表明大学生普遍上网时间长,读书时间少。即便如此,将上网时间全部用于阅读的学生也仅占 3.69%,大部分学生上网还是以看视频、聊天、打游戏为主。是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调查显示,在诸多原因中,学校竟成了影响阅读的最主要原因。调查中有 39.26%的学生抱怨学校课程安排太满,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阅读。29.86%的同学认为学校图书馆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网络媒体的冲击、缺乏教师引导和图书价格偏高等成为相对次要的原因。仅有 8.72%的学生认为社会上“
10、读书无用”等观点的影响导致学校缺乏读书氛围。其实阅读危机应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如今令人忧虑的不仅仅是“阅读危机”本身,更是它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文危机、精神危机。而且,这种危机并非大学生单方面造成的,单单问责大学生是无法真正触及到危机根源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的正视与疗救。要知道,在浮躁的社会情绪中,对金钱的媚俗、对速成的向往已远远超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对学问的崇拜。被欲望的洪流裹挟,作为理应引导社会价值的大学精英亦无法全身而退。整个社会缺乏阅读文化,这才是阅读缺乏症的病因。(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聚焦大学生阅读缺乏症:浅阅读盛行,兴趣至上 )材料四: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
11、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 1 个小时的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微信、看微博或通过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而每天读纸质书超过 1 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 36%。数据还显示,睡前、节假日、工作休息时以及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仍是读者主要的阅读时间,但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人们无暇体会深阅读带给人类心灵的滋养。静水流深,现在我们有理由担心,阅读之浅,或许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涸辙之鲋,会让我们当下的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摘编自刘瑾亚马逊中国 2015 全民阅读调查报告 )44、下列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材料一:浅
12、阅读的定义浅阅读产生的背景及特点浅阅读的常见内容。B、材料二: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专业人士的担忧中学生阅读主流及困惑。C、材料三: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影响大学生阅读的因素阅读危机引发的人文、精神危机。D、材料四:浅阅读常态化的社会现实大众阅读的现状调查对浅阅读社会化的反思。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 分) ( )A、 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快感和心灵愉悦,有可能来自于阅读材料的画面感和阅读介质的新鲜感以及阅读过程的主动参与。B、 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缺少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们恰恰迎合了中学生不敢读大部头作品的心理,致使浅阅读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C、 因为中学里已经流行浅阅读
13、,所以大学里也已经很难遏止浅阅读的发展趋势,最终使“读书无用论”在校园里占据上风。D、 浅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趋势不可阻挡。但是他会给人类文化造成多大的伤害,一时还无法预料。E、 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阅读快乐是深阅读无法超越的,一些思想深刻的读本不受欢迎也是可以理解的,深阅读的兴趣需要引导。6、根据上述几则材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浅阅读”流行的主要原因。 (5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 (范珠莲)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14、。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时时从汉王。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
15、:“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5恐又见疑平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 ”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有故怨,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 ”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 ”于 是 上 乃 置 酒 封 雍 齿 为 什 方 侯 而急 趣 丞 相 御 史 定 功 行 封 群 臣 罢 酒 皆 喜 曰 雍 齿 尚 为 侯 我 属 无 患 矣(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7、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中牟县 第一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二次 双周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