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一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课件.pptx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一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一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课件.pptx(4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十一 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总纲目录,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实践:十月革命胜利 后,苏俄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0世纪30 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 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2.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运行机制的变化:19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制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与“新经济”。,1.(2018安徽亳州期末)苏共领导人在总
2、结某项政策时说:“我们 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励,我们首先激发了人民的一般政治热情,然后 又激发了他们的军事热情,我们曾打算用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 般政治任务以及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这项政策是 (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主干点一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答案 B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新经济政策 是在内外反动势力基本平定的基础上实行的,与“军事热情”无 关,故A项错误;苏俄建立之初面临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苏维埃政 府借助人民的政治热情,将军事任务、政治任务结合起来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B项正确;斯大林模式是
3、高度集中的政 治经济体制,与“军事热情”无关,故C项错误;1955年在冷战背景 下苏联成立经互会,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2.(2018四川资阳诊断)1923年托洛茨基在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 大会上作报告时说,由于俄国经济落后,所以我们不能用集中的计 划来裁夺和调整经济生活,于是就向市场这个魔鬼说:“请你来帮 帮我们的忙”。据此可知 ( ) A.俄共全党高度肯定新经济政策 B.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的必然选择 D.新经济政策存在严重弊端,答案 B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根据材料可 知,请市场帮忙是俄国基于国情的无奈之举,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 “不能用集中
4、的计划来裁夺和调整经济生活于是就向市场 这个魔鬼说:请你来帮帮我们的忙”表明,俄国在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中,不断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故B项正确;材料叙述的 是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无关,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虽然是 无奈之举,但它在俄国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故D项 错误。,3.(2018河北石家庄质检)1932年底,苏联开始实行身份证制度,身 份证只发给城市居民,市镇、中心区、新建筑工地、国营农场等 地的工人,农村的居民则拿不到身份证,而没有身份证连一张火车 票都买不到,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据此推知,当时苏联 ( ) A.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 B.实物配给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
5、.行政命令代替计划经济 D.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做出贡献,答案 D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十月革命后 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并非1932年无产阶级才成为 领导阶级,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实行实物配给 制,1932年时早已废止,故B项错误;计划经济的特点是执行政府的 行政命令,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32年底”可知,当 时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结合材料中的“身份证只发给城市居民 ”“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可知,斯大林模式以牺牲农 业发展为代价片面发展重工业,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做出贡献,故D 项正确。,4.(2015课标,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
6、5.4亿千克,1931年降 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 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 A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 19301931年,苏联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仍然扩大出口,其目的是 换取外汇支持工业化建设,说明人民为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奉献,故 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都没有涉及。,5.(2018课标,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 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
7、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 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答案 A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七年经济计 划仍然将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上,体现出鲜明 的斯大林模式的特征,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于20世纪50年代 初期结束,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发展的计划性,与新经济政 策注重市场的作用不符,C项错误;材料表明七年经济计划延续了 此前的一贯做法,没有体现出国家对经济控制的加强,D项错误。,1.(2018山西太原期末)为摆脱经济大萧条,美国通过
8、了提高关税 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此外美元也实际贬值达到41%;英国 则对进口货物征税50%,后又规定:帝国内部各邦的货物彼此实行 优惠税率,形成区域集团贸易圈;法国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 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这些做法 ( ) A.极大缓解了恶化的经济 B.有利于调节国际供求关系 C.导致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D.表明各国放弃自由主义政策,主干点二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答案 C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根据所学可 知,这次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两极分化产生的供求矛盾突出造成 的,增加进口关税、货币贬值,不能有效解决这一矛盾,故A项错 误;增加进口关税、货币贬值,只会导致
9、国家间的恶性竞争,故B项 错误;增加进口关税、货币贬值,导致国家间的恶性竞争,阻碍了 物资的自由流通,故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 误。,2.(2018安徽合肥质检)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田纳西水利工 程和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在防洪、航运、发电等方面发挥了巨 大的作用。这两项水利工程都 ( ) A.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 B.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为了增加就业和刺激消费 D.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的计划指导,答案 D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依所学可知, 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是为了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而建,故A项错误; 田纳西水利工程的修建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与“优
10、先发展重工 业”不符,故B项错误;“增加就业和刺激消费”不符合苏联第聂 伯河水电站的修建,故C项错误;田纳西水利工程体现了罗斯福新 政中“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而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是苏联 “一五”计划的内容,因此两者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计划指导, 故D项正确。,3.(2018课标,34)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 ( )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答案 C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 表格信息体现出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大幅下 降,这反映出美
11、国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故C项正确。美国制定最低 工资标准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A项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当时美 国工人工资的支付方以私人资本家为主,与政府的财政支出情况 关联不大,D项错误。,4.(2015课标,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 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 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答案 B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材料信息反 映了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养老金制度,涉及这一规定的是1935 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故选B项。,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十一 世界 经济体制 创新 调整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