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pptx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pptx(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3讲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命题特点,考题扫描,1.从考查趋向看,本讲内容在新课标全国卷中年年必考,命题方式主要以文字史料为载体,选择微观场景考查政治制度的传承及发展,明确其消长的发展趋势。 2.从社会热点看,科举制度的公正公平性,在促进社会流动、推动中国教育发展、文化传承和构建民族价值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从预测角度看,本讲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命题将会集中在汉唐和两宋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选官制度的演变上,注重发掘其对当今社会的借鉴作用。,-3-,命题特点,考题扫描,考向一 汉代的官僚体制 1.(2017课标全国,25),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2、 (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解析,-4-,命题特点,考题扫描,名师点评本题以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的统计为切入点,考查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解决边患问题的关系,具有一定的通史意识。因此要从整体上把握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打击豪强地主势力;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相权;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 (2)经济上: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盐铁专卖、“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
3、,打击私营工商业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 (3)文化上:独尊儒术,文化专制;兴办太学,扩大儒学教育。,-5-,命题特点,考题扫描,2.(2016课标全国,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解析,-6-,命题特点,考题扫描,考向二 唐朝的政治制度 3.(2018课标全国,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
4、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解析,-7-,命题特点,考题扫描,名师点评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属于高考考查的重点,但本题在知识的深度上进行了拓展,从加强皇权的角度进行了阐释。这提示考生在解题时要透过现象分析其实质,提升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8-,命题特点,考题扫描,4.(2018课标全国,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5、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解析,-9-,命题特点,考题扫描,名师点评本题以教材中涉及的藩镇割据作为命题依托,但不是考查藩镇割据对中央集权的威胁,而是考查其对唐朝统治的延续作用,从而转换了命题视角,同时考生要对表格中的信息分类解读,形成历史的思维品质,从而考查了史料实证的能力。,-10-,命题特点,考题扫描,考向三 宋朝的选官制度 5.(2018课标全国,25)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
6、能弱化,答案,解析,-11-,命题特点,考题扫描,名师点评相较于唐朝,宋朝科举有很多新变革。 (1)糊名制度的确立。把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 (2)考试时间的最终确立。宋朝自英宗时期的治平二年(1065),定为三年一大比。这个时间直到宣统年间最后一次科举,没有任何改变。 (3)文风的转变。欧阳修将延续了百年的程文考卷全部黜落,所取文章,都是言之有物、论之成理的“古文”。 (4)考试内容和科目的转变。王安石变法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12-,命题特点,考题扫描,考向四 古代中国的重史传统 6.(
7、2016课标全国,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答案,解析,-13-,命题特点,考题扫描,名师点评本题创设情境,考查了古代中国的史官制度。中国古代的史官是文化的记载者与传承者,通过记录史实,采用“史”本身的明鉴作用,去告诫后人,特别是“史”本身的惩戒作用,来制约当朝的政治,将政治与文化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史官的设置是王权的需要,是服从于王权利益之下的对皇帝言行的记录。然
8、而,随着史官意识的进一步加强,独立客观地记录历史逐渐成为史官的职业自觉,从而使得史官对王权的规范与制约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这对古代的君主政治产生了长期性的影响。,-14-,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1.法令出一 (1)创立: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2)特点 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 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 (3)弊端 皇权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影响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 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15-,2.君权和相权 (1)调整原因 防范宰相擅权。 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 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
9、缺陷。 (2)调整措施 汉武帝限制相权:频繁更换丞相;组成“中朝”参与决策,削减“外朝”权力。 唐代分散相权: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政的场所。 宋代分割相权:设置中书门下作为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 (3)结果:君权逐步加强,相权被分散和削弱。,-16-,辨析比较,-17-,北宋的二府三司制 “三省六部制”与“二府三司制”相比,前者注重程序,把一件事分成若干阶段,由各个层级的不同部门来依次处理;而后者注重具体的事务,由不同的机构来处理不同的事情。,-18-,二、古代监察体制、选官制度的演变 1.监
10、察制度 (1)演变 秦代: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 汉代:中央由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汉武帝时在地方实行刺史制度,设刺史监察地方。 汉代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关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等。 (2)局限: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2.选官制度 (1)世官制: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 (2)察举制:汉武帝时创立,由官吏察访合适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魏晋南北朝时期演化为九品中正制。,-19-,(3)科举制 创立发展:隋代创立的以考试选官的制度,明清时期发展为八股取士。 评价,-20-,拓展延伸科举制的发展历程,-21-,三、从汉至元地方行政机构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古代 中国 政治制度 汉到元 演变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