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主题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讲解)课件.ppt
《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主题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讲解)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主题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讲解)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主题四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考纲明细清单,时间轴,知识网络,考点精讲精练,考点1 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 明朝的专制统治:(1)地方行政改革:朱元璋取消_,设立“_”;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 (2)中中央行政改革:朱元璋废除了_制度和中书省;分散兵权。 (3)厂卫特务机构:为_,朱元璋设立_,_成立_。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 (4)思想文化控制:八股取士。,行中书省,三司,丞相,监视官民,锦衣卫,明成祖,东厂,2. 清朝的专制统治: (1)军机处的设立: 康熙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设立了_,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雍正年间,朝廷设立_,便于皇帝独断朝
2、政,从而使_进一步强化。 (2)文字狱: 清朝统治者注重从_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制造了大批冤狱。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_”。清朝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_,严重阻碍了思想、_的发展和进步。 (3)文化专制政策:清朝统治者在文化上实行_政策。仅在乾隆时期,禁书_的活动就持续了近 20年,许多珍贵的书籍被查禁和销毁。,南书房,军机处,君主专制,思想,文字狱,言论,学术,专制,毁书,真题再现,(2018广东)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A. 因战事而设 B. 设于雍正十年
3、C. 强化了君权 D. 设于雍正年间【考点】史学研究方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孤证不立”的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解。根据题干“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可知,A、B选项主要在清史稿一处记述,不符合要求;C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关于军机处的设立,清史稿记述是“雍正十年”,军机大臣年表记述是“雍正七年”,都在雍正年间,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2. (2017广东)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控制军队 B. 强化皇权 C. 钳制思想 D. 改革科举【考点】明太祖废除丞相、加强君权
4、的措施。【解析】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力,在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其中在中央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故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强化皇权。故选B。,3. (2016广东)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 A. 锦衣卫 B. 军机处 C. 中书省 D. 六部 【考点】军机处的作用。【解析】设立军机处,是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材料中“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大意为:此机构只能够传达记录皇帝的旨意,不能够对旨意有任何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机构为军机处。锦衣卫是明太祖设立的;唐朝的中书省
5、负责起草诏令;唐朝时政府中的六部归属尚书省。A、C、D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考点演练,1. (2018东营)“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的“厄运”的原因是( ) A. 注重考查诗赋 B. 打破门第限制 C. 采用八股取士 D. 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2. (2018百色)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此举( )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B. 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C. 促进
6、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 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C,D,3. (2018云南)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君主制发展的趋势是( )A. 君臣礼仪的规范 B. 君主专制的削弱 C. 君臣关系的融洽 D. 君主专制的强化4. (2018黄石)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的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将人们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材料中“思想的牢笼”是指( ) 焚书坑儒 B. “罢黜百家” C. 大兴文字狱 D. 闭关锁国,D,C,5. 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妥。”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
7、的实质是( ) A. 扩大六部权力 B. 改革丞相制度 C. 扩大地方权力 D. 加强君主专制,D,考点2 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1. 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_,“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2. 过程和范围:从1405年到_年,郑和率船队_次下西洋。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_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和_。 3. 意义:郑和的远航,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_与_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威望,1433,7,非洲,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西太平洋,印度洋,真题再现,(2015广东)据史书记载
8、,从1407年到1422年短短十多年间,有南洋多国使者多次搭乘船只访华。与南洋使者访华有关联的事件是( ) A. 马可波罗来华 B. 荷兰人抵达台湾 C. 郑和下西洋 D. 葡萄牙人到达澳门【考点】郑和下西洋的影响。【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14051433年,郑和奉命7次下西洋,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南洋属于郑和下西洋到达的范围。故选C。,考点演练,1. (2018南京)他的足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他是( ) A. 张骞 B.
9、郑和 C. 戚继光 D. 郑成功2. (2018云南)郑和本姓马,云南人,初名三保。他率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关系。至今,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保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命名的“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郑和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重,主要是因为他( ) A. 开通丝绸之路 B. 七下西洋 C. 六次东渡日本 D. 西游天竺取经,B,B,3. (2018连云港)史载,郑和船队在占城时,“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 A. 加强了经济交流 B. 发展了航海技术 C. 树立了明朝国威 D. 促进了政治交往4.
10、(2018青岛)“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62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材料表明“郑和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 ) 利润丰厚 B. 规模较大 C. 技术先进 D. 和平交往,A,A,考点3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的史实 1. 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期,海防松懈,倭患严重。明王朝派_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_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戚继光又率军进入_、_地区,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2. 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朝末期,_殖民者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_。_年,郑成功
11、率领将士横渡台湾海峡,登陆台湾岛,英勇迎击荷军。激战中,郑成功指挥军队把敌人包围在_城和_城两个孤立的据点中。1662年2月,荷兰殖民者投降。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_英雄。,戚继光,台州,福建,广东,荷兰,台湾,1661,赤崁,台湾,民族,3. 雅克萨之战: 康熙帝时期,沙俄强占我国黑龙江流域的雅克萨和尼布楚。_发动雅克萨之战,迫使沙俄和谈。_是中俄两国政府都承认的第一个_条约。,康熙帝,尼布楚条约,边界,真题再现,(2016广东)据载,清政府的官员都不知道俄国人要求的领土有多大,兴安岭离乌苏里江有多远,还有哪些内容在尼布楚条约中尚未确定。材料中“俄国人要求的领土”位于我国( ) 东北 B. 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2019 中考 历史 复习 第一 部分 中国 古代史 主题 统一 多民族国家 巩固 发展 讲解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