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高中生物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3.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五单元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2、 域 内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A物质循环、能量流动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食草动物为第二营养级C细菌都是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D生
3、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不含有非生物的成分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B该食物网由 8 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就是分解者D鹰在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4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
4、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D生态系统内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6下图某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 a1是流入生产者的总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 7可直接为绿色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B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 a4+a7Ca 1、a 2、a 6中的能量主要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 a6/a1100%7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2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肯定大于B中包
5、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从能量关系看,D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8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其中 ad 代表能量值。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的各种生物成分组成一条食物链B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C能量 c 可代表生产者呼吸释放的热能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营养级越高则所同化的能量就越少B由于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产者重新固定,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可循环的C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等可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都是食物
6、链和食物网10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A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B组成自然界的所有元素C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D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核酸11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 A、B、C 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乙图中 B 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 占的比例为 a,B 体重增加 x 至多需要 A 的量为 y,则 y=20ax+5xC丙图中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由 A 传递到 BD从研究内容来看,甲、乙、丙所代表的生命系统层次分别属于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12在生态系统中,对碳循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环
7、节是( )A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动物的呼吸作用D煤和石油的燃烧13下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 同化的能量表示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代表呼吸作用,4 表示大气中的 CO2库C碳元素在 1、2、3 之间以有机物形式传递D碳循环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循环流动14下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3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B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过程增强后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 CO2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过程的依赖15关于碳循环的
8、叙述,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 CO2的形式进行循环B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都参与碳循环过程C大气中的 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而消失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碳循环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载体C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碳基本相等D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的大小是由这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决定的17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甲、乙、丙三图可依次表示( )A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B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的循环C
9、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18下列属于化学信息传递的是( )A蝙蝠通过声波识别周围环境B昆虫通过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C蜜蜂通过跳舞传递蜜源信息D孔雀通过开屏进行求偶1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自无机环境B金龟子遇敌害从植株上滚落装死属于行为信息C猎豹和斑马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D用性外激素干扰害虫雌雄交尾,可有效控制害虫数量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为信息B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利用的能量就越少C物质是循环的,能
10、量是单向流动的,信息交流往往是双向的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2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D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2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C保护植被,合理放牧,有利于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
11、定D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是相同的2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负反馈只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能维持相对稳定C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也高4D减少某生态系统中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其抵抗力稳定性会增强24要使一稳定状态的密闭生态瓶内的生物能长时间存活,需要不断输入的是( )AO 2 BH 2O C足够的有机物 D太阳能25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河水、池泥、黑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 3 个生态瓶(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
12、分解者数量过少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C丙瓶中加盖与否,并不影响实验结果D若想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丙瓶应放在黑暗中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每空 2 分,共 50 分)26(20 分)甲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一共有 条食物链,蚱蜢属于 消费者。(2)同时具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是 ,占第 营养级。(3)给牧草施加含 32P 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 32P 在蚱蜢和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乙图,图中 B 为 。若增加对鹰和蛇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达到最高峰时的强度应 (高于、低于)前两者。(4)该食物网各种生物中,含有
13、能量最多的是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 。(5)该食物网再加上 和 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27(8 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kJ。(2)从 A 到 B 和从 B 到 C 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_和_。(3)欲使 C 增加 3 kg,需 A_kg。28(12 分)低碳经济是以“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二氧化碳)排放”为核心的新型经济。请依据碳循环模式图分析低碳经济的生态学原理。(1)地球上最活跃的碳循环主要以_形式发生于_碳库和_碳库之间。(2)现代工业出现之前大气圈碳库长期处于稳态,主要
14、原因是 。(3)现代工业生产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 。5(4)人类要给正在“发烧”的地球“退烧”,除了发展低碳经济外,还应积极采取_等措施。29(10 分)甘肃迭部县的扎尕那山是“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山势奇峻、景色优美。2017 年 11 月,扎尕那的农林牧复合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该系统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三者之间的循环复合使其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的合理搭配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汉地农耕文化与藏传游牧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特殊的农业文化。回答下列问题:(1)从扎尕那山的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落叶林、针叶林、灌木林
15、、草甸等群落,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结构。(2)扎尕那山的原始森林中生物种类繁多,具有较高的_稳定性。生活在此的生物的种类和数目基本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调节的基础是_。(3)当每年 4、5 月,扎尕那山上的牧草开始返青时,散养的牲畜便开始去草地采食,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_ 。(4)生活在扎尕那的藏族居民即是牧民又是农民,在耕种期间,他们会在田间铲除杂草,这种行为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有利于_ 。12018-2019 学 年 高 二 上 学 期 第 五 单 元 训 练 卷生 物 ( 二 ) 答 案1. 【答案】C【解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是结构,A 错误;
16、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B 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 正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D 错误。2. 【答案】A【解析】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 正确;大多数动物是消费者,少数是分解者,如蚯蚓、秃鹫等,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B错误;自养型细菌(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寄生的细菌(如大肠杆菌)是消费者,腐生的细菌是分解者,C 错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的成分,D 错误。3. 【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
17、连接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A 正确;该食物网由 8 条食物链组成,分别是植物食植昆虫食虫鸟鹰、植物食植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鹰、植物食植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蛇鹰、植物食植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植物食植昆虫蛙蛇鹰、植物鼠蛇鹰、植物鼠鹰、植物食植昆虫食虫鸟蛇鹰,其中蛇与鼠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蛙是竞争关系,B 正确;食物网只体现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 错误;鹰在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D 正确。4. 【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和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的。水稻、鸭、害虫和杂草不能构成群落,更不能
18、构成生态系统,D 错误。5. 【答案】D【解析】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是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A 错误;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B 错误;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是能量的散失,C 错误;能量流动的概念是指生态系统内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D 正确。6. 【答案】A【解析】a 7是粪便中的能量,不能为绿色植物提供能量,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光能,A 错误;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因此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 a4+a7,B 正确;a 1、a 2、a 6中的能量主要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C 正确;据图分析,a 1是流入第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生物 第五 单元 生态系统 及其 稳定性 单元测试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