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7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题型专练.doc
《2019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7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题型专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7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题型专练.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27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答案 C2甲图和乙图分别表示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两种细胞的一部分,下列对它们参与的相关调节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 123 和乙图中都有 ATP 的水解B甲图如果是突触小体,3 一定能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如乙图中的变化C如果甲图是胰岛 B 细胞,则 3 可以促进血糖进入肝脏细胞D血液中适当浓度的 CO2可以使呼吸
2、中枢产生如乙图的电位变化 答案 B解析 细胞的分泌活动和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都要消耗能量;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不一定都是兴奋性递质;胰岛 B 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进入肝脏细胞转化为肝糖原;一定浓度的 CO2可以引起呼吸中枢兴奋。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B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C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D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 ,说明排尿活动只受高级中枢的调控答案 A解析 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语无伦次是大脑皮层受到影响
3、。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24下列有关神经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B突触后膜内的 Na 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突触后膜外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答案 D5右图为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 a 点后,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检测到 c、d 点有神经冲动,说明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神经冲动由 d 传导到 e 时,需要组织液为传导媒介C如果 de 距离等于 cd,在刺激 d 点时,c 处先测到电位变化,这与神经元之间的兴
4、奋传递要经过突触有关Db 处检测不到神经冲动是由于受刺激 a 的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 b 处于抑制状态 答案 D解析 a 与 b 分别位于两个神经元上,刺激 a,兴奋不能由 a 传向 b,b 处检测不到神经冲动,不是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 b 处于抑制状态,而是冲动在突触处不能逆向传递。6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 )导 学 号 11971211答案 C解析 突触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 末梢与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构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从上一神经元经突触传递到下一神经元,A、B 正确,C 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具有双向性,D
5、 正确。7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3A图甲中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图甲为图乙中结构 c 的局部放大图C图乙中 b 受损的情况下,刺激 a 仍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D图乙中的 X 所示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答案 C8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肉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肌肉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答案
6、C解析 本题通过识图“神经肌肉接头”为背景,考查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细胞间的传导的过程及特点。神经肌肉接头可以看作一个突触,完成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可以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处为神经纤维上的一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是双向的,因此,刺激处,肌肉也收缩,电流表指针也偏转。信号在神经纤维上传递的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相同,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因此 ABD 正确。为肌肉细胞上的某点,神经肌肉接头处信号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神经纤维传到肌肉细胞,因此,刺激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9科学家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和钾离子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含有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细胞外液对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影响的
7、实验,结果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4ANa 和 K 进入神经细胞内都是主动运输方式B由图中三条曲线 a、b、c 可知,细胞 外液中 Na 浓度高低的关系是 abc;由刺激之前三条曲线重合可知细胞外液中 Na 浓度不影响静息电位的峰值。10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 a 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 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电表只能发 生一次偏转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答案 D11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
8、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 GABA,该过程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B突触前膜释放 GABA 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CGABA 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 Cl 通道,能与 GABA 特异性结合5DGABA 与受体结合后,导致 Cl 内流,使突触后膜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答案 D12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切断处,刺激处,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B兴奋传导方向是C在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D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解析:切断处,刺激处,处有反应
9、,但不是反射活动,A 错误;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该反射弧中兴奋传导方向是,B 错误;为脊髓,不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D 错误。答案:C13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 Na 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解析:A 项,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只有当兴奋传导到轴突末梢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才能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B 项,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能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 项,由于
10、突触部位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D 项,神经元细胞膜外 Na 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静息电位形成的基础是 K 的外流。答案:B 14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6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答案:B15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解析:骨骼肌细
11、胞一般有多个细胞核,A 错误;神经肌肉接点类似于神经突触,也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B 正确;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前膜为神经末梢膜,突触后膜为肌肉细胞膜,二者表面积不同,C 错误;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 化需要足够量的神经递质,D 错误。答案:B16下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 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内容物释放到中要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B刺激 D 处,肌肉和 F 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兴奋从 F 到 E,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刺激 C 处,A 处较 D 处先检测到膜电位 变化解析:是突触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生物 热点 题型 秘籍 专题 27 通过 神经系统 调节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