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0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案.doc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0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0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20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热点题型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其实质例 1、1982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 【答案】A 【提分秘籍】1.从概念内涵
2、角度命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农民获得的是土地的经营使用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所以他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解题时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特点分析。 【变式探究】 (2017 年江苏卷单科历史 13)1981 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2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答案】B【解析】材料中反映的外贸垄断体制,产品质量
3、低,出口亏损等现象的出现,主要与当时中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导致难以扩大出口创汇。因此,对应的建议应是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 B 项正确。股份制改革是在 1992 年之后才实行的,排除 A 项;中国 1986 年才提出“复关” ,排除 C 项;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此时已经设立,排除 D 项。【变式探究】1981 年中共中央 27 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 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独立的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市场调节为主 A. B.C. D. 【答案】C 【提分秘
4、籍】 1.从历史进程和阶段特征角度命题。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从 1980 年的经济特区到1984 年的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及到内地而全面展开。解题时需结合相关历史概念分析。 2.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角度命题。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存在着广泛的互利互惠的经济贸易利益。解题时往往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从联系的角度进行分析。 【举一反三】 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3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
5、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根据所给信息可知,示意图强调了 19801988 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变化,即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设立了“出口特区” ,1980 年定名为“经济特区” ,排除 A 项;开放 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在 1984 年,正是示意图进出口总额开始迅速增长的时间,故选 B 项;开发上海浦东地区是在 1990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 2001 年,均不符合题目中的时间要求,排除 C、D 两项。 【答案】B 1(2018 年全国卷文综历史 8) 8. 表 2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
6、业 商、饮、服务业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表 2 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 城乡 一体化逐步实现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 工业结构趋于合理【答案】A42(2018 年全国卷文综历史 13)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 世纪 40 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 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 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
7、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 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 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材料二 16 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 年已有棉纺厂 99 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 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 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 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 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
8、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 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 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答案】(1)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2)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3)人口拥挤和贫
9、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第(2)问,“有利条件”的回答也要紧扣设问时间限定“20 世纪中期以后”。依据材料信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海的地理位置、中西文明影响、近代民族工业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等角度分析。5第(3)问,“问题”,依据材料信息“19611981 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 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口问题、城市布局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角度分析。 2.(2017 年江苏卷单科历
10、史 13)1981 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答案】B【解析】材料中反映的外贸垄断体制,产品质量低,出口亏损等现象的出现,主要与当时中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导致难以扩大出口创汇。因此,对应的建议应是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 B 项正确。股份制改革是在 1992 年之后才实行的,排除 A 项;中国 1986 年才提
11、出“复关” ,排除 C 项;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此时已经设立,排除 D 项。1.(2016 年江苏单科卷历史 19) “走向世界丛书”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闳的西学东渐记 、康有为的欧洲十一 国游记等,反响极大。该丛书的出版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改变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局面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A B C D【答案】C2.(2016 年 天津卷文综历史 10)1979 年 7 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80 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 外资企业法和中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热点 题型 秘籍 专题 20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对外开放 格局 初步 形成 教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