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滩桥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湖北省荆州市滩桥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市滩桥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滩桥高中 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远去的邮驿在我国,邮驿通信从有确凿文字记载的商朝算起,至今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了。邮驿是古代官府为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机构,它有三大特点:一是官办、官用、官管;二是以通信为主体,融通信、交通、馆舍于一体;三是采用人力或人力与物力(车、船、牲畜)相结合的接力传递方式。历代王朝都很看重邮驿,称其为“国脉”。唐代的官办驿站遍设于交通线上。一般是 30 里一站,既办通信,又为驿夫和旅客提供食宿。公元 630 年前后,共有驿夫 18000 多名
2、, 专事传送公文和军情。唐代诗人王维的陇西行中所写到的邮驿颇为传神:“十里走一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峰戍断无烟。 ”关山飞雪,连烽火台都燃不起告警的烽烟,而军情火急,唯靠驿夫加紧催马传送军书。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在繁荣的汉唐时期,那里“五里一邮,十里一亭” ,有序地排列在丝路沿线。驿道上传送着各种公文、书信。其中,还有角上插有羽毛的信,就好比是今日之“加急”快件,驿骑们必须快马加鞭,急速进行传递。1987 年在敦煌发现的悬泉置便是一个著名的古代邮驿。在那里存有数万片简牍,其中大部分都是传递过程中的书信。20 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在那价值连城的
3、敦煌遗书中,书信占有一定比例,内容涉及当时敦煌社会的各个层面。当年邮驿之盛、丝绸之路之繁华,在这些被尘封的信牍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迢迢驿路见证了一个个朝代的兴衰,以及因战乱而给国家和黎民造成的灾难。在敦煌遗书中,有一封为肃州刺史刘臣壁答南蕃书 ,便是安史之乱后在吐蕃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从敦煌向肃州(今酒泉)所发出的一封求援信。可是由于战乱致驿道受阻,这封信终未到达目的地,而在敦煌藏经洞中沉睡了千年。古代的驿道,大都是为官府服务的,民间的书信往来十分艰难。唐代杜甫也有“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的诗句,同样抒发的是对民间通信不畅的感慨。- 2 -在描述邮驿的文字里,有“古驿通桥水一弯,数家
4、烟火出榛菅”以及“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一类对古代驿站风光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但是,所有这一切都难以掩盖邮驿给民众所带来的苦难和沉重负担。唐玄宗命人在秦岭的群山奇峰之中修建黄花驿,后据考证,竟是为了迎接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果老进京而设置的。 清康熙年间,贵州巡抚佟凤彩曾上书皇帝,列数当年驿夫的苦难,说“夫抬一站,势必足破肩穿;马走一站,也必蹄瘸脊烂” 。古代的驿路早已离我们而去,交织着繁盛与悲凉的邮驿历史仍停留在史学家们的历史故事和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供后人回味那“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的情景。1. 下列关于邮驿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邮驿在我国最迟产生
5、于商朝,其功能以通信为主,融通信、交通、馆舍为一体。B. 邮驿见证了很多朝代的兴废存亡,也直接体现了战乱给国家和百姓造成的灾难。C. 邮驿是官办、官用、官管的通信、交通机构,被称为国脉,在当时的社会十分重要。D. 邮驿给百姓带来苦难和沉重的负担,清朝佟凤彩曾上书皇帝,谈论到驿夫生活的苦难。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邮驿传递采用人力或人力和物力结合的方式,如唐代诗歌“十里走一马”就体现了物力在当时处于主要地位的特点。B. 唐代的邮驿一般是三十里一站,主要功用是通信,提供食宿等,而其中役夫的工作主要是传送公文和军情等。C.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也是邮驿比较繁盛的地方,如唐代
6、,这里的邮驿很多,有序地排列在丝路沿线。D. 处在秦岭的群山奇峰之中的为迎接神话人物进京而修建的黄花驿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不关心百姓疾苦的现实。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角上插上羽毛的信件是重要信件,就像今日的加急快件,时间不能耽误,需要驿骑们快马加鞭,迅速送到目的地。B. 描写邮驿的文字中有对古驿站风光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但这些描写难以掩盖邮驿给民众带来的苦难和沉重负担。C.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的敦煌遗书中的书信涉及当时敦煌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些书信可以作为研究敦煌历史的史料。D. 敦煌的悬泉置是古代著名的驿站,1987 年被发现。那里存有大量简牍,其中最重
7、要的部- 3 -分是传递过程中的公文、书信。【答案】1. B 2. A 3. D【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 项,曲解文意。 “直接体现了”错,原文第六段说的是“为肃州刺史刘臣壁答南蕃书 ”反映了战争的内容,邮驿无法直接体现战乱带来的灾难。故本题选 B 项。【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 项,理解错误。 “体现了物力在当时处于主要地位的特点”错误,文章引用诗歌主要是为了说明传
8、递军书的紧急状况。原文第三段为“而军情火急,唯靠驿夫加紧催马传送军书” 。故本题选 A 项。【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 项,曲解文意。 “最重要的部分”错误,原文第五段为“其中大部分都是传递过程中的书信” ,原文说的是“大部分” 。故本题选 D 项。【点睛】该题属于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阅读中的信息筛选整合能力。在阅读中主要体现在对文章内容的检索、归纳概括方面解答该类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弄懂该文本中陈述的观点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该文段主要论述了“自然世界” 、 “社
9、会世界” 、 “人文世界”三个不同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次,要熟悉论述类客观题的解题流程:审题划重点,通读标段号,定位划重点,看题细比对。对比关照是要注意五看:一看对象,二看数量,三看时态,四看肯否,五看因果。说到底,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选项找范围,根据范围画重点,根据重点再比较。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即可做出正确选择。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4 -王奎山1982 年我读大四。那年的春
10、节,我领着徐美红一起回乡下过年。徐美红的爸爸当时是我们省财政厅厅长,一个厅长千金,能看上我这乡下娃,那是因为我有三篇论文上过学报。徐美红的到来,简直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刮了一场十二级的台风。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一时间,院子里热闹成了一锅粥。男人们到底矜持一些,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父亲拿着香烟,满面春风地上前挨个儿给大家敬。大家也不客气,会吸的,当场点着吸了起来;不会的,就夹在耳朵上。这是刚刚到家那天的事。此后的几天里,家里也是人来人往像赶集一样,没个冷清的时候。母亲高兴地说,咱家几十年都没有这样热闹过了。父亲点点头,说,那是哩,那是哩。直到年三十下午了,家里才算清净下来。母
11、亲麻利地剁好饺子馅,妹妹和好面,和父亲三个人包起饺子来。我和徐美红表示要帮忙,被母亲坚决地拒绝了。于是,我躺在厨房一角父亲平时睡觉的地铺上看书。徐美红也找了一本闲书,懒懒地靠在我的身上看。这中间,徐美红上了一趟厕所。黄昏时候,饺子包完了。妹妹说,憋死我了,就往厕所跑。一会儿妹妹就跑回来大惊小怪地喊,猪跑哪里去了?咱家的猪跑哪里去了?父亲母亲都慌了,忙着往厕所里看,厕所里空空如也,哪里还有猪的影子?我们这里,厕所和猪圈是在一起的。突然,妹妹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大声说,俺嫂中间上厕所了,肯定是出来的时候忘记拴栅栏门了。这是极有可能的事。一到乡下,徐美红就暗中朝我抱怨,啥都好,就是解手太恐怖了,身边那
12、么个东西朝你虎视眈眈的,吓死人了。因此她匆忙离开时忘记拴栅栏门,以至于让猪跑了出去,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母亲忙给徐美红打圆场,批评妹妹说,你胡说个啥,你嫂出来咋会忘记拴栅栏门!徐美红也是个实心人,也不知道推卸责任,说,我忘记拴没拴栅栏门了。父亲宽厚地笑笑,说,我出去找找看,二百多斤重的大肥猪,还能丢了?说罢,父亲就出去找猪去了。跟着妹妹也说,反正没事,我也出去找找。天黑透了,四周传来噼噼叭叭的鞭炮声。别人家都在过大年了,我们家却连灯都没有点,五口人有两口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奔波呢。终于,父亲回来了。停了一会儿,妹妹也回来了。父亲把手一挥,朝母亲说,烧火吧,不能因为丢了一头猪,就连年也不过了,该咋过
13、还咋过。父亲还特意朝我和徐美红笑笑,说,丢不了,一头二百多斤重大肥猪,往远处跑,它又跑不动,肯定就在附近,我明天再去找,保准找得到。话是这样说,但一家人谁也无法轻松下来,特别是徐美红。因为整个事件极有可能是她的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所以更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饺子吃了没几个,就丢下饭碗早早地上- 5 -床歇息去了。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出去找猪了。然后,妹妹也出去了。母亲说,反正我在家也是闲着,我也出去,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这样,家里就剩下我和徐美红两个人了,我想起母亲的话, “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 ,就征求徐美红的意见,要不我也出去找?徐美红说,谁不让你去了?你去吧,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我有些尴尬地
14、笑笑,走过去拍了拍徐美红的脑袋,也出去找猪去了。在那样一种特定的情况下,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我只能选择一头猪。我希望徐美红能理解这一点。一直找到中午,连根猪毛也没有找到,我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刚进村,就见妹妹远远地迎了上来。一看到妹妹脸上灿烂的笑容,我就知道猪找到了。果然,是父亲在附近的崔庄找到的。原来,头天下午猪跑到人家的包产地里吃麦苗,被人家赶到自家的猪圈里圈了起来。父亲给人家买了两盒烟,才把猪赶回来的。回到家里,父亲母亲脸上都是一脸的欢笑。突然,妹妹发现了一个新情况,说,哎,我嫂哩?又问我,哥,我嫂不是跟你一块儿找猪去了吗?母亲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知道出大事了,像个孩子一样“哇”地哭了起
15、来。母亲一哭,本来就是孩子的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父亲虽然没有哭,眼圈也红红的,对我说,我马上就去国营家借车子,你赶紧到新安店去。新安店,是京广线上离我们家最近的一个火车站。4.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徐美红之所以能看上我这乡下娃,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爱情,而是因为她觉得在学报上发表过三篇论文的我有出息,和我结合有美好前途。B. 徐美红的到来在村子里所引起的强烈震动、不会吸烟的乡亲把我父亲敬的烟夹耳朵上、厕所和猪圈相连等细节描写,表现了乡村的愚昧。C. 作品截取生活横断面,写我和徐美红回我老家过年丢猪找猪的小事,表现了城市与乡村在环境、观念、处理问题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别
16、。D. 丢猪以后,一家人陷入慌乱,赶紧去找猪,忽略了第一次上门的徐美红;一气之下,她离开我家,父亲赶紧借车子,让我到新安店去追她。5. 身为厅长千金的徐美红来到乡村过年和离开乡村,分别引起了怎样的反应?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 作品为什么以“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为题?请简要分析。【答案】4. C 5. 徐美红的到来,引起强烈震动。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男人们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家里像赶集一样热闹。家里人更是高兴,热情- 6 -招待。徐美红离开,母亲像孩子一样哭了,小妹也跟着哭了起来,父亲红着眼圈让我去车站把徐美红追回来。开头的“热闹”和结尾家人的遗憾、痛惜
17、的对比(或:开头的“热闹”反衬了结尾家人的遗憾、痛惜) ,写出了乡村的闭塞、落后,凸显了乡村和城市生存状态的巨大差异。 6. 从主题表现角度来看,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孰重孰轻,城里人和乡下人有着截然相反的回答,从而突出了城乡所存在的巨大差别。从结构安排来看,徐美红来到乡村过年和丢猪找猪是作品的线索。从读者感受来看,将人与猪放在一起,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A 项, “不是因为有什么爱情
18、”说法绝对,于文无据;B 项,“愚昧”应为“落后” ;D 项“一气之下”不妥,根据文意,徐美红内心主要是不理解,也有一些愧疚。故本题选 C 项。【5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基本能力。该题问身为厅长千金的徐美红来到乡村过年和离开乡村,分别引起了怎样的反应?考查学生理解内容归纳要点的能力,要分开作答通读全文,确定答题区间,找到为厅长千金的徐美红来到乡村过年时众人的反应,第一节中写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男人们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第二节写家里像赶集一样热闹。第三节,家里人更是高兴,包饺子热情招待。徐红离开时,大家的反应在倒数第二节中有描写“母亲
19、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知道出大事了,像个孩子一样“哇”地哭了起来。母亲一哭,本来就是孩子的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父亲虽然没有哭,眼圈也红红的,对我说,我马上就去国营家借车子,你赶紧到新安店去”加以概括即可。第二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审题, “这样写”指的是,写徐红来时大家的反应和离开时大家的应有什么作用?一头一尾,一喜一悲,形成鲜明的对比。【6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探究题,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探究试题的设置可以从小说的某一情节、某一细节、某一人物、某一道具等任何一个因素入手,答题指向是一看是否- 7 -符合情节逻辑,二看是否合乎性格逻辑,三看是否合乎艺术真实和现实真实,四看对小说主
20、题是否起到积极作用。这篇小说的构思独特而典型,可结合情节和人物性格以及人物所处的现实环境来判断,合情合理即可。本题可以从题目的内容、结构等角度来分析。从内容上看,这个标题暗示了小说的主要事件, “我”以及“我”的家人要在“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做出一个选择,徐美红的离开表明她也在做选择, “我”和家人代表的是乡村,而徐美红代表的是城市,不同的选择,揭示出小说的主题。从结构上看,标题中的人与动物串起了整个小说的情节,所以这个标题起到了线索作用。从语言风格来看,这个标题诙谐滑稽,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点睛】小说标题常见的作用有:1作为情节线索贯穿全文。标题若是文中出现的某一事物,该事物很可能是
21、文章的线索,有意无意的贯穿情节始终,甚至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2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氛围。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是要向读者提示某方面的信息,而这个信息对读者理解文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小说的标题,有的十分含蓄,如结合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之后,会发现它实际上还具有深层的含义,语义双关。4反映小说的主要内容,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标题是小说的眼睛,有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点出小说的主旨。有的标题具有反讽义,体会
22、文章主旨是要结合社会现实来理解。综合上述思考所得总结出答案。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绿色食品标准分为 AA 级和 A 级两个技术等级。AA 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 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A 级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摘编自 360 百科、百度百科)材料二:中、外有
23、机食品市场状况对比分析- 8 -种类食品市场份额进出口 销售渠道 监管与认证国外原产品加工品较大进口出口农户直销、联销专卖店、超市监管机构健全认证制度严格中国原产品 极小 进口 大型超市为主有监管机构缺乏认证制度(摘编自2015 年我国有机食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5 年 7 月)材料三:10 月 30 日,第 16 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进入第二天,西安市曲江会展中心的A、B3、B4 三个展馆人头攒动。西安展团农产品上贴着的“二维码”信息,让许多人对绿色食品有了新的认识,只需扫一下,便可知道农产品的身份信息。“葡萄在离开园区时便进行了检验检测,数据就写入了监管平台,通过二维码方便消费者查询
24、。对企业来说虽然多了一道工序,但这个小小的贴标却起到了防伪的大作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西安荣华农业一位负责人说。(摘编自赵辉陕西:绿色农产品也有“户口簿” ,2015 年 11 月 2 日西安晚报 )材料四:绿色、有机农产品颇受市场追捧。绿色食品比普通农产品价格高出 10%至 30%,有机农产品要高出 50%以上。表面上看,这样的价格很合适,但绿色农产品的成本比普通农产品高不少,有机农产品的成本更是普通农产品的两倍以上。一些农企意识到品牌是让绿色农产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开始着手打造绿色产品流通渠道。进入超市为打造品牌的第一步,但超市设置了各种进场门槛,这些费用让企业吃不消。为了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荆州市 高级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语文 下学 期期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