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地 理 试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下图中图 a 是“某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图 b 是“甲地气候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 图 a 中阴影部分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 水稻 B. 小麦 C. 黄麻 D. 甜菜2. 季风为甲地带来丰沛降水,与该季风的成因紧密相关的是( )A. 东南信风北移 B. 东北信风南移C. 赤道低气压带北移 D. 副热带高压带南移【答案】1. B 2. A【解析】试题分析:1. 图中国家是
2、印度,阴影部分位于印度西北部,降水较少,适合种植耐旱作物,则最可能是小麦,该地水分条件不适合水稻生长。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平原。甜菜是喜凉作物,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气温条件不适合其生长。故选 B。2. 图中甲地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跨越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为该地带来充足的降水,故选 A。【考点定位】印度的主要农作物分布、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名师点睛】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区位条件:主要作物 分布地区 区位条件- 2 -A 水稻 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 平原地形;气候湿润,降水较多B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地面起伏平缓;虽降水较少,但灌溉水源充足C 棉花
3、 德干高原西北部气温、降水适宜;土壤肥沃;日照充足,生长后期多晴朗天气D 黄麻 恒河三角洲 气候湿热;地势低平,水源充足E 茶叶 东北部排水良好的低山坡地;气候湿润,雨水充足F 甘蔗 恒河平原中部 气候湿热,降水量多,水源充足读卡塔尔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3. 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 150 毫米,其主要原因是( )A. 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空气干燥B. 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 3 -C. 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D.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4.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卡塔尔人口约为 54 万,而现在的人口近 80 万,十年间增加的人口
4、约为 90 年代人口的一半。造成卡塔尔人口短期内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B. 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C. 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D. 城市化发展迅速5. 卡塔尔宣布在其北部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天然气田,使该国天然气储量达到 25.78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 3 位。天然气作为世界主要能源之一,属于( )A. 可再生能源 B. 新能源C. 清洁能源 D. 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答案】3. D 4. B 5. C【解析】试题分析:.4. 卡塔尔地处波斯湾地区,石油资源丰富,随着石油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从事石油资源开发和第三产业,故而人口不断增长。5. 天
5、然气成分单一,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所以属于清洁能源。考点:该题考查卡塔尔气候的成因、人口的迁移以及能源的类型。读“世界某区域图” ,完成下列各题。6. 关于图中 A 半岛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西侧河流短促 B. 雪线西坡高,东坡低C. 地势东高西低 D. 北部海区纬度高,封冻期长,海运不便- 4 -7. 影响图中 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为( )A. 地形和纬度 B. 洋流和地形C. 纬度和盛行风 D. 海陆热力差异【答案】6. A 7. B【解析】试题分析:6.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势西高东低;西侧河流短促;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雪线西坡低,东坡高;西部海岸破碎曲折,多峡湾。7. 图中
6、 0等温线西海岸向高纬凸出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陆地上向低纬凸出主要是因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影响。考点:主要考查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自然地理特征和等温线弯曲的原因。读“美国部分地区图”和“甲地到乙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8. 据图推断乙地( )A. 农业类型可能是乳畜业 B. 农业类型可能是商品谷物农业C. 农业发展可能面临冻害、雪灾 D. 农业发展表现为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9. 甲地存在的环境问题( )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重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剧减 土地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A
7、. B. C. D. 【答案】8. C 9. A【解析】试题分析:8. 根据所学的美国农业带分布情况,乳畜业分布在美国东北部,A 错。乙地位于中央大平原西部山麓地形,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是畜牧和灌溉农业区,B 错。纬度较高,对冬季寒潮没- 5 -有地形阻挡,可能面临冻害、雪灾,C 对。农业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规模大,商品率高,D 错。9. 甲地是商品谷物农业区,由于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重,对。以种植业为主,没有过度放牧问题,错。美国地广人稀,农业科技水平高,没有大规模围湖造田问题,错。生产过程中,可能土地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对。A 对,B、C、D 错。【考点定位】美国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区域主
8、要生态环境问题。【名师点睛】了解美国农业区分布位置及原因,了解各农业区的特点,农业类型等。区域主要环境问题,与区域内人类活动相关。耕作区以种植业为主,没有过度放牧问题。美国人均耕地多,没有大规模围湖造田问题。我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 ,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 “西大荒”变成棉仓, “南大荒”成为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下图是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 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 17N 扩大至 24N。其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农业技术的发展C. 交通运输的改善 D. 农业政策的支持11. “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
9、利气候条件有( )气温年较差大 降水较丰富 夏季高温 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气温日较差大A. B. C. D. 【答案】10. B 11. C【解析】试题分析:10. 橡胶树为热带树种,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 17N 热带扩大至 24N亚热带,主要原因应该是“南大荒”人在橡胶种植过程中,不断改进农业技术,培育出了适合在 17N-24N 之间生长的树种,故答案选 B。- 6 -11. 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大荒”主要是新疆天山南北山麓的绿洲,地处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是有利于发展棉花生产的气候条件,故答案选 C。考点:本题考
10、查农业区位。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完成下列各题。12. 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B. 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C. 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 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13. 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地区以旱地为主B. 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C. 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D. 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答案】12. D 1
11、3.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区域差异,学生要熟悉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有关地理知识。12. 水资源是南多北少,所以甲是南方地区,乙是北方地区,A 错;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但是蒸发也大,B 错;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不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C 错;北方耕地面积大是与地形有关,北方有大面积的平原,D 对。13.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是南方地区,乙是北方地区,甲地区以水田为主,A 错;北方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比南方地区丰富,B 错;南方地区能源供应不足,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 7 -的需要,C 错;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短缺,采取南水北调来解决北方缺水的问
12、题,D 对。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已经被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 1 629 千米,全线贯通后由成都到拉萨只需 8 个多小时。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4. 川藏铁路起止地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 地形、水源 B. 水源、热量 C. 光照、热量 D. 土壤、地形15. 川藏铁路的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 )A. 完善进藏通道,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B. 促进沿线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香格里拉、桂林地区旅游发展C. 加快沿线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沿线工业走廊D. 促进川藏地区对外开放,构建中国东盟陆路经贸通道【答案
13、】14. C 15. A【解析】试题分析:14. 成都位于成都平原上,地形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土壤为肥沃的紫色土;但因位于四川盆地内,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C 正确。15. 川藏铁路通车后可缩短西藏地区到达中、东部地区的运输时间,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地区的联系,A 正确。川藏铁路不经过广西,不可带动桂林地区旅游发展,B 错。川藏铁路主要穿越我国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不太可能形成沿线工业走廊,C 错。川藏铁路没有与边境和沿海地区,对促进川藏地区对外开放影响不大,D 错。考点:该题考查我国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交通运输的意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宜昌市 葛洲坝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地理 上学 期末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