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河南省许昌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许昌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南省许昌市 2017-2018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2考生作答时,请将选出的单项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或按照学校要求将单项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卷所附的答题表内),其余各题按照题号答在答题卷各题的答题区域内。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
2、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劝学)1. 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B. 木
3、直中绳, 輮以为轮 輮:弯曲C.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D. 锲而不舍 锲:刻2.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荀子为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 2 -B. “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千里马的别称还有“赤兔” 、 “的卢” 。C. “君子”广见于先秦典籍,被孔子赋子了道德的含义,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D.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 ,跨出两脚为“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折,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荀子所讲的“学” ,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提高思想品德修养。B. 文章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C.
4、 荀子认为,人的先天条件是“学”的决定性因素,但同样也需要后天努力。D. 劝学一文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在对偶中适当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面不呆滞。4. 下列关于荀子劝学选文中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蓬生麻中/不扶面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B. 蓬生麻中/不扶面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C. 蓬生麻中/不扶面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D. 蓬生麻中/不扶面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5、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5. 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答案】1. B 2. B 3. C 4. C 5. (1)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2)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 (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
6、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 3 -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 项, “輮”,结合“木直” “为轮”分析,应该译为使弯曲,通“煣” 。故选 B。【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 项, “赤兔” “的卢” ,是古代名马的名字,不是千里
7、马。故选 B。【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 项, “人的先天条件是学的决定性因素”表述错误,文中强调的是积累、坚持和专一。故选 C。【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白沙”作为后面句子主语,不应该断开,排除 A 项、B 项。 “择”的宾语是“乡” ,结合句意分析,排除 D 项。句意:蓬蒿生长在麻丛中,
8、不用扶持就能长直,门包的沙子放在黑泥中,就和黑泥一样黑。这并非它的本质不好,而是它所接触的东西造成的。因此君子居住一定要选择乡土,交游一定要接近贤人,这是用来防止邪僻而接近正道的方法。故选 C。【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 “受绳” ,用墨线量过;“金” ,刀剑;“砺” ,磨刀石;“知明” ,智慧明达。 (2) “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上” “下” ,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一” ,专一
9、。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 4 -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本题中的重点词语在课文中出现过,平时多加注意积累。参考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的。譬如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
10、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冷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 (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晒干了, (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 (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 ;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 (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
11、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 (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 (也能到达, )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 (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 (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
12、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 (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二杨万里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5 -只欠翠纱红映肉 ,两年寒食负先生。注:纱红映肉:语出苏轼诗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案一株土人不知贵也:“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形容海棠的淡红浅祭。6.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 首联既交代了游览之地,又点明了
13、以下数句均为游览所得。一个“行”字,为全诗之眼领起全诗。B. 颔联写柳条有气无力,花影支离破碎,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呼应首联的“独” ,以哀景衬哀情。C. 颈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上句主静,下句主动,以新鸟之声清脆悦耳来反衬小径的幽寂。D. 前六句采用虚实合的手法进行描写。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E. 尾联提出“只欠”二字。因为作者宦游他乡,已两年不见故园美丽的景色,对景生情,顿生感慨。7.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6. BD 7. 首联一“独”字,点明了作者此时的孤寂之情; 颔联和颈联融情于景,通过描写眼前所见初春的美景来反衬愁对春晴的
14、孤寂心情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尾联则是直抒胸臆,表达对故园的浓浓思念。总之,全诗抒发了诗人宦游异地的孤寂落寞的心境和思乡之情(或对故园海棠的怀想之情。 )【解析】【6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 B 项,颔联描写初春柳叶吐芽,迎风起舞,盛开的花朵在阳光照映下倩影婆娑,朦胧惝恍的美景。D 项,虚实结合不妥,都是描写眼前之景。故选 BD。点睛:诗
15、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6 -【7 题详解】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首联拈出一个“行”字,为全诗之眼。上一首,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观察四周的景色。在这一首中,作者已由静观转入游赏,以下数句,都是游览所得,故其描写,更富有变化。 “行”前加一“独”字,就突出了作者此时孤寂、无聊之情。中间两联,俱写眼
16、前之景致,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眼前景色,固然很美丽,但诗人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因此尾联提出“只欠”二字。因为作者宦游他乡,已两年不见海棠,对景生情,顿生感慨。结句言自己辜负了两个春天。诗中所写春天景象,非不美好,而作者却有枉抛光阴之叹,可见眼前景色,徒增烦恼。诗人重笔叠写,也只是为了衬托此时愁对春晴的孤寂心情,以及对故园海棠的无限怀念。名篇名句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忧思难忘。(2)_,池鱼思故渊。(3)_,到黄昏、点点滴滴。(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停,往往有得,_。(6)_,秋水共长天一色。(7) 念奴婚求壁怀古中苏
17、轼具体描绘“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_,_。(8)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答案】 (1). 慨当以慷 (2). 羁鸟恋旧林 (3). 梧桐更兼细雨 (4). 师不必贤于弟子 (5).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6). 落霞与孤鹜齐飞 (7). 惊涛拍岸 (8). 卷起千堆雪 (9). 金戈铁马 (10). 气吞万里如虎【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羁” “鹜” “戈”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
18、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现代文阅读- 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掌心化雪丁立梅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 她慌张地答:“我不冷。 ”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
19、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 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 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 ”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
20、的水的。 ”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许昌市 2017 _2018 年高 语文 下学 期末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