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清试卷(含解析).doc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清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清试卷(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陕州中学 2018-2019 学年上期第一次月清高一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网络并不完美今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20 周年,从互联网进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普及程度看,全球互联网也就走过二三十年。互联网从最初的工具、渠道、平台的属性,变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空间。这样一种态势被人认同:“当前,互联网正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掀起一场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伟大变革。 ”作为后来者的中国互联网,其地位和角色的重要性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凸显,按市值估算的阿里巴巴已成全球第二的互联网公司。全球互联网十大巨头里,中国占了四席。各种创业成功案例不断涌现,创新激情涌动,人们能清晰感受到,中国互联网和世界互联
2、网一起,正在迈入一个美好时代。然而,互联网不是只有完美的一面。如同白帽子的网络安全专家和黑帽子的网络黑客总是成对存在、互相对抗。互联网的发展仍然伴随着“黑色”的另一面:脆弱的网络安全,计算机和网络病毒的地下制作和交易链条,利用网络的诈骗活动,盗取和利用人们的隐私伤害名誉或牟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黑暗”阴影仍有扩大的可能。此外,世界上仍有许多人被困于信息的不毛之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被巨大的信息鸿沟所阻碍。即便是两分钟之内网络零售成交额能超 10 亿元,社交通信软件能够覆盖几亿用户,中国互联网也还没有到沾沾自喜的时候。网络安全的普遍性难题仍然待解,在网络游戏和社交通信工具营造的虚拟世界
3、里,利用木马病毒和各种诈骗手段牟取非法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各种虚假、误导信息依然层出不穷,凝结智慧和心血的知识产权仍然很难在网络世界中得到保护。在互联网的发展基石上,我国网民规模超过 6 亿,但互联网普及率仅为 46.9%。其中,我国农村非网民人口仍有 4.5 亿,是未来互联网普及工作的重要方向。我们要清醒看到,光是有一天几百亿元的网络销售奇迹还是远远不够,其中掺杂着不少假冒伪劣商品和用户的失望乃至投诉;许多的“类硅谷”创新仍是拿来主义,最好的专家仍然需要去美国硅谷寻找可见,除了资本、市场的话语权,还需要有核心技术话语权上的奇迹,才能在推动互联网历史进步过程中创造出互联网的最大价值。不过,网络
4、虽不完美,但这恰恰给了人们拓展互联网价值和不断向上的空间和契机,对于投身互联网创新大潮、用信息技术改变世界的人来说,是身处美好时代。- 2 -1. 下列关于互联网“黑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互联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呈现出其不完美的一面。网络黑客总是与网络安全专家对抗,造成互联网的不安全。B. 网络安全很脆弱,利用木马病毒和各种诈骗手段牟取非法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各种虚假、误导信息依然层出不穷。C.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黑暗”阴影也像它的成就一样一直在不断的扩大。D. 现在中国互联网的网络创新力量还不足,即便是有一些凝结智慧和心血的知识产权,也仍然很难在网络世界中得到保护
5、。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的后起之秀,其地位和角色的重要性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突出。B. 我国的网民规模巨大,但由于仍有 45 亿的农村非网民人口,才使得互联网普及率仅为469%,这是未来工作的重要方向。C. 中国互联网发展迅猛,两分钟之内网络零售成交额能超 10 亿元,社交通信软件能够覆盖几亿用户。D. 一天几百亿元的网络销售奇迹的确令人欣喜,但其中掺杂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也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按照阿里巴巴已拥有的资产看,它已成全球第二的互联网公司,创业成功案例的涌现,创新激情
6、的涌动,让人们能感受到中国与世界互联网一起正在进入一个美好的时代。B. 如果既能掌握资本、市场的话语权,又能拥有核心技术话语权,那么中国互联网才可能在互联网的历史进步过程中创造出最大的价值。C. 世界上仍有许多人还不能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美好生活,这也给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创造了空间和契机。D. 互联网正在掀起一场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伟大变革,对于投身互联网创新大潮、用信息技术改变世界的人来说,未来是美好的。【答案】1. C 2. B 3. A【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答题时一般要认真阅读所给- 3 -选项,在文中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比对分
7、析,找出答案。C 项,未然当作了已然。 “一直在不断的扩大”不正确,原文第三段说的是“互联网的黑暗阴影仍有扩大的可能” ,只是一种“可能” 。故此题答案为 C 项。【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B “由于仍有 45亿的农村非网民人口,才使得互联网普及率仅为 469%”强加因果,原文第四段说的是“我国网民规模超过 6 亿,但互联网普及率仅为 46.9%”,并没有提到互联网普及率与农村非网民人口的因果关系。故此题答案为 B 项。【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
8、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A项, “按照阿里巴巴已拥有的资产看”不正确,原文第二段说的是“按市值估算的阿里巴巴” 。故此题答案为 A 项。【点睛】第 1 小题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为“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类题目的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要阅读题干要求及所给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仔细分析比对,得出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9、成下列各题。裁缝朱文俭母亲是一位整日忙碌又话少的乡村裁缝。随着服装工厂雨后春笋般的开建,花样翻新的成衣铺天盖地涌向城市乡村,裁缝们被风卷残云般地刮得销声匿迹了,但母亲却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梦婷是独生女儿。梦婷三岁,母亲就懒得打理她的衣食住行。衣服新旧不论,总是洗得干干净净,穿得周周正正,一看就是裁缝的女儿。三岁那年春节刚过,母亲说要给梦婷做一套花衣裳。说的时候,母亲正在为前院敏敏的新花衣缀最后一颗扣子,敏敏要到城里上班。“妈,你怎么知道我想要花衣裳?” - 4 -“前院敏敏的这件新花衣,你看了几次了?过年时,你小表姐的新裤子,你还拿去试呢?” 母亲的眼没离开手中的针线活,她又要给老椿大伯缝制
10、一个大烟袋包儿。大伯烟瘾大,抽旱烟,没有烟袋包儿不行。大伯来拿烟袋包儿,擓了一篮萝卜,拎了一捆葱,算是面料和工钱。“妈,我的新衣裳做好了吗?” 清明没到,梦婷问母亲。“婷儿还没有想好要什么面料做衣裳,我用什么做?”母亲手中那把锃亮的剪刀,正欢快地在一块碎花洋布上飞奔。母亲正要为木匠二爷家的小花姑姑赶制了春夏四套、秋冬四套新嫁衣。木匠二爷前段时间,自带木料、工具,为梦婷家打了一套家具:一张大方桌,两把大圈椅;一张小方桌,四把小靠背椅。“妈,后院二婶去赶庙会,你有没有让她捎买面料?”刚过了端午,梦婷又催母亲。“我说了。 ”母亲一边应着,一边随手剪下连衣裙上的一条线头。这时,何掌鞭的媳妇领着双胞胎女
11、儿莺莺、燕燕来拿裙子。“过来,穿上你大婶做的裙子试试, ”何掌鞭的媳妇随手把裙子递过去, “哎呀,太漂亮了,看你大婶的手艺!”“莺莺,燕燕,你俩的裙子穿错了,换过来。 ”母亲只瞧了一眼,就发现错了。两姐妹换过来穿,长短、肥瘦、宽紧刚好。“她大婶,俩闺女长这么大,有时我自己都分不清,你咋看出哩?”何掌鞭的媳妇很疑惑。“莺莺肩和臀都比燕燕多半指。 ”母亲走过去用手指量给她们看,确实如此。母亲从来不用尺子量身,而用手指;母亲从来不用画粉画线,也用手指。何掌鞭的媳妇和双胞胎闺女笑盈盈地走了,临走告诉母亲,前几天,何掌鞭顺便把梦婷家的六亩地给犁了、耙了。夏至刚过,梦婷又催母亲做衣裳。母亲说等婷儿想好了什
12、么款式,新衣裳就做好了。这时,村南头老把式的媳妇带着几个女人来拿寿衣。刚打春,老把式的父亲就病入膏肓,他媳妇拿来面料让梦婷母亲做寿衣。母亲去他家看了几眼他父亲,就开始动手里几件外几件忙活了。“还有一件前片我再改一改吧。 ”母亲说着就动手改。“他大嫂,算了吧,一个死人穿大一点小一点有啥讲究!”老把式的媳妇急着要拿。“那哪行,死人穿的是最后一套衣,要讲究。 ”母亲飞快地踩着踏板,缝纫机在面料上忙碌地耕耘着,她特意把前片往里收紧两指。老人几个月米面难进,足足瘦了一圈,得让他- 5 -穿合身,才能一路走好。几个妇女抱着寿衣满意地走了。梦婷家的小麦从收割、脱粒到入仓都由老把式包办了,连秋庄稼也一块播好了
13、。“妈,我的新衣裳呢?”中秋没过去几天,梦婷又想起来问母亲。“婷儿,你说说,你的新衣裳要几个衣兜?要啥样式的衣兜呢?”母亲没有停下为村东头李会计的儿子赶制婚服的手脚。李会计全家齐上阵,把梦婷家的苞米收了,又种上了小麦。腊月二十八,磨豆腐的王老栓搬来了一整板豆腐,拿走了他过年的新衣服,这是母亲今年做的最后一件了。小梦婷好像已经把做新衣裳这事给忘记了。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年夜饭,长年在县城饭店做厨师的父亲做了一餐丰盛的饭菜,摆在新做的大方桌上。爷爷奶奶坐上座,父母陪着,梦婷坐在母亲身边,准备开宴。母亲说等等,她站起来,走进工作间,拿出一个大包袱,打开来。哇,五套新衣服,全家每人一套,各自穿在身上,喜
14、气洋洋。梦婷的最合身,特别是上衣的两个口袋,正是她想了好长时间想要的。一家人忙忙碌碌、和和美美一年又一年。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开篇写服装厂大量开建。成衣铺天盖地涌向城市乡村,裁缝们被风卷残云般销声匿迹,这些描写从正面衬托出了母亲的形象。B. 梦婷“衣服新旧不论,总是洗得干干净净,穿得周周正正,一看就是裁缝的女儿” ,这些描写表现了梦婷的家庭有良好的家风。C. “母亲从来不用尺子量身,而用手指;母亲从来不用画粉画线,也用手指” ,这些行动描写,表现了母亲做衣服具有创新精神。D. 小说结尾关于年夜饭的场面描写,既照应了开头母亲是一位整日忙碌的乡村裁缝和
15、给梦婷做一套花衣裳的承诺,又收束了全篇。5. 小说中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小说多次写到乡亲们送来礼物和帮助干农活儿,这样写妥当吗?请结合文意分析阐释。【答案】4. D 5. (1)勤劳质朴。她一年四季都在一心一意为乡亲们忙活,直到大年三十晚上才停下来。 (2)技艺精湛。她不论给谁做的衣服,都十分合体。 (3)一丝不苟。即使是寿衣,她也要让逝者“穿合身,体面地一路走好” 。 (4)先人后己。她总是把乡亲们的事看得重于自家的事,梦婷和家人的衣服直到大年三十晚上才做出来。 (5)忠于职守。其他裁- 6 -缝们被风卷残云般地刮得销声匿迹了,母亲却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6.
16、(1)这样写妥当。母亲一年四季为乡亲们辛勤付出,却从不计较报酬。小说这样写,既突出了家乡民风的淳朴,又从侧面烘托了母亲的形象厚重,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主题更加突出。(2)这样写不妥当。世界上的一切劳动都是有代价的,母亲一年四季为乡亲们服务,付出那么多的辛勤,仅仅换来一些礼物,或者帮助干一些农活儿,长此以往,家庭生计怎样维持?作品这样写,既有脱离农村实际之嫌,又容易助长投机之风,所以,我认为,这样写不太妥当。【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 项“从正面衬托”分析不妥,应为从侧面衬托。B 项“表现了梦婷的家庭有良好的家风”分析不当,应为表现了母亲的
17、勤劳严谨。C 项“具有创新精神”分析不当,应为表现了母亲的手艺娴熟。【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性格特点。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勤劳质朴,技艺精湛,一丝不苟,先人后己,忠于职守。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点睛:筛选归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 。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的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的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6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明确观点,结合小
18、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立足文本分析多次写到乡亲们送来礼物和帮助干农活儿的原因及作用,母亲一年四季为乡亲们辛勤付出,却从不计较报酬。突出了家乡民风的淳朴,又从侧面烘托了母亲的形象厚重,主题更加突出。从反面分析也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 7 -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有人对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中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
19、生不再是“天之骄子” 。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梦想,的确没那么简单。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 ,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 ,就在于丰富个人素质。大学教育能使人视野宏阔、见识丰盈,并塑造人的价值观,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当然, “
20、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选自人民日报 ,2017 年 1 月 18 日)材料二在 1 月 3 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 90 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最后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她们对礼物中的书本不屑一顾,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如今, “读书无用论” 渐渐流传,一是因为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因为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分知识内容都会
21、忘记。读书有何用?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要学,不仅我们 学,下一代也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 “你”读不读书才重要。材料三“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 8 -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 。那么这就引出了一系列问题:“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场?一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
22、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 。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就出过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二是,尽管生活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应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要想彻底铲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诸如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名校联合招生等教育改革举措,应该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
23、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胆量是很重要的,学历不如胆量。B. 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这一问题的回答十分巧妙,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读过的一些书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C. 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我们读不读书很重要,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D.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很有市场,但有些农村却成为“高考名村” ,因为这些地方上世纪 80 年代曾出过大学生。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
24、正确的两项是( ) ( )A. 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 ,论述后指出,在这个时代需要读书。B. 材料二用两个 90 后网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批判。C. 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情有独钟” ,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D.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 9 -E.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当前“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9.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解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三门峡市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一次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