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 10 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0 分。考试用时 10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等信息填涂在答题卡上。3请把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非乐” ,他认为非乐并非认为乐不美,而是因为乐会“亏夺民衣食之材” ,
2、所以要禁止。上述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 墨子B. 孟子C. 庄子D. 韩非子【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的“非乐”实际上就是一种勤俭节约思想,符合墨子的主张。故答案为 A 项。孟子主张“仁政” “性本善” ,庄子主张放弃差别观念,韩非子提倡以法治国,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B、C、D 项。2.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2 -A. 宣扬复古守礼B. 肯定汤武革命C. 追求仁政德治D. 主张重构秩序【答案】D【解析】材料借助孔子与孟子二人评价“国君与人臣”这一对关系来考察春秋战国时
3、期旧的政治体制的破坏与重建孔子希望恢复被破坏了的稳定的等级秩序,孟子所倡导的则体现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择明君而行抱负的很强的流动性,改变周制之下的等级僵化。孔子批评管仲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 ,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可见双方都强调君臣相处要遵循正常的秩序,故选 D。材料没有涉及礼制问题,排除 A;汤武革命是指仁德的商汤与周武王以武力推翻前朝的革命。材料没有体现孔孟主张仁德的相关信息,排除BC。故选 D。易错项分析:本题易错项为 B。材料强调的是君臣关系应恪守的原则,但当君不听臣谏时臣子可离开君主,当臣子离开国君时,也就无所谓再安其位、守其职了。3.在董仲舒看来,君主受
4、命于天,但天却不是为君主个人而立,并认为灾异谴告理论作为“天人感应”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天对人间政治得失与治乱兴衰的回应。可见“天人感应”思想A. 从理论上论证了君权合法性B. 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C. 对君主权力滥用有一定约束D. 有利于维护政治的大一统【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并认为灾异谴告理论作为天人感应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天对人间政治得失与治乱兴衰的回应”来看,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中以上天惩罚的形式包含着对君主权力滥用的一定约束。故答案为 C 项。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A、B、D 项。【点睛】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突出君在民之上,违
5、背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有利于强化君主集权。但同时,又主张天在君之上,根据天人感应学说,天是有意志的、- 3 -能够监督皇帝作为的人格神,并能以祥瑞灾异进行奖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的过度膨胀。4.两宋时期,乡村伦理建设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张载弟子所创制的乡约,强调邻里互助与道德互勉;一种是朱熹所改进的乡村族约,主要是宗族内部的改过迁善教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宋时期A. 儒学的社会化B. 教育的平民化C. 社会的宗族化D. 理学的哲学化【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理学已经深入乡村,反映出理学对普通社会大众的影响,即从侧面反映了两宋时期儒学的社会化趋势。故答案为 A 项。
6、材料反映的是乡村伦理建设,侧重点不在教育的平民化,排除 B 项;C 项说法夸张,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 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5.南宋时期,继承程颐理学的朱熹、宣传心学的陆九渊等人,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南宋书院的繁荣A. 体现儒学陷入矛盾困境B. 促使各派思想趋于合流C. 源于儒学正统地位动摇D. 推动了理学传播和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来看,理学通过这种书院教学的模式得到大力宣传,说明南宋书院的繁荣推动了理学的传播和发展,故答案为 D 项。A 项材料不
7、能反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各派的活动促进了书院发展,不是各派思想趋于合流,排除 B 项;C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儒学仍然处于正统地位,排除。【点睛】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独特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南宋书院宣传理学和心学,推动了理学传播和发展,对传播- 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造就人才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到:“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 ”这反映出他的政治设想是A. 士人参政分享国家政治权利B
8、. 君主应该利用学校培养人才C.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D. 恢复宰相与君主共议国事传统【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学校,所以养士也”可以看出,黄宗羲主张天子应该“公其是非于学校” ,实际上是企图通过士人参政分享国家政治权利。故答案为 A 项。从材料中的“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来看,黄宗羲并非简单地主张君主应该利用学校培养人才,排除 B 项;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但不主张推翻君主专制,更不可能提出建立民主政治,排除 C 项;D 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7.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
9、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 。这说明A.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 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思想观念的变化,从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 ,说明是经济发展导致了思想变化,故答案为 C 项。在人性问题上,理学家认为人性与天理本来是一致的,即人性不违背天理,排除 A 项;B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明末市民文学方面的信息,排除 D 项。【点睛】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新景象,社会生活日
10、趋丰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阶层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 5 -经济的发展带来思想观念的变化,因此出现材料反映的价值观的不同。8.韩国客轮“岁月”号发生事故下沉,船长李俊锡却抛下乘客率先逃离。甲同学说:“求生本能使然,没有必要指责人家” ;乙同学说:“丧失了一个船长应有的责任心,应受到强烈谴责” 。如果承认他们的说法都有道理,这与谁的观点最接近A. 普罗泰格拉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答案】A【解析】【详解】智者学派认为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约束力都是相对的;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与
11、材料中的观点最接近。故答案为 A 项。其他三项均不属于智者学派,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 项。9.伊拉斯谟在其代表作愚人颂中,对以罗马教廷为代表的宗教权威极尽讽刺之事,劝人们学“愚人” ,任性而为,无所顾忌。因此, “愚人”一词成为快乐和幸福的同义词。下列各项与该作品反映主题相同的是A. 理想国B. 十日谈C. 论法的精神D. 社会契约论【答案】B【解析】【详解】薄伽丘的十日谈揭露教士和贵族的荒淫无耻,歌颂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机智勇敢,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十日谈的主题与愚人颂相同,故答案为 B 项。 理想国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排除 A 项;论法
12、的精神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排除 C 项;社会契约论阐述“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排除 D 项。10.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 ,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这一现象- 6 -A. 弱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B. 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C. 开始打破神学对人们的精神束缚D. 直接推动德意志地区的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来看,这一做法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故答案为 B 项。马丁路德的做法是为了否定教会权威,不是弱化宗教信仰,排除 A 项;宗教改
13、革运动开始打破人们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不是打破神学对人们的精神束缚,排除 C 项;D 项“直接推动”束缚错误,马丁路德的做法有利于德意志地区的统一,排除。11.卢梭指出:“公共的力量,必须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量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 ”该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A. 政府应充当人民的公仆B. 政府权力来自国家主权C. 公共意志即为国家法律D. 按照社会契约成立政府【答案】D【解析】由“公共的力量,必须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量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结合所学可知其体现的是卢梭的社会契
14、约论,故本题答案选 D 项;A 项错误,与“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不符;B 项错误,与“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不符;C 项错误,公共意志应该是政府和人民的约定。12.法国启蒙思想家写作的大多是历史、小说、喜剧、讽刺文学和有关宗教、道德和政治问题的小册子,而不是正规的哲学论文。采取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 批判教会并宣传理性思想B. 更多致力于启迪民众C. 实现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 7 -D. 避免天主教会的迫害【答案】B【解析】【详解】历史、小说、喜剧、讽刺文学和有关宗教、道德和政治问题的小册子相对于论文来说,更容易被普通百姓接受,因此这种做法的
15、目的是更多致力于启迪民众。故答案为 B 项。A、D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排除 C 项。13.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A. 构建民权政府B. 批判神权统治C. 鼓吹人性解放D. 主张平等自由【答案】A【解析】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构建理性王国来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故选 A;BD 项是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排除;C 项是不同点,但与题干材料无关,不符
16、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为将要取消封建制度的新社会提出了种种设想,虽然对未来的政体设计上有所差异,但都主张实行宪政民主、三权分立、人权自由、公民平等、法律至上等。14.下表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作品中的部分章节,它可以作为个例来说明喻世明言第八卷 吴保安弃家赎友喻世明言)第十六卷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警世通言)第八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醒世恒言第二十卷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西湖二集第六卷 姚伯子至孝受显荣- 8 -A. 市民文学具有一定教化功能B. 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C. 小说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D. 民间文学注重彰显个性【答案】A【解析】表格中“弃家赎友” “摔琴谢知音” “孝廉
17、让产” “至孝受显荣”都与儒家思想中孝顺和义气等有关,显然该书具有教化的功能,故 A 正确;材料中章节设置并不是受到八股取士的影响,故 B 错误;小说反映出传统价值观问题,不是冲击,故 C 错误;D 中个性不符合表格信息主旨。15.下图为清中期杰出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图 。画面简洁,三五枝竹竿依着瘦石一块神态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该画作A. 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B. 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C. 抒发风神消散的傲世风骨D. 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答案】C【解析】材料“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体现的是文人画抒情达意的特点,故排除 DB,
18、选 C;风俗画才是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排除 A。16.他曾设想了这样一个理想实验,站在一个很高的塔顶上,向与地面平行的方向抛射出一- 9 -块石子,那么如果塔顶无限高,石子被抛射的速度愈快,它就射得愈远。当抛射速度达到一定的速度,石子就会像月球那样环绕地球运行。该实验得出的理论A. 改变了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B. 开创了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C. 正确解释了潮汐的形成原因D. 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答案】C【解析】【详解】潮汐现象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提供了天体力学的理论基础,正确解释了潮汐的形成
19、原因。故答案为 C 项。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改变了物体运动的观念,排除A 项;伽利略开创了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排除 B 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排除 D 项。17.如图是 2017 年 6 月 15 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的封面: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号”从星空向地面发出两道光,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关于量子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以下评述正确的是A. 量子论继承了经典力学关于时空的认识B. 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最早提出量子假说C. 量子力学的成果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D. 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突破后来居上【答案】D【解析】【详解】关于量子的理论研
20、究和技术应用,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但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说明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突破后来居上,故 D 项正确;- 10 -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关于微观世界方面的认识不足,排除 A 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首先提出量子假说,排除 B 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运用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排除C 项。1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徐寿翻译了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详了地学浅训 ;甲午战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原富马君武翻译了卢梭民约论 。这一变化A. 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不断发展B. 说明中国人找到了强国之路C. 表明对西方文化认识走向理性D. 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海安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10 月月 考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