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时规范练39专制下的启蒙和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人民版.docx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时规范练39专制下的启蒙和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人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时规范练39专制下的启蒙和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人民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规范练 39 专制下的启蒙和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一、选择题1.(2018 山西太原三模,34)18 世纪后半期,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召集了一批知识分子编撰了一部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百科全书。当局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这说明( )A.科技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B.百科全书派都是唯物主义者C.理性思想冲击了法国旧社会D.百科全书集启蒙运动之大成答案 C解析 由材料“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百科全书”可知影响启蒙运动的不仅仅是科技因素,故 A 项错误;B 项“都是唯物主义者”表
2、述过于绝对化,故错误;由材料“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可知启蒙运动冲击了旧思想,故C 项正确;百科全书是知识和经验的集大成之作,而非启蒙运动的集大成之作,故 D 项错误。2.(2019 四川成都摸底,8)18 世纪英国政治理论家伯克说:“我相信,如果他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他一定会吓昏过去。”伯克口中的“他”( )A.发展了人民主权学说B.创立了三权分立学说C.首倡了社会契约思想D.提出了君主立宪主张答案 A解析 由题干中“如果他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
3、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特别是“雅各宾派专政”,可知“他”是卢梭,卢梭否定了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故 A 项正确;首倡社会契约思想的是英国霍布斯,故排除 C 项;B、D 两项均不是卢梭的思想,故可排除。3.(2018 山东滨州二模,33)孟德斯鸠在其出版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认为,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具有爱国家、爱荣誉、爱自由的美德。据此可知,该篇文章的主旨是( )A.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B.赞美罗马共和制度诸多
4、优点C.研究不同政体产生的不同影响D.为法国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答案 A2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根据题目中“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得出是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故 A 项正确;B 项表述与题目中“孟德斯鸠在其出版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不相符,故错误;C 项中的不同政体与题目中“共和时期的罗马”不相符,故错误;题目中并未涉及法国大革命,故 D 项错误。4.(2018 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三模,33)法国大革命期间,启蒙思想家孔多塞认为:“财产的累积不能以牺牲穷人的利益为代价。”政治家罗伯斯庇尔认为:“自由应以不妨碍他人的权利为
5、限,主张将自由原则应用到财产上。”这些主张( )A.坚持自由平等的指导思想 B.维护财产私有与自由原则C.有利于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D.树立财富平等的革命目标答案 C解析 材料“财产的累积不能以牺牲穷人的利益为代价”“自由应以不妨碍他人的权利为限”反映了不妨碍或损害他人利益、权利的思想,这有利于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故 C 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自由平等的思想,而是说明个人利益的实现不能妨碍他人的权利,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维护财产私有的主张,故 B 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树立财富平等的革命目标,故 D 项错误。5.(2018 江苏徐州模拟,15)他们面临着双重使命:既要把人从禁欲主义的禁锢
6、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又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既要正视古典美德共同体一去不复返,又要展示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民嘉年华”的年代。“他们”( )A.开启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先河B.恢复了被基督教泯灭的人性C.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D.开辟了否定权威的理性新时代答案 D解析 人文主义精神的先河是指古代智者运动,故 A 项错误;恢复了被基督教泯灭的人性的是文艺复兴,故 B 项错误;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是指宗教改革,故 C 项错误;材料“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民嘉年华的时代”体现了对新社会的设想,故符合启蒙运动,故 D 项正确。6.(2018 北京海淀二模,21)法国
7、思想家狄德罗、卢梭等人编写的百科全书于 1751 年到 1772 年共计出版 17 卷文字和 11 卷图解。该书编者的信念是人类具有可完善性,通过不断扩充知识能够实现人类进步。该书的编撰反映了( )A.启蒙运动理性与科学的主张B.法国大革命促进文化的普及C.工业革命推进印刷技术发展D.世界市场对文化发展的推动答案 A解析 材料百科全书和“人类具有可完善性”分别体现了科学和理性,故 A 项正确;据材料“1751 年到 1772 年”可知 1789 年的法国大革命还没发生,故 B 项错误;材料主要论述了百科全书的内容和规模,无法推断印刷术的发展情况,故 C 项错误;材料主要论述百科全书的内容而不是
8、百科全书的销售市场,故 D 项错误。37.18 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神示宗教”。伏尔泰此举主要是为了( )A.抨击否定君主政体 B.为新教作舆论宣传C.借古讽今促进启蒙 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答案 C解析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不是否定君主政体,故 A 项错误;为新教做舆论宣传的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不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故 B 项错误;伏尔泰借用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来反对西方带有迷信色彩的“神示宗教”,是借古讽今,促进启蒙运动的发展,故 C 项正确;伏
9、尔泰用中国的儒家思想来促进启蒙运动的发展,不是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故 D 项错误。8.(2018 广东惠州二模,33)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 ( )A.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C.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D.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可知孟德斯鸠相信法律秩序下的自由,故 A 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法律与自由的关系,与分权制衡无关,故 B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封建专制与民主政治的问题,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自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十三 西方 人文精神 起源 发展 课时 规范 39 专制 启蒙 理性 浪漫 人民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2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