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考点速查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五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试题.doc
《(宜宾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考点速查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五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宾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考点速查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五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五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考情分 析命题点 考点 年份 题号 题型 分值 考查角度 未考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科技成就201612(2)、14(3)非选择题 8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改革开放、科技成就法制建设 2017 11(3) 非选择题 4 法制建设重要性及成就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新中国建设建国以来科技成就 2018 11(2)(3) 非选择题 7 科技强国1.对外开放2经济体制改革总结与预测 本讲内容为“小切口深分析”考点。本讲较多新增内容,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梦等内容,复习时请结合最新热点时政复习思维导图自主复习2自主复习八
2、年级下册教材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第9课对外开放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并完成下列基础练习。1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真理标准问题_的大讨论。这是一声深刻的_思想解放_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实践才是检验真理_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_思想_基础。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经济建设_上来,实行_改革开放_的历史性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_党的历史_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我国_改革开放_历史新时期。从
3、此,中国进入_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_的新时期。3对内改革:在农村实行_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_,目的是为了_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_,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早的尝试是在安徽_凤阳小岗村_。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_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_国家宏观调控_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4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形成了“_经济特区_ _沿海开放城市_ _沿海经济开放区_ 内地”的_全方位_、_多层次_、_宽领域_的对外开放格局。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邓小平_。他的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_十五大_上。2
4、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_习近平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_科学发展观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6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时间是_1964_年,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_东方红一号_,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架载人飞船_神舟五号_。2008年,航天员_翟志刚_实现了太空行走。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我国农业科学家_袁隆平_。_屠呦呦_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2年,中国作家_莫言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知识梳理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北京)1背景:思想 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
5、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内容:(1)思想: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2)政治: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3)组织:这次 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6、3(二)拨乱反正1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2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二、经济体制改革(对内改革)(一)农村(最早)1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发展乡镇企业。2目的: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最早的尝试:安徽凤阳小岗村。4形式: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5意义: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7、。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二)城市(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开始时间:1984年。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3主要内容: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4加快步伐: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5意义:社会主义市场
8、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三、对外开放1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2内容: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增设海南岛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始,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满洲里、昆明、乌鲁木齐等城市。3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4
9、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时间:2001年12月。4(2)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了挑战。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党的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党的十三大(1987年):(1)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2)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
10、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31992年方谈话:(1)背景:针对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2)核心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3)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姓“资”姓“社”:特区姓“社”不姓“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既不姓“社”也不姓“资”。)(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
11、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1)中共十四大(1992年):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2)中共十五大(1997年):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中国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南方谈话。)(三)中共十六大1时间:2002年。2目标:(1)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3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要
1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四)中共十七大51时间:2007年。2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3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五)中共十八大1时间:2012年。2主题: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3内容: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六)中共十九大1时间:2017年。2主题:决胜全面建成小
13、康社会。3内容: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五、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1中国梦:(1)时间:2012年。(2)内涵:国家富强、民
14、族振兴、人民幸福。(3)实现途径: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4)具体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意义(地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3新发展理念: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15、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6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4经济建设 取得重大成就:(1)表现: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粮食、棉花、肉类和原煤、钢、水泥等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2)科学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3)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内在关系:“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五大新发展理念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动力和保障,都促进了综合国力的增强
16、,综合国力增强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是“四个全面”“五大新发展理念”、综合国力增强的总目标和旗帜。六、新中国的科技文化成就1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2导弹研制方面的成就: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3第一颗氢弹 爆炸成功:1967年。4“两弹一星”的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5航天技术的进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表现: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东方红一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宜宾 专版 2019 中考 历史 复习 第一 教材 考点 第二 部分 中国 近现代史 第五 建设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新中国 科技成就 试题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24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