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大小卷双测.doc
《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大小卷双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大小卷双测.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小卷 16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限时:60 分钟 实际用时:_分钟 掌握程度:优 中 差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岩羊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内蒙古西部、甘肃、宁夏北部、新疆南部等地山区,善攀岩,肉可食,曾大量供应欧洲市场。多年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封山禁牧禁猎措施,岩羊数量一直呈稳定增长趋势。目前保护区内岩羊种群的平均密度为 44 只/平方千米,核心区的岩羊种群密度高达 812 只/平方千米,居世界岩羊分布区之首。随着岩羊种群数量的增长,马麝、马鹿等同域分布的其他食草动物数量下降甚至濒危。材料二 下表为岩羊的分布密度表。地区 分布密度(只/平方千米) 时间盐池湾自然保护区(甘肃)
2、 3.3 1989 年塔什库尔干自然保护区(新疆) 2.5 1987 年贺兰山自然保护区 812 2010 年材料三 豺是岩羊的天敌之一,豺已经从它们历史分布区城 75%的范围内消失了。(1)分析贺兰山地区与岩羊同域分布的马麝、马鹿等其他食草动物数量下降甚至濒危的原因。(2)请你提出两条拯救马麝、马鹿的措施。(3)根据岩羊的分布密度表,推断三个地区中岩羊的分布密度不同的原因。(4)近年来,架设在盐池湾自然保护区(甘肃)山涧内的红外线监测相机除了拍到豺结群活动的影像,还拍摄到了成群的岩羊。豺和岩羊在同一地区的同一地点多次出现、活动频繁。据此分析,该保护区接受保护以来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答案】
3、(1)干旱气候区环境承载力有限;岩羊数量增多,啃食能力强,食物不足;天敌数量少。(2)适当捕杀岩羊;引入天敌捕食岩羊,平衡物种间的数量比例;人工驯养马麝、马鹿,并进行野外放生。(3)气候条件不同,环境承载力不同;距离市场近的地区,对岩羊的捕杀强度大;各区域保护力度不同。(4)植被覆盖率增加,动物种类和数量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2)主要靠增加岩羊天敌、人工捕杀岩羊、喂食啃食能力较弱的食草动物等方式来干预,维持马麝、马鹿等的数量,使其不至于灭绝。(3)从三地的位置可以看出气候有差异,环境承载力不同。且新疆距离欧洲市场近,捕猎多,岩羊密度小。同时也反映出各地保护的力度不同。(4)自然保护区内封山
4、禁牧禁猎后,保护区接受保护后,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方面发生明显改变,生物的多样性增加,生态得以改善。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进行了大量调查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许多地区建设了可以进行控制、能达到净化污水、改善水质的污水处理人湿地系统。人工湿地面积大多在 100m21000000m2左右,人工基质(人工湿地中的各种人工填充物) 、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是人工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沉降、过滤、吸附、分解、吸收等作用直接去除污染物。下图示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原理。(1)比较污水处理人工湿地与天然湿地的差异。(2)在人工基质和水生植物中任选一种,分析其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作用。(3)分析气候对北京采用
5、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不利影响。(4)探究人工湿地的综合利用方向。【答案】 (1)污水处理人工湿地面积较小;生物种类较少;水体含污染物较多;具有排灌系统(控制系统) ;分布在都市和工矿区附近。(2)人工基质:为微生物和水生植物提供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过滤、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或水生植物:吸取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吸附富集有毒有害物质;向水中输送氧气,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3)冬季气温低,水生植物枯萎,微生物活动弱,治污效果差;夏季气温高,易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夏季多暴雨,易造成污水外溢。 (4)对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水生植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的经济效益;污水处理人工湿地与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年高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16 区域 生态环境 建设 大小 卷双测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