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七选考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doc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七选考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七选考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七 选考 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1(2018天津高考节选)甲型流感病毒为 RNA 病毒,易引起流感大规模流行。我国科学家在 2017 年发明了一种制备该病毒活疫苗的新方法,主要环节如下。(1)改造病毒的部分基因,使其失去在正常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能力。以病毒 RNA 为模板,逆转录成对应 DNA 后,利用_技术扩增,并将其中某些基因(不包括表面抗原基因)内个别编码氨基酸的序列替换成编码终止密码子的序列。与改造前的基因相比,改造后的基因表达时不能合成完整长度的_,因此不能产生子代病毒。将该改造基因、表面抗原等其他基因分别构建重组质粒,并保存。(2)构建适合改造病毒增殖的转基因宿主细胞。设计合成一种
2、特殊 tRNA 的基因,其产物的反密码子能与(1)中的终止密码子配对结合,并可携带一个非天然氨基酸(Uaa)。将该基因与_连接后导入宿主细胞。提取宿主细胞的_进行分子杂交鉴定,筛选获得成功表达上述 tRNA 的转基因宿主细胞。(3)利用转基因宿主细胞制备疫苗。将(1)中的重组质粒导入(2)中的转基因宿主细胞,并在补加_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则该宿主细胞能利用上述特殊 tRNA,翻译出改造病毒基因的完整蛋白,产生大量子代病毒,用于制备疫苗。特殊 tRNA 基因转录时,识别其启动子的酶是_(单选)。A病毒的 DNA 聚合酶 B宿主的 DNA 聚合酶C病毒的 RNA 聚合酶 D宿主的 RNA 聚合酶解
3、析:(1)体外进行 DNA 扩增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多聚酶链式反应(PCR 技术)。将基因内个别编码氨基酸的序列改造成编码终止密码子的序列后,在翻译时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不能合成完整长度的多肽(或蛋白质)。(2)为了使目的基因能够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正常表达,需要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后导入宿主细胞。利用分子杂交技术,鉴定筛选获得成功表达目的 RNA 的细胞时,需提取宿主细胞的总 RNA。(3)将(1)中的重组质粒导入(2)中的转基因宿主细胞,宿主细胞内由于没有 Uaa,翻译将会在终止密码子处停止,将不能翻译出改造病毒基因的完整蛋白,所以要想翻译出完整蛋白,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 Uaa。转录时,识别
4、启动子的酶为 RNA 聚合酶,因为转录在宿主细胞中进行,所以转录用的酶为宿主细胞的 RNA 聚合酶。答案:(1)PCR 多肽(或蛋白质) (2)载体 总 RNA (3)非天然氨基酸(Uaa) D 2如图表示科学家培育耐寒生物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 cDNA 文库中获取的目的基因_(填“有”或“无”)启动子。实现过程常用_技术,该技术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_。2(2)表示_,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3)转基因技术是否成功,需要对受体细胞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首先是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受体细胞染色体的 DNA 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这种方法需要遵循_原则
5、。(4)若要培育抗冻能力强的转基因羊,可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羊的_中,培育该转基因羊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胚胎工程的_技术。解析:(1)用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 mRNA 反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的 DNA 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就叫这种生物的 cDNA 文库,cDNA 文库中没有基因的启动子,获得更多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PCR 技术。该技术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2)表示基因表达载体,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3)DNA 分子杂交技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若受体细胞为动物细
6、胞受精卵,则培育该动物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胚胎移植。答案:(1)无 PCR 引物 (2)基因表达载体 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3)碱基互补配对 (4)受精卵 胚胎移植3紫杉醇是最有效的抗癌制剂之一。生产紫杉醇的主要原料是天然生长的红豆杉树皮,而大量剥取树皮会造成树木死亡和资源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1)科研人员尝试从红豆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杉醇,可采用_技术来获得红豆杉的愈伤组织。由红豆杉叶肉细胞得到愈伤组织的过程叫_。(2)在林业生产上,若连年种植红豆杉单一品种,往往会造成病虫害增加,这违反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科研人员欲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红豆杉,该过程的核心步骤是_
7、。(3)科研人员尝试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能产生紫杉醇的速生“桉树红豆杉”杂种植株。在进行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进行原生质体间的融合时,常使用的诱导剂是_。由杂种细胞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杂种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_的特点。解析:(1)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植物的愈伤组织。让已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称为脱分化。(2)连年种植单一品种造成病虫害增加,这违反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3)欲得到所需的原生质体,要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正常植物细胞的细胞3壁。诱导原
8、生质体间的融合常使用的诱导剂是聚乙二醇(PEG)。由单个植物细胞得到完整生物体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特点。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 脱分化 (2)物种多样性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纤维素酶和果胶 聚乙二醇(PEG) 全能性4(2018江苏扬州检测)嗜热菌可以生活在 98 的高温环境中,研究发现其耐热性与基因 H 的表达产物有关。如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利用大肠杆菌对 H 基因实行的克隆和表达过程,其中 Nde 、 EcoR 、 Hind 、 Sal 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 CA TATG、G AATTC、A AGCTT、G TCGAC。请分析回答:(1)图中的结构甲是_,其主要
9、作用是_。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组成,除了质粒 1 中所示结构外,还应该含有_。(2)用图中质粒 1 和 H 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_两种限制酶进行切割,影响限制酶处理效果的因素可能有_(多选)。反应温度 缓冲液 pH 限制酶的浓度 DNA 样品的纯度(3)实验中发现,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后 H 基因的表达效率很低,但在含有质粒2(辅助性质粒)的细胞中,H 基因可以高效表达。为了筛选出转入了两种质粒的受体菌,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_,整个实验过程应保持_操作。(4)PCR 反应中引物的设计非常关键,据图分析,扩增 H 基因时应选择的一对引物是_。A引物:GGGAATTC;引物:CTCATA
10、TGB引物:GAATTCCC;引物:CATATGAGC引物:GGAAGCTT;引物:AAGCTTCCD引物:CTCATATG;引物:AAGCTTAAGCTT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甲是启动子,其作用是提供 RNA 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驱动基因转录。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等;质粒 1 中已经含有启动子和标记基因(抗生素 A 抗性基因)。(2)结合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确定用图中质粒 1 和 H 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 Nde 、 EcoR 4 两种限制酶进行切割,影响酶的因素都影响限制酶的处理效果,所以可能有温度、pH、酶浓度和
11、底物的纯度,即。(3)对两种质粒的标记基因进行分析后可知,质粒 1 上含有抗生素 A 的抗性基因,质粒 2 上含有抗生素 B 的抗性基因,所以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 A 和抗生素 B。根据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可知整个实验过程应保持无菌操作。(4)分析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的两种限制酶 Nde 、 EcoR 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发现 A、B 选项的引物 中有 Nde 的识别序列 CA TATG;A、B 选项的引物 中都有EcoR 的识别序列 G AATTC,C、D 中都不含 Nde和 EcoR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所以选 A、B。答案:(1)启动子 提供 RNA 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目的基
12、因、终止子(和复制原点) (2) Nde、 EcoR (3)抗生素 A 和抗生素 B 无菌 (4)AB5人的成纤维细胞与小鼠细胞进行融合获得部分杂种细胞,杂种细胞中人类染色体会随机丢失,各种杂种细胞保留人类染色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由此可以分离得到许多种杂种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1)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有_(至少写出两种)。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2)在培养容器中,诱导两类细胞两两融合,在加入诱导剂后,培养液中应该存在_种细胞。若只考虑人的成纤维细胞与鼠细胞两两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假如每种杂种细胞只保留了人的 1 条染色体,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考虑,杂种细胞最多可能有_种。(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七选考 基因工程 克隆技术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