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十六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调整课件.ppt
《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十六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调整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十六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调整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部分:课程标准与考纲解读,【课程标准】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一部分:课程标准与考纲解读,【考纲要求和解读】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全国和地省市考查较多,主要表现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表现和影响)和资本主义发展新模式(国家干预)上。同时还应注意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和相互借鉴。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从各地命题来看集中在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上考查。在复习迎考中还需关注重商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经济思想,以及福利国家政策、“新经济”、经营者革命、人民资本主义等概念的理解。,1.( 2018全国卷文综历史,11) 表3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 (单位:%)据表3可知,当时美国 (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从表中可看出,19301931年相对于19291930年,烟煤业、金属
3、矿业、制造业的工人周工资均出现了大幅下降,这说明美国的经济危机在不断加深,故C项正确。最低工资标准是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采取的新政措施,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强调不同产业之间的比重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工人的周工资由企业负责发放,与政府财政支出无关,故D项错误。,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2.(2017江苏卷单科历史,1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表中数据表明 ( ) 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4、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答案】 D 【解析】 表格显示1990-2003年,低收入、中等收入以及高收入的国家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的变化,就本区域范围内比较,三者增幅比例基本趋同,故D项正确。高收入国家并没有忽视农业,只是投入比例稍微少一点,故A项错误;中低收入国家服务业发展明显高于工业和农业比例,故B项错误;三类国家在三大产业明显体现出不平衡发展的态势,故C项错误。,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3.(2017新课标卷文综历史,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
5、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答案】 A 【解析】 C项是无关项,并且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会更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与题意要求不符。B、D两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的是要使各州和地方负担更多的责任,而不是要把权力真正下放到地方,更不是要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这种转变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导致了政府要减少干预国家经济,所以A正确。,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4.(2015江苏单科18)下边是19201940
6、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答案】 D 【解析】 1929年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故A项错误;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而“19301932年”,时任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故B项错误;1935年预算比重低于1934年,没有“接连增加”,故C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美国经济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与“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相符,故D项正确。,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
7、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5.(2015重庆文综11)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 ( )A.废除“中立法案” 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C.立即对日本宣战 D.迅速通过新
8、政提案 【答案】 D 【解析】 美国废除“中立法案”是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而罗斯福首次就任总统是在1933年,故A项错误;罗斯福强调美国遭受入侵时期总统享有发动战争的权力,不是为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故B项错误;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日宣战,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罗斯福强调运用非常规权力模式保证新政提案的顺利通过,故D项正确。,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6.(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
9、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中,通过1935年社会保险法建立职工养老金制度。全国工业复兴法制订公平经营章程,故A项错误;1935年社会保险法还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故B项正确;农业调整法规定提供农副产品补贴,故C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低工资水平,故D项错误。,第三部分:基础知识清单,知识清单一: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1.时间:1929-1933年 2.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
10、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供需矛盾,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3)直接原因: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 (4)其他原因: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等。 3.经济危机的爆发 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危机爆发。 经济危机具体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 4.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极强。,知识清单一: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5.影响: (1)造成严重的经济破坏,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2)各国为度过危机,纷纷实行货币贬值和提高关税的方法以刺激出口,减少进口,贸易战
11、使危机进一步加剧,也造成各国关系的紧张。 (3)德、日、意走上法西斯道路,对外扩张,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6.启示:繁荣与危机总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应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 要加强国际合作,一旦危机发生,应共同采取措施遏制,防止危机恶化。,知识清单一: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例题】 1.(2014新课标全国卷) 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
12、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答案】 C 【解析】 本题以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影视为切入点,考查1929年的经济危机,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时间,美国全国未摆脱危机影响,故排除A项;材料表明当民众身陷危机无法克服时的回避态度,故排除B项,答案为C项;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应该突出社会各阶层的认可,这一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来,故排除D项。,知识清单一: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2.(2013天津高考7题)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
13、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答案】 A 【解析】 观察图表,美国汽车产量在1929年达到最高值,1933年迅猛下降,这与当时美国发生的经济大萧条有很大关系,经济大危机下,大量工人失业,失去了收入来源,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直接导致了汽车企业产量的下降,故选A。B、D项与史实不符,政府限制汽车生产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时间是在1933年,与题干时间不吻合。,知识清单一: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3.(2011福建省文综22)图(1)、(2)、(3)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 ) 图(1) 图(2) 图(3)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
14、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理解。从图(3)的“600万头猪被杀”等可以明显看出生产严重过剩;从图(2)“还拥有世界上最悲惨的贫民窟”可以反映出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从图(1)“美国所患的病的根源,就是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体制本身”可体现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经济的危机的冲击下,物价下跌,百姓因购买力有限,无力购买商品,而通货膨胀严重的具体表现是物价上涨,显然与当时的社会状况不符合。故选B。,知识清单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15、危机爆发,美国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全国上下要求改革,1933年就任的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 (1)危机的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 (2)美国经济危机迅速席卷全世界的原因:世界市场的作用。 (3)胡佛的反危机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呼吁劳资双方和政府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解决经济问题,结果使经济危机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恶化。 2.主要内容: (1)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誉,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储户的存款安全进行保障。 (2)调整工业,颁布工业复兴法等法令,控制工业的产量;注意保护工人的利益,限定工人的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等。
16、(3)调整农业政策,缩减农业产量,国家实行补贴。 (4)进行社会救济,开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知识清单二:罗斯福新政,3.特点: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作用 (1)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2)新政的措施在二战后被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借鉴,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新政维护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的道路,为二战胜利奠定了基础。,知识清单二:罗斯福新政,【例题】 1.(2014全国大纲卷)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考生 文化课 第十六 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 调整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