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于( )(A)20 世 60 年代初期(B)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C)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D)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2 通过不行为而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的政策是( )(A)消极型政策(B)被动型政策(C)分配性政策(D)风险型政策3 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政策系统的子系统是( )(A)政策网络(B)政策执行系统(C)信息传播系统(D)政策咨询系统4 埃齐奥尼提出的混合扫描
2、模型理论在试图保留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各自的优势并弥补其缺陷这一点上,与的模型所抱的初衷是相同的。( )(A)西蒙(B)林德布洛姆(C)德洛尔(D)戴维杜鲁门5 属政府因解决纯政府内部的事务而提出政策问题且不愿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当中的过程是指( )(A)动员模型(B)激励模型(C)外在创始模型(D)内在创始模型6 下列哪种模型在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较为流行?( )(A)动员模型(B)激励模型(C)外在创始模型(D)内在创始模型7 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效果是指( )(A)政策目标(B)政策认定(C)政策制定(D)政策执行8 一
3、些公共政策,尤其是要上升到国家或地方法律高度的公共政策以及那些需要代议机关审议的公共政策,往往必须经过( )的赞同和批准才能得以制定。( )(A)民意代表(B)法官(C)国家元首(D)执政党首脑9 政策抉择的第三个环节是( )(A)政策采纳(B)政策审议(C)政策制定(D)政策发布10 在现代立法机关的决策实践中,提出政策议案的主要主体是( )(A)政府(B)司法机关(C)立法机关(D)民意代表11 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是(A)公共政策(B)行政决策(C)决策(D)法律12 代议机关行使国家的( ),在议行合一体制中属于国家最高权
4、力机关。(A)立法权(B)司法权(C)行政权(D)监督权13 渐进主义模型的构建者是美国学者(A)西蒙(B)德洛尔(C)埃齐奥尼(D)林德布洛姆14 基本目标也称(A)元目标(B)次目标(C)实质性目标(D)具体目标15 关于公共政策监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监控主体是从事政策监控活动的个人和组织(B)监控对象应根据实际承担政策任务的组织和公务员来具体确定(C)监控目的是确保政策过程合法合理有效(D)监控是一个动态的行动过程16 关于公共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部政策监控机制的运行路线分为自内而外和自外而内(B)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是内部政策监控机制主体(C)司法机关对
5、公共政策的监控是一种消极形式(D)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监控主要表现在接近、提供信息、游说、提供竞选支持、作为议员或代表直接参加立法和制定政策17 下列关于知识、政策学知识、政策知识、政策分析的含义和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原理知识和技能知识属于显性知识(B)政策学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政策知识(C)政策学知识应用的主要形式是政策分析(D)政策分析的范围限制在政策内容本身18 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是 (A)政府组织(B)正式组织(C)非营利组织(D)非政治性组织19 下列不属于从内容特征上划分的政策类型是 (A)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B)战略、策略、战术(C)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
6、会政策、教育科技文化政策(D)立法决策、国家元首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执政党决策20 公共政策系统中被称为“思想库” 、“智囊”的是 (A)信息子系统(B)决策子系统 (C)咨询子系统(D)反馈子系统21 法定的政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或约定俗成的方法,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这是 (A)政策选择(B)政策决定(C)政策宣示(D)政策执行22 根据拉斯韦尔的观点,公共政策学应是一门(A)政府官员独立研究的学问(B)学者独立研究的学问(C)政府官员与学者共同研究的学问(D)决策者与执行者共同研究的学问23 具体目标也称(A)元目标(B)次目标(C)实质性目标(D)基本目标24 政
7、策实验的关键环节是(A)随机指派(B)固定指派(C)随机抽选(D)事前设计25 根据 2009 年初发表的2008 年全球智库报告,全球拥有智库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德国(D)中国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 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有( )(A)地理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法治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E)国际环境27 规范最适模型的第一阶段即决策前阶段内含( )(A)处理价值问题(B)认识现实环境(C)认识问题(D)调查、处理与开发资源(E)设计、评
8、估与重新设计决策系统28 经济环境包括(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状况(B)人口状况(C)国民收入水平(D)社会生产关系(E)经济体制29 评估筹划阶段主要做的是(A)明确评估目的(B)选定评估对象(C)制定评估计划(D)明确评估条件(E)制定评估标准30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中,政知识包括了(A)药物市场构成(B)医院的经营现状(C)居民的医疗需求与特点(D)药物价格变动(E)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31 简述政策网络形成的主要原因。32 简述政策移植增加的原因。33 简述政策系统研究的四个重要问题。34 简述公共政策学形成的历史条件。35 简述系统模型理论认为一个合理有效的政
9、策执行模型须重视的变量。四、论述题每小题 15 分36 试述矫正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应采取的综合治理的系统方法。37 试述现代决策中决策者要考虑的因素和原则。五、案例分析题38 宪法修正案的诞生2003 年 3 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宪法作适当的修改。“两会”一结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修宪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为组长的中央宪法修改小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宪法修改工作正式启动。随后,中共中央向各省、自治
10、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各人民团体广泛征求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先后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2003 年 10 月 14 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2003 年 12 月 22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开始举行。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共同意见,依照宪法第 64 条规定的修改宪法的特别程序,以中共中央建议为基础,委员长会议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情况,拟订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代拟稿和宪法修正案(草案)代拟稿,决定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
11、请审议宪法修正案 (草案)的议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审议。2004 年 3 月,宪法修正案(草案)摆上了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2900 余名全国人大代表的案头。出席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对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认真的审议。在充分肯定修正案草案的同时,有些代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大会为此举行了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听取审议情况汇报,并将宪法修正案 (草案)修改稿交各代表团审议。2004 年 3 月 13 日,大会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决定将宪法修正案(草案) 表决稿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3 月 14 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又一次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出席会议的 29
12、03 名全国人大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郑重表决宪法修正案(草案)。结果显示:收回有效票 2890 张,赞成 2863 张,赞成票占有效票的 99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邦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随后,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修改后的新宪法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公布。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本案例,谈谈政策合法化的含义。(2)结合本案例,谈谈我国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 1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13、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起,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知识模块】 公共政策学的科学要素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是对消极政策内容的考查。被动型政策是指政策主体以解决既存问题为根本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分配性政策是指政府围绕着权利、利益的个别分配而做的决策;风险型政策指的是有一个确定的政策目标而面临多个可能的政策结果的政策。【知识模块】 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政策网络是政策系统的子系统,它是指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府和其他行为者围绕共同的、实际上是不断协商的信念和利益而结
14、成的正式的(制度性的)和非正式的联系。【知识模块】 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内在创始模型相关内容的考查。外在创始模型属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的过程,通常先散布到公众议程,再介入政府议程;动员模型属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政策议程的过程。考生应对上述三种模型加以区分。【知识模块】 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外在创始模型通常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动员模型通常出现在不太民主的社会中。【知识模块】 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是对政策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公共政策 模拟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