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2011年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2011年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2011年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 年 4 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 )(A)拉斯韦尔(B)德洛尔(C)韦伯(D)西蒙2 我国宋代苏轼在科举应试时所进的“时务策” 是 ( )(A)国策(B) 谏逐客书(C) 教战守策(D)盐铁论3 下列属于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是 ( )(A)利益集团(B)公民个人(C)大众传媒(D)代议机关4 实行半总统半议会制决策体制的典型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瑞士(D)美国5 下列属于政策规划范畴的概
2、念是 ( )(A)问题界定(B)政策宣传(C)政策设计(D)政策抉择6 在政策制定中从一个不同的评价角度来看待事物的政策学习类型是 ( )(A)工具学习(B)概念学习(C)社会学习(D)组织学习7 提出决策者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命题的学者是 ( )(A)安德森(B)戴伊(C)拉斯韦尔(D)西蒙8 托马斯.戴伊的著作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对美国政治和政策过程进行了考察,这部著作所用的分析视角是 ( )(A)精英模型(B)集团模型(C)混合扫描模型(D)渐进主义模型9 政治系统中的公众共同讨论某一问题的是非好坏以及社会应持态度的过程是 ( )(A)系统议程(B)政府议程(C)正式议程(D)规划议程10
3、当代美国公共政策学者雷恩和拉宾诺维茨在 1978 年构建了一个以循环为特色的政策执行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被称为 ( )(A)过程模型(B)互适模型(C)循环模型(D)系统模型11 下列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中,属于政策本身的可控性变量是 ( )(A)公众的支持(B)执行人员的精神状态及领导策略(C)监督机关的支持(D)明确而一致的政策指令12 由美国公共政策学者萨巴提尔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变动模式是 ( )(A)周期型(B)学习型(C) Z 字型(D)断裂型13 下列关于公共利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的利益(B)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利益的最大化(C)公共利益与公共
4、代价总是正相关的(D)公共政策的直接利益总是大于间接利益14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这句话说明 ( )(A)政策变动都是必要而且正确的(B)政策变动都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C)政策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政策环境的变化(D)政策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决策者的变动15 公共政策终结的对象中最难终结的是 ( )(A)功能(B)组织(C)政策(D)计划16 政策分析人员根据目前的和历史的数据来判断未来社会状况的方法称为 ( )(A)直观预测(B)外推预测(C)理论预测(D)判断预测17 下列关于政策与法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政策是法的来源和动力(B)公共政策是法的一部分(C)政策不具有强
5、制性(D)政策对象的权利和义务是完全统一的18 下列关于公共政策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共政策无法实现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统一(B)公共权力机关代表公众制定政策,不存在自身利益(C)政策是联结理论与实践的桥梁(D)政策的确立和改变完全由民意决定19 将政策评估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的依据是 ( )(A)评估机构在政策活动中的范围(B)政策议程(C)评估组织和人员属于政府内部或外部(D)政策评估在政策活动中的阶段20 政策成本评估就是评估政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 ( )(A)比例关系(B)叠加关系(C)扩散关系(D)互动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
6、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 按照议程建立过程中各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政府议程可以分为 ( )(A)界定或认定议程(B)规划议程(C)磋商议程(D)循环议程(E)实质议程22 公共政策的个案研究的证据来源包括 ( )(A)文献(B)档案记录(C)访谈(D)直接观察(E)物理人工制品23 下列属于美国总统决策的有 ( )(A)国情咨文(B)批准预算(C)立法否决(D)外交决策(E)司法审查24 资源是政策执行过程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条件,是公共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这些资源主要包括( )(A)人力资源(B)财物资源(C)信息资源(D)权威资
7、源(E)制度资源25 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包括 ( )(A)政策目标(B)政策方案(C)政策措施(D)政策环境(E)政策主体和客体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26 简述政策制定系统的基本功能。27 简述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28 简述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基本内容。29 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四、论述题每小题 15 分30 试述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原则与机制。31 结合实际,阐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五、案例分析题31 国家发改委要求审慎涨价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我国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形成,但仍有少数与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政府制定,现阶段由政府定价的只有自来水、天然
8、气、电、成品油等。近期由于市场上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一些地方政府已计划上调与民生密切相关商品的价格。针对这种情况,最近国家发改委紧急采取监管措施,如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立即着手开展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超市进场费等相关收费工作;一个月内三次公开要求煤炭行业加强行业自律,稳定市场价格和预期,严格履行合同,不得限制煤炭出省,努力保障煤炭稳定供应,有效解决煤炭价格上涨过快所造成的部分地区煤电偏紧问题。发改委还表示,将会加快修订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细化价格违法行为认定标准,加大处罚力度,坚决制止乱涨价行为;制定出台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条例,强化成本审核工作,防止不合理涨价。请回答:32
9、试述公共政策监控的概念和内容。33 以有关政策执行过程监控的论述对本案例做出分析。33 “863 计划” 出台经过1986 年 3 月 3 日,一份报告送到了中共中央驻地中南海。后来根据这个报告而形成的关于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报告被称为“863 计划” 。这份题为“ 关于追踪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建议 ”的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人联合提出的。在这份报告中,他们针对世界高科技迅速发展的紧迫现实,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建议和设想:要全面追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制定中国高科技的发展计划。这份报告很快呈送到邓小平的案头。邓小平两天后就做了批示。他认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并指示
10、“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邓小平并要求有关负责同志,“ 宜速决断,不可拖延”。根据邓小平的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有关部门立即邀请部分科学家进行座谈,科学家们对高技术项目的选择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有关部门将讨论意见上报邓小平,邓小平做出了明确的批示。根据这一批示,形成了关于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报告。同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转了根据这一报告编制而成的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个纲要选择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 7 个领域,确定了 15 个主题项目作为突破重点,以追踪世界先进水平。“863 计划”于 1987 年 3 月正式开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2011 全国 公共政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