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新石器时代2 “三皇五帝 ”3 分封制4 察举制5 重农主义6 永嘉之乱7 “荫子”之制二、简答题8 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9 简述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10 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名家思想的主要特征。11 简述“丝绸之路 ”的历史意义。12 简述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势。13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14 简述唐朝实旋两税法的作用。15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三、论述题16 分析秦汉时期边疆的开拓与文明的同步发展。17 分析秦汉王朝政治的新格局。18 论述两汉朝廷选拔官员的文化
2、标准。19 论述佛教南北之分的特点。四、填空题20 在地方,秦与西汉是( )、( ) 两级制。21 两汉儒学独尊的一个重要结果是( )的养成。22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23 魏晋时期,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 ),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 )。大量记载魏晋时期名士“ 清谈” 之风故事的书是 ( ),( )的故事就出自该书。24 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 )。( ),中国有了正式的出家人。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学为主。般若学的代表是( )、( ) ,涅槃学的代表是( )。25
3、 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朝廷设置的行政机构。三省即( ) (隋称内史省)、( )、( )。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 )、( ) (隋称民部)、( )、( )、( ) 、( ) ,各部长官称尚书,各司其职。26 科举制大致分( ) 和( ) 两项,制科由皇帝临时安排,以待非常之才,官员和平民子弟都可参加。常科基本每年一次,科目主要有( )、( )等六科。其中进士一科要考经典、诗赋和时务策论,难度大、录取率低,中举后前程好,所以特别受士子重视。27 佛教在唐代达到了极盛的局面,( )、( ) 、( )、( )
4、、( )、( )纷纷成立。诸多宗派各呈异彩,分流并进,最终形成( )独占天下的局面。28 ( )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 ) 转移。29 唐代前期陶瓷制造业中心在北方,逐渐南移,到宋代( )已经变为天下瓷都。30 记录“说话 ”的文章叫( ),是后来( )。31 ( )是( )的发祥地。32 中国的科技发展有( ),分别是( ) ,( ),( )。33 ( )士大夫出现类似后世“ 党派”的政治群体。34 从( ) 起,理学兴盛起来。理学人物在北宋有( )、( )、( )、( ),在南宋则有( )、( )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模拟试卷 8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5、【正确答案】 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大约 1 万年,结束于距今约 4000 年,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公元前 8000 一公元前 5000 年)、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 5000 一公元前 3000 年)、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 3000 一公元前 2000 年)。【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2 【正确答案】 “ 三皇五帝 ”:出自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 “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发明者,如神农氏发明农业,有巢氏发明居室等。“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知识
6、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3 【正确答案】 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4 【正确答案】 察举制: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它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5 【正确答案】 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为“本” ,把工商业视为“末”,认为后者不仅是社会浮华、堕落的原因,而且是小农的兼
7、并者和国家利益的侵蚀者。【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6 【正确答案】 永嘉之乱:八王之乱时,混战中的诸王招引匈奴乌桓、鲜卑贵族助战,大河南北从此成为匈奴、鲜卑人的世界。晋永嘉二年(308 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311 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 永嘉之乱” 。【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7 【正确答案】 “ 荫子” 之制:是宋代的一种特殊的补官制度。文臣到一定级别的都可以享有子孙补官的特权,称为“荫子” 之制,不仅可以 “荫”同姓子孙,也可以“荫”异姓亲戚。【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二、简答题8 【正确答案】 (1)战
8、争。据史记及相关文献记载,黄帝与蚩尤曾发生大战而黄帝获胜,有效实现聚族。(2)高级宗教的确立。此前宗教混乱,“ 家为巫史”,而颛顼时代宗教祭祀行为专业化也起到了聚族作用。【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9 【正确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即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主,下约民众,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治理国家。后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韩非子,他主张“法”“术”“势”结合在一起使用,成为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0 【正确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中国文化 概论 历史 发展 脉络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