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7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7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72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72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马伶传中“ 以分宜教分宜 ”的意思是 ( )(A)用现实生活中的严嵩教舞台上的严嵩(B)用现实生活中的分宜人教舞台上的分宜人(C)用现实生活中的顾秉谦教舞台上的顾秉谦(D)用现实生活中的顾秉谦敦舞台上的严嵩2 庄子.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 )(A)渭河之神 (B)淮河之神(C)长江之神 (D)黄河之神3 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 )(A)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B)帝国主义(C)资本主义 (D)中国的奴隶制度4 选择与安排中提出的完美作品在结构上应具备的条件是 ( )(A)层次清楚
2、、轻重分明 (B)首尾呼应(C)要有头有尾 (D)有贯穿的主旨5 “多行不义必自毙 ”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 寡人之于国也(C) 谏逐客书 (D)郑伯克段于鄢6 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C)对比 (D)象征7 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 )(A)类比法 (B)归纳法(C)演绎法 (D)对比法8 下列陌上桑中的诗句,在描写罗敷美貌时运用了侧面烘托手法的是 ( )(A)头上倭堕髻 (B)耳中明月珠(C)来归相怨怒 (D)紫绮为上襦9 在下列作品中,属于五言律诗的是 (
3、 )(A)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B)杜甫的蜀相(C)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D)王维的山居秋暝10 行路难中下面哪句诗运用了历史典故 ( )(A)金樽清酒斗十千 (B)将登太行雪满山(C)忽复乘舟梦日边 (D)多歧路,今安在11 唐代提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创作主张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C)王维 (D)自居易12 炉中煤一诗运用的艺术手法是 (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C)托物言志 (D)隐喻手法13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是 ( )(A)豪放词 (B)田园词(C)婉约词 (D)风雅词14 下列曲词中,概括天净沙.秋思全篇主题思想的
4、是 ( )(A)枯藤老树昏鸦 (B)小桥流水人家(C)古道西风瘦马 (D)断肠人在天涯15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 )(A)三国演义 (B) 水浒传(C) 红楼梦 (D)儒林外史16 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所运用的论据中,下列属于理论论据的是 (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D)先王以为东蒙主17 下列诗句中属于远景静态描写的是 ( )(A)操吴戈兮被犀甲 (B)车错毂兮短兵接(C)旌蔽日兮敌若云 (D)矢交坠兮士争先18 徐志摩曾于 1923 年与人发起成立 ( )(A)创造社 (B)新月社(C)语
5、丝社 (D)湖畔诗社19 莫泊桑出生在 ( )(A)军官家庭 (B)没落贵族家庭(C)教师家庭 (D)商人家庭20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中的“坐”意思是 ( )(A)坐下来 (B)定罪(C)因为 (D)副词,表示无缘无故二、古文阅读题20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21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实行王道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2 如何理解本段的比喻句?23 分析这段话的论证方法。23 阅读曹操短歌行(其一)中的诗句,然后回答下列小题。月明
6、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4 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成现代汉语。25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6 哪几句用了比喻修辞手法?26 阅读种树郭橐驼传结尾两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问者曰:“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驼曰: “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呜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
7、者嘻曰:“ 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27 郭橐驼的种树之道可否移为为官之理?扣紧课文回答。28 郭橐驼是怎样批评唐代官吏的政令繁多而扰民的?29 柳宗元“传其事 ”的目的是什么?三、现代文阅读题29 阅读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
8、,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罢。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30 这段文字叙述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1 这段文字中有两种灯光的描述,它们分别有何象征意义?32 这段文字所提及的“ 爱尔克姐姐点的灯 ”的故事,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姚纳的眼睛不安而又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
9、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如果姚纳的胸膛裂开,那种苦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这种苦恼竞包藏在一个渺小的躯壳里33 这段话引自哪篇小说,作者是谁?34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什么?35 这段文字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的去 “杀时间”。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有时间可供消遣?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
10、舟楫往来,熙熙攘攘,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和坤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 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36 梁任公指的是谁?他为什么最恶闻“消遣” 二字?37 作者为什么说“ 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38 和坤说的话是否有道理?作者为什么说“我们不可以人废言?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72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句话运用了借代修辞。第一个“分宜”是双重借代,表层是用严嵩的籍贯借代严嵩,另一层是用现实中顾秉谦与严嵩同是奸臣的特点借代奸臣(顾秉谦)。第二个 “分宜”,是用舞台
11、上角色的特点(严嵩的籍贯)借代舞台上演员扮演的奸臣(严嵩 )。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庄子.秋水虚构了一个河伯与北海若对话的故事。“河伯”是“黄河之神”,“北海若”是“北海之神”。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的阅读理解情况。鲁迅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是对中国旧社会旧文明,即“固有的精神文明”进行抨击。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中提出的完美作品在结构上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层次清楚,二是轻重分明。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代著名作品重点句子的掌握情况。“多行不义必自毙”是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说的一句话。6 【正确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语文 模拟 7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