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5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5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56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56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在下面填入短语或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 )。果然,稍微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就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 )。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我知道太阳要从那里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个地方 (
2、A)(B) (C) (D)2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在交通路口设置了“非机动车禁驶区” ,机动车就可以免受非机动车干扰,从而加快行驶速度。(B)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人类走出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困境的重要选择。(C)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D)为能够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进驻本市高科技园区企业,市政府相关部门将为此类人才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政策。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毕业后,同学们虽然天各一方,不能常常见面,但是一直都 藕断丝连,彼此牵挂。(B)老师强调,
3、班委成员之间要注意团结协作,要在分庭抗礼中共同推动班集体发展。(C)竞争对手的公司成立较晚,却后来居上,迅速占领了技术市场,真可谓祸起萧墙。(D)在这次国际杂技邀请赛中,中国队参赛选手又拿出了不少令观众 拍案叫绝的作品。4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地球生物圈是自然界经过长期( )形成的,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终身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毕业证的获得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舟曲地区多处山洪( ),空前的泥石流灾害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 (A)演化终止暴发(B)演化中止爆发(C)变化 终止 爆发(D)变化中止暴发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不胫而走 旁证博引 即
4、往开来(B)鞭辟人里 变本加厉 瑕瑜互见(C)轻歌曼舞 始作勇者 一愁莫展(D)以逸代劳 谈笑风生 变换莫测6 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恶 心 厌恶 恶贯满盈 (B) 模 型 模样 模棱两可 (C) 剥 削 瘦削 削足适履(D)荷 花 荷载 荷枪实弹7 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解 嘲 解 数 善解人意 不求甚解(B) 和 面 和缓 和衷共济 随声附和(C) 差 池 差距 差额选举 差强人意(D)标 识 识 破 博闻强识 远见卓识8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修葺 赡养 针炙 如火如荼(B)凋敝 浩瀚 焕发 以逸代劳(C)浸渍 骁勇 惬意 精兵减政
5、(D)气概 对峙 纰漏 融会贯通 9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这几个月,他一直深入矿区体验生活,终于写出了这部人人都( )作品。经过努力,我国已完成 SARS 疫苗的研究,即将进入临床( )。北京市西部和北部是连绵不断的群山,东南为一片( ) 低缓的平原。(A)夸耀 实验 逐步(B)夸奖 试验 逐渐(C)夸奖 实验 逐步(D)夸耀 试验 逐渐10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养老院的老人们饱食终日,过着幸福的日子。(B)汽车在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C)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6、(D)第 28 届奥运会女排决赛,失利后的俄罗斯队的姑娘们黯然神伤。11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老师和校长流动机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一个目标。(B)近年来随着全国气候的变暖深藏于滇西群山中的程海湖的蒸发量也逐渐增大。(C)我国将展开大规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未来几年内可建成有效的免疫屏障。(D)在雅典奥运会上扬我国威的体育健儿抵达首都机场后,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12 中外古今的诗人,常喜欢将珍珠与眼泪相比。阿拉伯的诗人说,牡蛎在海滩上赏月,天使的一滴眼泪,刚巧滴落在它心上,( )。(A)就像一颗晶莹的珍珠(B)变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C)就是一颗晶莹的珍珠(D
7、)俨然是一颗晶莹的珍珠二、古文阅读题12 废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 柬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闽。”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柬,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注】小奚:这里指小书童。 木筒:木板。 束:捆绑。下文的两个“柬”是名词,为“ 绳索” 之意。 牡下:上锁。牡,门闩,锁簧。 13 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泽成现代汉语。14 根据文意,渡者“ 熟视小奚 ”,注意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作出“速进
8、则阖” 的推测?15 作者反思渡者的话,得出了怎样的结论?15 早梅齐 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16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早梅特点的?17 诗人咏早梅,寄托了怎样的情感?17 春 日汪 藻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旁鸥不惊。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注】茅茨:茅草屋顶。烟暝:烟雨迷蒙。18 这首诗写了一个多雨的“春日” ,作者是用哪些典型景物来表现的 ?19 诗的第三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三、现代文阅读题19 科学把很大的热情投
9、入到了对忧郁的解析而不是对开怀喜悦的理解当中。研究者们早就知道,愤怒和压抑会让我们生病,甚至死亡。可是,他们猜想,像乐观、好奇和狂喜( )那种想张开臂膀,为春天的甜蜜而高歌一曲的冲动( )这类的感觉,不仅使人生值得留恋,而且会使寿命极大地延长。他们认为,欢笑可以驱除紧张感对人体产生的锈蚀性影响,欢乐的人比好发脾气和喜欢诉说的人活得更长。为什么幸福感有利于健康,人体处于狂喜状态时,身体内部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呢?近来引起科学家注意的是由脑垂体分泌出来的荷尔蒙。可是,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实验仅限于啮齿类动物,行为科学的学者们好像不太情愿去追寻一种可爱药物在人类当中的应用。医生们宁愿把精力集中在一些严肃的
10、事情上,也就是使人们生病的一些东西上。 令人伤心的是,太多科学家都以负面的角度来看待幸福感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幸福之所以被认为有益健康,是因为它能解忧消愁。可是,哪怕最死板的研究者也都知道,真正的喜悦远非只是压抑的缺失,它本身就有其决定性的积极存在状( )种成熟的、美妙的感觉。研究者们说,他们很难理解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无法在实验室里重现这种感情。你可以让人发火,让人好奇,可是很难让实验者产生幸福感,除非给他们一些致幻剂。但是有一种喜悦的确是可以进行实验室分析的,那就是笑。当你欢笑的时候,你的肌肉、脖颈和肩头都很快地收紧和放松,心率和血压都会增加,呼吸时断时续,更加深沉。当笑声减下来的时候,
11、你的血压和脉搏都有可能会沉下来,慢下来,直到比这场欢喜开始前更为适合健康的体态。大笑还有助于抵消不适感,在一项实验中,给一组学生看杂耍演员的录像节目,他们要比另一组观看插花艺术讲解录像的学生能够忍受更高的电流强度刺激。当然,对一些“病理性大笑” ,医生们会用注射镇定剂来停止它( )这时医生们的脸上会凝结着欢欣的微笑。 20 下面对第一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1 下面对第二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2 下面对第三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3 下面对第四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3 精美的艺术世界,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奇妙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相同时代和地域,或者不同时代和地域的作者与读
12、者,都可以按不同的社会倾向和审美趣味,交换着对社会人生的体验,进行着心的交流。莎士比亚笔下的王子复仇,可以刺激东方的读者去思索世界的罪恶与正义;曹雪芹笔下的荣国府的盛衰,可以启迪今世的读者去体会人生的过去与未来。通过精美的艺术品,素不谋面的作者和读者是可以进行思想感情的传递和共鸣的。艺术,这精神世界中的一条流泻千里的大运河,可以沟通江、湖、海,可以沟通古、今、来。艺术品的永恒魅力在于它可以使世世代代的欣赏者根据作品的形象和本人的素养,进行层出不穷的审美再创造。能够在艺术天地中,深切地领略那些伟大的心灵的人们,是幸福的。但是,并非人人皆有这种厚福,诚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
13、音乐也毫无意义。”一部红楼梦,已经流传了 200 余年。200 年来,不同身份、不同眼光的读者对这部巨著发表了或是正确,或是隔膜,或是荒谬的五花八门的意见。当人们尚未掌握现代的科学的文学观念的时候,情形确实如同鲁迅所描述的那样:“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在这段话的后面加了一串省略号,这就意味着这些话既没有把以往的种种意见囊括无遗更无法穷尽今后将会大量出现的新的见解。正因为一部艺术杰作产生之后,往往存在着这种读者与作者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的矛盾,所以我国古代颇为重视高明的艺术欣赏,把它说成是知心、赏音、
14、解味。刘勰的文心雕龙专设一章论述文学的鉴赏和批评,题为“知音” ,一开头就感叹不已:“知音其难哉 !音实难知,知实难逢。 ”中外艺术家皆期望知音的出现。法国雕塑家罗丹把艺术比作竖琴,通过琴弦的拨动引起世人的共鸣。我国人民更是把艺术创造者和艺术欣赏者这种声气相求、心心相印的关系,想象化和理想化为传颂千古的“高山流水 ”的故事。春秋时代的晋国上大夫伯牙学琴年不成,跋涉千里,到东海蓬莱,闻海水澎湃、群鸟悲呜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自此琴艺大进。但是,艺术家的创造主要不是为了和自然交流心绪,而是要和人交流心绪,他们需要他人理解,需要他人分享愉快,需要他人与他们同哭同笑,同爱同憎,同思同慕。因此,
15、当伯牙遇到钟子期的时候,他用琴弦表达对高山的思念,子期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他用琴弦表达对流水的赞美,子期又赞道:“ 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 他把这种知心之言,当成自己艺术创造的极好的报偿和满足,遂与子期结为异姓兄弟,到子期逝世之时,便碎瑶琴于他的祭案之上,流露出一种“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的难以慰藉的伤痛,难以平息的怅惘。 音而有知,是艺术家的幸福;音而能知,是欣赏者的幸福。这种幸福的创造、再造和转让,构成了艺术世界的心的交流。24 第一段中画线的文字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强调的是艺术品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沟通作用。其中“ 可以沟通江、湖、海 ”是就( )方面说的;“
16、可以沟通古、今、来”是就( )方面说的。 (每空两字,用文中现成的词语作答 )25 文中所引鲁迅的那段话,涉及对红楼梦命意的不同见解,在鲁迅和本文的作者看来,这些见解是否正确?为什么?26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分别引用了罗丹对艺术的看法和“高山流水” 的故事,意在证明。(用文中的一句现成的话作答)27 文中“他们需要他人理解,需要他人分享愉快,需要他人与他们同哭同笑,同爱同憎,同思同慕” 这句话中 “他们”与“他人”分别指代的是谁?“他们”与“他人” 之间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28 作者在第二段的开头说道:“能够在艺术天地中,深切地领略那些伟大的心灵的人们,是幸福的。” 在第三段的结尾处又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语文 模拟 5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