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5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5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55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55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下列划横线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谄 媚 (chn) 棘手(ji) 嬗 变(shn) 不容置喙(hui)(B) 鄙 薄(b) 歃血(sh) 股肱 (gng) 暴殄天物(tin)(C) 恪 守(k) 采撷 (xi) 狡黠 (xi) 良 莠 不齐(x)(D)铁 杵 (ch) 舛误(chun) 惭 怍 (zh)、 博闻强识 (zhi)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二老爷捋了捋雪白的山羊胡子就吩咐老三从他的羊圈里赶来了十只山羊。(B)他是一个初人尘市的人,一个未经风雨的人。(C)他热
2、爱班集体,关心班集建设,有着强烈的班集体责任心、荣誉感。(D)凭心而论,尽管他仍然有不少缺点,但毕竟进步了不少。3 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你们 关于 学校增加招生名额,准备采用什么措施?(B)小李不会喝酒,你何苦强迫人家喝呢 ?(C)嗓子 简直 不行了,可总得唱好,要不然就对不起观众了。(D)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如果不结合实践, 即使 学得再多,也没有用处。4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强化舆论监督力度,使不法分子感到人言可畏 。(B)近十年来,我天南地北地跑了不少地方。(C)词,经过词人们的不断创造和开拓,终于水到渠成,成为高雅的文学形式。(D)相敬如宾 是朋友交往的
3、一条起码原则。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在人民大会堂的演出,博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对这次精彩的表演评价很高。(B)他这次访问日本,是要同日本国和朝野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C)一家名叫虚拟时空的网吧自开办以来,每天接待的顾客平均约在 6 000 人次左右。(D)“痛打落水狗 ”是鲁迅先生向革命人民发出的彻底消灭敌人的战斗号召。6 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 天门铭” 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4、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C)元代石刻“天门铭” 在门外两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7 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觥 筹(gung) 造诣 (yi) 蹩脚(bl) 峥嵘岁月(zhng)(B)拖 沓 (d) 虔诚(qi6n) 缄默(jian) 分外妖娆(fn)(C)摇 曳 (y) 惬意(qi) 稽 首(q) 提纲挈领(q)(D)骁 勇(xiao) 酒馔 (zhun) 提防() 锱铢必较(z)8 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变本加利 和衷共济 防碍交通 合盘托出(B)急功近利
5、 弱不禁风 耽耽相向 酸不溜丢(C)至理名言 一愁莫展 如丧考妣 陈言务去(D)推心至腹 殚精竭虑 味同嚼腊 自出机杼9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 )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许多年,( ) 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灯光的话。 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 ) 在他的心灵中摇晃。(A)定然 况且 因为 还(B)必然 况且 但是 也(C)显然 而且 所以 也(D)居然 而且 但是 还10 下面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篇报道不足千字,却一波三折地把一个下岗女工的动人故事写得 丝丝入扣。(B)在山谷中,一声接
6、一声的狼嚎,真是令人发指。(C)爸爸看到被老鼠啃坏的箱子,义无反顾地去买了一块粘鼠板。(D)两支军队势均力敌,杀得难分难解,天昏地暗, 风声鹤唳 。1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根据“一国两制 ”的构想,我国政府分别同英国、葡萄牙政府达成了解决澳门、香港问题的决议,并于 1997 年和 1999 年顺利地进行了政权交接。(B)那苗族姑娘看我一比一划地,终于明白了我的意思,高兴得笑了起来,忙放下背篓,指给我出山的小路。(C)高新科技园区以智力密集为依托,以开拓新产业和高科技成果为目标,不断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D)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
7、。12 填入下面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 12 时,( )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二、古文阅读题12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夫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 吾
8、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向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 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译道,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竞不能得月氏要领。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
9、之。1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14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15 你认为张骞出使西域有何意义?15 马 嵬袁 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注】长恨歌,自居易所作,其中描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石壕村,杜甫的石壕吏中写到安史之乱时村民因受征役之苦,被迫夫妻离别。长生殿,华清官内的一座殿名。16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写“人间亦自有银河” 的目的是什么 ?17 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立场?17 宋清传柳宗元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着,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疾病疙疡
10、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谣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 或曰:“ 清其有道者欤 ?”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亦谬。”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 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 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
11、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 !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 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 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注】蚩:傻,无知。 翦翦:小气。18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大意。19 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叙述与分析。20 宋清凭借售药行医而致富,其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最根本的原因:)20 淮上与友人别郑 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21 这首唐诗的“ 君向潇湘我向秦 ”的含义是什么?22
12、作者借“杨柳 ”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题22 诗,讲究用典,讲究出处。读诗时讲究出处,要防止两种偏向:一种是只注意两者的字句的相同处,忽略了两者的相异处,认为这样便是有出处。论者多以为杜甫后出塞中“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本于 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这话好像很确切,但 诗经里的写萧萧马叫,显得军容肃整。说旗子悠悠飘扬,显得士兵心情悠闲,因为那是出去打猎。杜甫写出军作战,落日句气象壮阔,风萧萧有悲凉意,心情是悲壮的。因此两者都成名句。正如清代王夫之所说:“用意别,则悲愉之景原不相贷。出语时偶然凑合尔。”西清诗话中说,杜甫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
13、摇” 一联,前一句出自祢衡传“ 挝 渔阳操,声悲壮” 。后句出自 汉武故事“星辰动摇”。因为杜诗里讲的是“ 鼓角”,同祢衡击鼓时的渔阳操 毫无关系,“悲壮”又不限于渔阳操。再说,汉武故事讲“星辰动摇” ,诗句讲 “星河影动摇”。这两句写所见所闻,是写实,不是用典。也的确有出处,但它的好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它的好处不在于出处,而是超过它的出处。所以,认为有出处的诗就好,也是应注意的问题。南梁萧纲的“湿花枝觉重,宿鸟羽飞迟” ,只是说因下雨而花重鸟迟。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曹:“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联系暮雨中送客,加上 “冥冥”,形容暮,“ 重”“迟”都指雨,由于送客又联系到帆,内容比
14、前两句更丰富。他写得好,是因为借鉴前人之作用来反映生活,写得更丰富、生动、真切。谈到丰富和生动,与出处、用典类似的是仿效、点化。韦应物有这样的诗句:“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光说“一笑” ,没有作具体描绘。白居易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描绘神态细致多了,也显得具体多了。因为,这是融进了作者的人格个性的,可谓一种创造吧。23 第一段中“ 因此两者都成名句 ”,其主要原因是24 根据文意,第二段方框内应填入的语句是25 “读诗讲究出处,要防止两种偏向” ,这两种偏向应是26 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组是文中王夫之语,实际是说那些与前人字句相同的诗句,都不过是偶然巧合罢了只注意
15、字句的相同之处,甚至把没有出处说成有出处,会把人引导到故纸堆中去韦应物“漠漠帆来重”等句写得精彩,主要是由于他借鉴了前人的创作方法仿效和点化,必须丰富、深化原来诗句,或者创造出新的意境,做到推陈出新26 幸福的错觉幸福往往是痛苦的孪生兄弟。昔日的非洲富婆出门要戴 30 斤重的铁环,用蹒跚的步态与大步流星奔波于烈日下的穷女人区别开来。那种稀里哗啦的铁环声掠过穷街陋巷时,远近的穷女人都会“啧啧”地艳羡和嫉恨:“看人家富得那份闲逸!”如今,当非洲富婆抹着猩红的厚唇,乘着“奔驰”招摇而过时,棕榈树下小憩的穷女人又会说“啧啧,瞅人家富得猎豹也赶不上!”文明人很少能说出自己真实的需要是什么,幸福的形式和内
16、容都是由富人规划的。90 年代暴发户们的典型形象是坐在写字台前以“大哥大” 掩耳,于是,在人潮如涌、尘土飞扬的街头,时常有人手持“大哥大” ,幸福的耷拉着眼皮,以每步 15 厘米的步幅徘徊,接受街头行人的注目礼。用多数人的匮乏凸显少数人的富足,是现代广告术的公开秘密。宫廷秘传、限量生产以及豪门、帝都、王朝、超霸等标牌,无非是要渲染一种使拥有者成为人上人的意识形态;而现代家庭之必需、绅士淑女之必备的措辞,无非是为这几个奢侈品的消费网罗更多的看客。黄金宴的就餐者之所以有睥睨众生的倨傲,是因为他们有魄力在众目睽睽之下,能把别人终生也不曾拥有的财富化为粪便!这种幸福的错觉使文明躁动不安。汉末魏晋时,服
17、食仙丹成了上流社会的时髦,因此致病、致死的有名医皇甫谧、晋朝的贾后、哀帝和北魏的道武帝等。流风所及,连买不起“五石散” 的人也学着找个人多的地方躺下,做痛苦状,还念念有词:“药性发作了!” 现代的穷人似乎少了这份“滚一身泥巴,博片刻虚荣” 的耐心和风雅。但他敌不过广告无孔不入的诱惑,于是要泄莫名火,发无名怨。贼胆大的去做绿林中人,搅得狼烟四起;贼心毒的恨不得药死所有幸福的邻居,在同赴黄泉时扯平幸福与痛苦的落差。耐人寻味的是,万民钦慕帝王的富足,而帝王子女自古以来都难耐高处不胜寒的压抑。拿破仑之子在新年之际,当人们张罗着是选一座宫殿、城池还是送一支军队作为幼王的新年礼物时,他只想要一双农民穿的仅
18、值一个苏的木屐,穿着它上街,与那些赤脚在泥污中追嬉的顽童一起玩耍。那是一个孩子自然而真实的需要,幼王的新年幸福只需一个苏。27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不能写成比喻句,不超过 20 个字)28 根据文意回答以下问题:(1)怎样理解 “幸福往往是痛苦的孪生兄弟”?(2)“幸福的形式和内容都是由富人规划的”,这里的 “由富人规划的 ”可以理解成什么?29 “这种幸福的错觉使文明躁动不安” ,“文明”指“有钱人”,那么,“ 躁动不安”指的是什么?30 文中“贼胆大的去做绿林中人”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1 在一个孩子眼里,幸福是什么?31 浑善达克生态恢复从何入手 浑善达克沙地是距北京最近的大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语文 模拟 5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