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5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5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54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54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下面加点词语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山 脉 (mi) 休憩 (q) 风驰电掣 (ch)(B) 玷 污(din) 鞭笞(ch) 深恶痛绝(w)(C) 惬 意(qi) 估量(g) 不省人事(shng)(D)赝 品(yn) 恬静( in) 荷枪实弹(h)2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大力发展蓄牧业,满足我市人民对肉类产品的须求。(B)注意观察,多思多写,执笔之际才能思如泉泳。(C)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标炳千古,永远激励后人。(D)一些靡靡之音竟然风弥一时,应该引起重视。3 依次填入句
2、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 )坚持不懈的努力,( )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 )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不可能勤奋地去探索和实践,( )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A)只有 才 如果 就 因而(B)只要 就 如果 就 也(C)如果 就 只要 就 因而(D)只有 才 即使 也 也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这时就只好别出心裁,在刀口上加一条短棍,算是指明 “这个地方”的意思,造了“刃”字。(B)老师针对班上同学参差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类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C)孤独也许可以使一个口若悬河的人从此缄默不语,但不能使一个思维
3、活跃的人停止思考和遐想。 (D)即使得了冠军,也不能对同伴侧目而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法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B) “继续推进素质教育”,这种提法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难道不是这样吗?(C)三年前,“上网” 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小学生都是很熟悉的。(D)舞会很简朴,却置办得很有气氛,不明不暗的灯光撒下斑驳的影子。6 依次填入下面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阳光照在玉兰花肥大的
4、绿叶子上 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 “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A)(B) (C) (D)7 下列词语中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厄 运() 针砭 (bin) 数九寒天(sh) (B)承 诺 (nu) 寄生(j) 塞 翁失马(si)(C) 楔 子(xi) 盎司(ng) 开门 揖 盗(j)(D)阴 霾 (mi) 恬然(tin) 融 会贯通(rng)8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立功赎罪 虎视眈眈 入不付出 (B)黯然销魂 直截了当 再接再厉(C)脍炙人口 沽名钓誉 梁上君子(D)敛声屏气 风驰电掣 画饼充饥9 依次句中的
5、词语恰当的一项是赡养父母是法律赋予我们的义务,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来 ( )。欧盟人士认为,如果这样下去,势必影响欧元的顺利( ),给以后的转换工作带来难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像诗和散文这样一些小篇章的作品,更要求语言高度( )。(A)推卸过度凝练(B)推脱过渡精练(C)推托过渡简练(D)推脱过度 洗练 10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B)他年龄虽小,但少年老成,不苟言笑。(C)张成同志不幸被敌人抓获,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D)一些不法商贩在早已过期食品的包装上略微 改
6、头换面 ,又拿出来出售,必须狠狠打击这种不法行为。1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对夫妇特意在结婚纪念日这天来到捐助中心,一人为希望工程捐助了 1 000 元钱。(B)在解题的时候,应把精力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C)她们在有关人士的陪同下,游览了我国佛教圣地灵隐寺和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墓。(D)生死一脉的战友的感情,使人类所有的任何友谊,都无可比拟。12 填入下面句子最恰当的文句是自从“五四 ”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B)翻译作品日见其增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
7、中国艺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见其增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二、古文阅读题12 桓阶字佝绪,长沙临湘人也。仕郡功曹。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父丧还乡里。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后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表举州以应绍。阶说其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也。故齐桓率诸侯以尊周,晋文逐叔带以纳王。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明府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丕宜与之同也。”羡曰:“ 然则何向而可?” 阶曰:“
8、 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讨有罪;孰敢不服?今若举四郡保三江以待其来,而为之内应,不亦可乎!”羡曰:“ 善。”乃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太祖大悦。会绍与太祖连战,军未得南。而表急攻羡,羡病死。城陷,阶遂自匿。久之,刘表辟为从事祭酒,欲妻以妻妹蔡氏。阶自陈已结婚,拒而不受,因辞疾告退。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异之,辟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魏国初建,为虎贲中郎将、待中。时太子未定,而临茁侯植有宠。阶数陈文帝德优齿长,宜为储副,公规密谏,前后恳至。又毛阶、徐弈以刚蹇少党,而为西曹掾丁仪所不善,仪屡言其短,赖阶左右以自全保。其将顺匡救,多此类也。迁尚书,典选举。曹仁为
9、关羽所围,太祖遣徐晃救之,不解。太祖欲自南征,以问群下。群下皆谓:“王不亟行,今败矣。” 阶独曰: “大王以仁等为足以料事势不也 ?” 曰:“ 能。”“大王恐二人遗力邪?” 曰:“不。”“然则何为自往?” 曰:“吾恐虏众多,而晃等势不便耳。”阶曰:“今仁等处重围之中而守死无贰者,诚以大王远为之势也。夫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外有强救,大王案六军以示余力,何忧于败而欲自往?”太祖善其言,驻军于摩陂。贼遂退。13 用现代汉语写出画线文字的大意。14 本文两段内容各有侧重,一、二两段各着重表现什么?15 本文的作者陈寿是站在平等公允的立场上记述汉末群雄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15 忆 江
10、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和乐天春词。依“ 忆江南 ”曲拍为旬刘禹锡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渑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16 分析两首词,分别找出两词中最关键的一个字。17 对比分析两首词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绪。17 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 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缝,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
11、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 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 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 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 帝曰:“子陵,我竞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 ?”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
12、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18 用现代汉语写出画线文字的大意。19 光武帝寻访严光的原因有哪些?20 严子陵“以足加帝腹上” ,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在严子陵辞官归隐后,后人是怎样纪念他的?20 终南望馀雪祖 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21 从诗的第一句判断作者的观察方位在哪儿?“ 秀 ”字表明了什么?22 全诗的中心是什么?三、现代文阅读题22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里去寻找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一旦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心中必万分痛快,灵魂亦发生剧烈震撼,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于是流连忘返,乐此不疲,如受春风化雨之赐
13、,终获学业大进之益。 这个主张阐发了读书活动中的一条基本规律。心理学和接受美学都认为,阅读活动可看成是作者与读者双向交流的心灵对话,是阅读主体为了寻找“自我” 和发现“自我”的一次精神探险,因而当阅读主体面对一个陌生的又是高于“自我”的“ 自我”,其潜在的精神气质和智慧,就如“电击” 一般被唤醒、被激活了。当然,一个人面对一本书,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我” 走来而产生灵魂上全方位的震动和惊喜,或者说一个新的“自我 ”从“旧我”的躯壳里诞生的情形,一生中难得一遇。这种情形多半发生在某些文学艺术家或人文科学家身上。在其他人那里,则偏重于智慧的激活和治学方法的重铸。 “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的情形
14、因人而异,多数是部分得到更新,别开生面。至于气质和心灵完全吻合的情形,是决不会有的。如果完全认同,则无异于泯灭自我的心智。俄国诗人帕斯捷尔纳克说,当他发现自己身上的英雄主义气质与当时名声在他之上的马雅可夫斯基相近时,他就抑制自己的英雄主义气质。帕氏的例子,值得深思,值得曾受惠或脱胎于某些外国作家且已声名远播的当代中国青年作家们反省。23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 自我 ”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24 第三段中说“ 如果完全认同,则无异于泯灭自我的心智” ,其主要理由是25 对文中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6 对这几段文字的中心,概括较为恰当的一项是26 清朝的灭亡给中国带来一个真正的时代,社会震
15、荡,世事忙乱,人们也没有心思去品咂一下这次历史变更的苦涩厚味,就匆匆忙忙赶路去了。直到 1927 年 6 月1 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水而死,才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深思。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我们且不管它,只知道这位汉族文化大师拖着清代的一条辫子,自尽在清代的皇家园林里,遗嘱为“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不会不知道明末清初为汉族人束发还是留辫之争曾发生过惊人的血案,他不会不知道刘宗国、黄宗羲、顾炎武这些大学者的慷慨行迹,他更不会不知道按照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巨变乃属必然,但是他还是死了。我赞成陈寅恪先生的说法,王国维先生并不是死于政治斗争、人事纠葛,或仅仅是为清延尽
16、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凡一种文化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王观堂先生词并序)但是王国维先生又无法把自己为之而死的文化与清廷分割开来。是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桃花扇、长生殿、乾嘉学派、纳兰性德等把两者连在一起了,于是衣冠举止,生态心态,也莫不两相混同。我们记得,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经过剧烈的心理挣扎,已开始与清延产生某种文化认同,没有想到的是,当康熙的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已经破败之后,文化认同竞还没有消散。为此,宏才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以生命祭奠它,他没有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语文 模拟 5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