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本文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2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这段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3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 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夸张(B)比喻、层递(C)层递、夸张(D)排比、夸张4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这段话所用的逻辑论证方法是(A)演绎、对比(B)归纳、对比(C)类比、归纳(D)对比、类比5 梁启超
2、论毅力写于(A)戊戌变法之前(B)戊戌变法失败后(C)五四运动之时(D)五四运动之后6 梁启超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B)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C)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D)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7 鲁迅所处的时代是(A)中国力争个性解放(B)中国进入现代化时期(C)中国复兴传统文化时期(D)中国正受外敌入侵、挨打的时期8 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A)复古主义思潮(B)帝国主义(C)资本主义(D)中国的奴隶制度9 灯下漫笔一文向青年所阐明的最重要的道理是(A)如何读书(B)改造国民性(C)如何绘画(D)创建新时代10 灯下漫笔是一篇(A)
3、散文(B)文艺性论文(C)小说(D)报告文学作品11 灯下漫笔选自鲁迅著名的杂文集(A)热风(B) 南腔北调集(C) 坟(D)华盖集12 在灯下漫笔一文中,鲁迅认为青年的使命是(A)崇奉国粹(B)赞颂固有精神文明(C)热心复古(D)创造第三样时代13 鲁迅指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一治一乱” 的历史是(A)咱们向来就很好比(B)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交替(C)汉族文化发达的时代(D)“古已有之 ”的时代14 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是(A)呐喊(B) 狂人日记(C) 孔乙己(D)阿 Q 正传二、古文阅读题14 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
4、其 莽然 不一途也。 要 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15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林: 莽然: 要:16 将“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译成现代汉语。17 这段话在全文的论证结构中属于哪一部分,起什么作用?18 这段话在表述上有何特点,有何作用?18 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日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
5、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19 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 :“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 :20 分析这段文字的层次大意。21 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2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2 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
6、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 顺或逆,常相参伍 。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23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艳羡: 判: 或: 参伍:24 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 :“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25 分析这段文字的层次大意。26 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说明。27 这段
7、文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7 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孔子曰:“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日: “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28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数:29 这段文字表明了什么观点?30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31 文中所引孔孟的话属于哪种论据?哪个成语是由孔子的话引申来的?三、现代文阅读题31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问题:假如有一种暴力,“ 将人不当人 ”,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 乱离人,不及太平犬 ”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
8、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盛世。为什么呢? 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 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 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又属于无论那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32 本片段揭示了旧时中国人怎样的落后心态?33 在本片段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4 根据本段,应如何理解作者揭示这种落后
9、心态的用意?34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问题: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 先儒 ”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 “臣民”看来,是给“ 主子” 清道辟路的,所以说: “为圣天子驱除云尔。”现在入了那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那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
10、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 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 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35 在本片段中,作者提出了哪三个时代?36 这三个时代各自的内涵是什么?37 在作者心目中,第三样时代不同于前二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38 对这三个时代的描述表现出作者什么态度?3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语文 议论文 知识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