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关于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源自(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2 下列语句中,论述“ 大同世界 ”特点的是(A)各亲其亲,各子其子(B)以正君臣,以笃父子(C)刑仁讲让,示民有常(D)男有分,女有归3 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A)五帝时代(B) “三代之英” 的时代(C)夏、商、周三代(D)春秋战国时代4 孔子认为“ 大同” 、“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A)人事制度(B)物质文明建设(C)所有制形式(D)精神文明建设5 大同选自(A)论语(B) 孟子(C) 礼记(D)左传
2、6 礼记是一部(A)法家著作(B)道家著作(C)墨家著作(D)儒家著作7 大同论证理想社会时主要运用了(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8 孔子认为他所生活的时代是(A)大同时代(B)三代之英的时代(C)小康时代(D)礼崩乐坏的时代二、古文阅读题8 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 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日:“ 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
3、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9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涘: 辩: 望洋:10 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东面而视: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1 这段选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12 概括这段话的大意。13 这段话中“ 美” 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14 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14 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 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15 解释这段文字画线字的含义。虚:
4、笃: 丑:16 这段话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主要观点?17 这段话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18 这段话使用了哪种性质的论据?19 举例说明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9 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暑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马体乎?20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多: 卒:21 将这段文字中“ 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 ”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其含义。22 本段选文的观点是什么?23 本段选文
5、运用了哪种论证法?举例分析。24 本段选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并举例分析其效果。24 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25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向:26 请分析这段文字中“ 此其比万物也 ”、“尽此矣”两个 “此”字含义的区别。27 请分析本段选文的本义及客观上对今人的启迪。28 本段选文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29 本段选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并举例分析其作用。29 阅读大同
6、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昔者仲尼与 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30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与: 蜡:31 将这段文字中“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其含义。32 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2 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 归。货 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
7、3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矜: 独: 分: 归: 货: 弃:34 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丘之未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5 分析概括这段文字中所言大同社会的主要特点。36 挑出这段文字的排比句,并分析其效果。36 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 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 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
8、己,故谋用是作,而 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37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隐: 家: 池: 固: 作: 兵: 殃: 小康:38 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39 分析概括这段文字中所言小康社会的主要特点。40 挑出这段文字的排比句,并分析其效果。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
9、求的。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二、古文阅读题【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9 【正确答案】 涘:水边,岸。 辩:通“辨” ,分辨。 望洋:抬头仰视的样子。【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10 【正确答案】 面向东看去。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再说,我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语文 议论文 知识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