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金融理财师(CFP)个人税务与遗产筹划税收优惠的利用章节练习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金融理财师(CFP)个人税务与遗产筹划税收优惠的利用章节练习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金融理财师(CFP)个人税务与遗产筹划税收优惠的利用章节练习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金融理财师(CFP )个人税务与遗产筹划税收优惠的利用章节练习试卷及答案与解析1 关于减税免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税免税是对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的鼓励或照顾(B)减税是从应征税款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免征全部税款(C)减税免税政策在实际中很少应用(D)减税免税是在一定时期中给予纳税人的一种税收优惠2 ( )是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的鼓励或照顾,它具有较强的政策目的性和针对性。(A)纳税环节(B)纳税期限(C)税率(D)减税免税3 下列所得中不属于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A)政府发放的独生子女补贴(B)储蓄存款利息(C)保险赔款(D)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4 下列各种利息、股息
2、、红利所得中,应当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A)国库券利息(B)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C)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D)境外存款利息5 根据中国税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免税所得的是( )。(A)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B)按照国家或省级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存入银行个人账户所取得的利息所得(C)按照国家或省级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缴付的医疗保险金存入银行个人账户所取得的利息所得(D)个人取得的闲置资金储蓄存款利息所得6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下列不属于个人所得税减税项目的是( )。(A)残疾、孤老人员的所得(B)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C)烈属人员的所得(D)保险赔款
3、7 下列不属于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一项是( )。(A)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金融机构实际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B)个人领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以及具备失业保险条例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领取的失业保险金(C)个人按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在计税时予以扣除(D)个人转让自有商业用房取得的所得8 关于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对个人投资者买卖公司债券获得的差价收入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B)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和住房公积金、医疗
4、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存入银行个人账户所取得的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C)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D)对个人投资者买卖基金份额获得的差价收入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9 下列所得中,不属于免税或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A)个人举报、协助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B)个人转让自用达 3 年以上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C)对个人购买福利彩票、体育彩票,一次中奖收入在 1 万元以下的(含 1 万元)(D)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10 刘某购买福利彩票,一次中奖收入超过( )元时,需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A)200(B) 2000(C
5、) 5000(D)1000011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下列不属于个人所得税暂免征税项目的是( )。(A)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境外出差补贴(B)外籍个人取得的探亲费、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为合理的部分(C)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D)外籍个人取得的每年不超过 5 次探亲费12 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 )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A)工资、薪金所得(B)劳务报酬所得(C)偶然所得(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13 2008 年 3 月,张三的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为 8000 元,在这笔收入中他通过民政部向贫困地区捐
6、款 4000 元。那么张三该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 )元。(A)475(B) 500(C) 695(D)74514 下列项目中,按照规定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A)邮政储蓄存款利息 5000 元(B)个人取得的体育彩票中奖收入 5000 元(C)在校学生因参与勤工俭学活动而取得的劳务收入 1000 元(D)私营企业改制支付给解聘职工相当于上年 4 个月工资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5000元15 下列所得中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A)奖金(B)保险赔款所得(C)企业津贴(D)有奖储蓄所得16 杨俊在 45 岁时死亡,雇主将他生前应得的一张 10000 元的支票交给杨俊的妻子吴红。对于这笔
7、钱正确的处理是( )。(A)对吴红来说,这是需要纳税的福利金(B)对杨俊来说,这是需要纳税的福利金(C)是免税的死亡福利金(D)是退休金的一部分,可以以延税的方式转到死者的注册养老金户口中17 下列各项所得中,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A)股票转让所得(B)国债利息收入(C)储蓄性寿险利息所得(D)股票形式股息红利18 下列不属于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所得是( )。(A)根据世界银行专项贷款协议由世界银行直接派往中国工作的外国专家取得工资、薪金所得(B)外籍专家在中国公司任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C)援助国派往中国专为该国援助项目工作的专家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D)为联合国援助项目来华工作的专
8、家所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19 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纳税问题的表述,错误的是( )。(A)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境外出差补贴,暂免征税(B)通过民间科研协定来华工作的专家,其工资、薪金所得由该国政府机构负担的,可免征个人所得税(C)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D)国有企业职工,因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宣告破产,从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20 关于国有企业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9、B)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C)个人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又再次任职、受雇的,对个人已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与再次任职、受雇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D)个人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单位在支付时一次性代扣,并于次月 7 日内缴入国库21 下列关于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个人征税问题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城镇企业,是指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以及其他城镇企业(B)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个人按照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比例,缴付失业保险费(C)城镇
10、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个人实际缴付的失业保险费,不计入职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D)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和职工个人超过规定的比例缴付失业保险费的,其超过规定比例缴付的部分不计入职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22 对于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取得的经营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 1 年内免征个人所得税(B)从事独立劳务服务的自其持下岗证明在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之日起,2 年内免征个人所得税(C)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5 年内免征个人所得税(D)从事独立劳务服务的自其持下岗证明在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备
11、案之日起, 3 年内免征个人所得税23 社区居民服务的界定及免税范围不包括( )。(A)残疾儿童教育训练和寄托服务所得(B)优生优育优教咨询所得(C)具有针对性的出国服务所得(D)家庭清洁卫生服务所得24 下列关于税收优惠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范围行为而获得的奖金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B)个人按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在计税时予以扣除(C)个人领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以及具备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失业人员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D)国有企业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
12、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5 倍数额内,可免征个人所得税25 下列关于个人所得减免税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税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未明确规定纳税人享受减免税必须经税务机关审批的,且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完全符合减免税条件的,应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纳税人方可享受减免税(B)纳税人无法准确判断其取得的所得是否应享受个人所得税减免的,必须经主管税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审核或批准后,方可减免个人所得税(C)残疾人员投资兴办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经本人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减征的范围和幅度,减征个人所得税(D)实行核定征税
13、的投资者,不能享受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26 李四 2008 年 6 月薪金收入 4200 元,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600 元,国债利息收入500 元,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收入 400 元,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收入 200 元,则李四该月应纳所得税( )元。(A)155(B) 185(C) 210(D)23527 关于起征点和免征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纳税人收入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就其超过起征点的收入征税(B)当纳税人收入达到或超过免征额时,就其收入全额征税(C)享受起征点的纳税人就要比享受同额免征额的纳税人税负轻(D)起征点只能照顾一部分纳税人,而免征额则可以照顾适用范围内的所有纳税
14、人28 我国税制对( ) 规定了免征额。(A)增值税(B)个人所得税(C)营业税(D)遗产税29 利用合理安排收支形式减少税负的方法不包括( )。(A)社会保险(B)员工股份(C)遗赠(D)充分利用起征点、免征额30 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境外所得回国抵扣时所采取的方法是( )。(A)分国分项限额进行抵扣(B)分国不分项限额抵扣(C)分项不分国限额进行抵扣(D)可全部抵扣31 下列关于已纳税额扣除的表述,错误的是( )。(A)准予抵免(扣除) 的实缴境外税款最多不能超过境外所得按中国税法计算的抵免限额(应纳税可扣除限额)(B)纳税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实缴的个人所得税
15、税款(C)允许抵免额为计算出的来自一国或地区所得的抵免限额与实缴该国或地区税款之间的平均数(D)中国个人所得税的抵免限额采用分国不分项限额法32 下列关于允许抵免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允许抵免额是指允许在纳税人应纳中国个人所得税税额中扣除的限额(B)纳税人在境外实缴的个人所得税税款小于抵免限额的,据实扣除(C)某一纳税年度如发生实缴境外税款大于抵免限额,超限额部分不得在应纳税额中抵扣,也不得在以后纳税年度仍来自该国家或地区的不足限额中补扣(D)境外缴纳税款的抵免必须由纳税人提出申请,并提供境外税务机关填发的完税凭证原件33 下列关于低税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低税法是指居住国
16、政府对其居民国外来源的所得,单独制定较低的税率征税(B)低税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复征税,但不能彻底解决(C)低税法可以彻底解决国际重复征税问题(D)单独采用低税法的国家很少,它只是一些国家在采用其他方法的同时作为辅助的灵活处理方式34 处理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中,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取得的国内外所得汇总征税时,允许居民将其在国外已纳的所得税视为费用在应纳税所得中予以扣除,就扣除后的部分征税的是( ) 。(A)低税法(B)扣除法(C)免税法(D)抵免法35 ( ) 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的国外所得在国外已纳的所得税,允许从其应汇总缴纳的本国所得税款中抵扣的方法。(A)低税法(B)扣除法(C)免税
17、法(D)抵免法36 下列关于抵免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抵免法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的国外所得在国外已纳的所得税,允许从其应汇总缴纳的本国所得税款中抵扣(B)税收抵免承认居民管辖权优先于收入来源地管辖权(C)在实行抵免时通常要规定一个限额,即居住国政府允许其居民纳税人抵免国外已纳所得税款的最高额,以不超过国外应税所得额按照本国税法的规定计算的应缴税额为限度。(D)税收抵免是目前解决国际重复征税最有效的方法37 下列不属于抵免限额的规定方法的是( )。(A)分国抵免限额法(B)分时抵免限额法(C)综合抵免限额法(D)分项抵免限额法38 ( ) 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纳税人来自每一个外国的
18、所得,分别计算抵免限额。(A)分国抵免限额(B)综合抵免限额(C)分项抵免限额(D)分类抵免限额39 下列关于分项抵免限额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项抵免限额方法,是为防止纳税人以某一国较低税率形成的不足限额部分,冲抵另一国较高税率形成的超限额部分进行国际间税收逃避,而采用单独计算抵免限额的方法(B)分项抵免限额= 国内外应税所得 外国税率(国外某一单项所得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C)分项抵免限额实际上是以维护居住国利益为出发点(D)分项抵免限额是综合抵免限额的一种补充40 ( ) 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在国外得到的所得税减免优惠的部分,视同在国外实际缴纳的税款给予税收抵免,不再按居住国税
19、法规定的税率进行补征。(A)分国抵免限额(B)分项抵免限额(C)综合抵免限额(D)税收饶让41 下列关于扣除法和免税法的表述,错误一项是( )。(A)扣除法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取得的国内外所得汇总征税时,允许居民将其在国外已纳的所得税视为费用在应纳税所得中予以扣除,就扣除后的部分征税(B)免税法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来源于非居住国的所得额,单方面放弃征税权,从而使国际重复征税得以彻底免除(C)免税法承认收入来源地管辖权的独占地位(D)扣除法与免税法一样,都可以彻底解决国际重复征税问题42 在下列避免重复征税的各种方法中,优惠力度最大的是( )。(A)综合抵免限额法(B)免税法(C)扣除法(D
20、)低税法43 假定 A 国居民公司在某纳税年度中总所得为 10 万元,其中来自 A 国的所得 8万元,来自 B 国的所得 2 万元。A、B 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 30%、25% ,若 A国采取全额免税法,则 A 国应征税额为( )万元。(A)1.5(B) 2(C) 2.2(D)2.444 假定 A 国居民公司在某纳税年度中总所得为 10 万元,其中来自 A 国的所得 5万元。来自 B 国的所得 2 万元,来自 C 国的所得 3 万元。A、B、C 三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 30%、25% 和 30%,若 A 国采取综合限额抵免法,则该公司的抵免限额为( ) 万元。(A)1.2(B) 1.4(C)
21、 1.5(D)345 假定 A 国居民公司在某纳税年度中总所得为 10 万元,其中来自 A 国的所得 5万元,来自 B 国的所得 2 万元,来自 C 国的所得 3 万元。A、B、C 三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 30%、25% 和 30%,若 A 国采取分国限额抵免法,则该公司的抵免限额合计( )万元。(A)1.4(B) 1.5(C) 1.6(D)246 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 )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A)扣税法(B)免税法(C)抵免法(D)税收饶让47 五人共同完成一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取得稿酬共 20000 元,平均每人 4000 元,则 5 位编委应纳税额合计为( )元。(A)1500(B) 2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金融 理财 CFP 个人 税务 遗产 筹划 税收 优惠 利用 章节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