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 3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性格(B)兴趣(C)理想(D)世界观2 黑人的牙齿总是给人以特别洁白的感觉,“月明星稀” ,都是感觉的( )。(A)补偿(B)适应(C)同时对比(D)继时对比3 辨别汉字的偏旁部首结构,其知觉类型是( )。(A)空间知觉(B)时间知觉(C)运动知觉(D)错觉4 一个优秀的狙击手在执行任务时,不仅身穿迷彩服,有时还用绿彩涂抹脸部,枪支都要用布条缠绕以达到良好伪装的效果,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个基本特征?( )(A)理解性(B)整体性(C)选择性(D)恒常性5 “既见森林又见树木
2、”指的是 ( )。(A)观察的目的性(B)观察的全面性(C)观察的准确性(D)观察的创新性6 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心不在焉,教师突然加重语气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知觉(B)想象(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7 教师上课时,一边讲授,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的动向,这是(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稳定性8 有一位语文老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 两个字时说: “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 写成 “干躁”,把“ 急躁”写成“ 急燥”,老师就教学生:“ 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3、。下列关于该案例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教师教学生进行了意义识记(B)意义识记的先决条件是理解,所有文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识记(C)该方法可以使学生获得较好的记忆效果(D)对于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9 教师答疑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脑中知识,以解决学生当前的问题,这主要体现记忆品质的( ) 。(A)准确性(B)持久性(C)敏捷性(D)准备性10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A)先快后慢(B)前后一样(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11 神话中孙悟空的形象运用的想象加工方式是( )。(A)黏合(B)夸张(C)拟人化(D)典型化12 小明在一篇作
4、文中,创造了一个英雄人物,这种现象属于(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13 初入小学的孩子在计算 3+2=5 时,不是对抽象的数字进行综合分析,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两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两个苹果等实物的表象相加而进行计算,这是在用( )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A)具体形象思维(B)直觉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语词逻辑思维14 “人逢喜事精神爽 ”,这句俗语中描写的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B)应激(C)热情(D)心境15 人们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相对较易,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相对较难,这说明情绪具有( ) 。(A)动机功能(B)信号功能(C)适应功能(
5、D)组织功能16 对易受暗示的学生应着重培养其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持性17 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表现属于( )。(A)尊重需要(B)安全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爱的需要18 下列选项中,属于一般能力的是( )。(A)记忆力(B)曲调感(C)节奏感(D)彩色鉴别能力19 小明的写作、唱歌测验得到的成绩不高,但是跳舞的成绩却非常出色。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小明具备较高的( )。(A)语言智力(B)空间智力(C)身体 运动智力(D)自然观察者智力20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
6、,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21 勤奋和懒惰属于下列哪种特性?(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二、多项选择题22 中枢神经包括( ) 。(A)脑(B)脑垂体(C)脊髓(D)脊神经23 下列关于短时记忆的描述,正确的是( )。(A)编码方式以听觉为主,不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B)其容量有限,平均数为 7(C)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D)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在 5 秒到 2 分钟24 下列( ) 属于非智力因素。(A)兴趣(B)记忆力(C)意志(D)情趣三、判断题2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
7、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无意注意。( )(A)正确(B)错误26 学生嘲笑张老师个子矮小时,张老师以一句“浓缩就是精华” 化解了当时的尴尬,这种情绪调节法称为补偿。( )(A)正确(B)错误27 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是一个人选择职业的依据之一。( )(A)正确(B)错误四、材料分析题27 有位学生不受教师关注,同学也不喜欢他。课堂上经常讲话,做小动作。坐窗边时,喜欢把窗帘打开又合上。合上又打开。教师发脾气,他反倒做鬼脸,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问:28 请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该生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29 任课教师可采用哪些措施以满足该生的心理需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
8、识(心理学)模拟试卷 3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性格和气质。B、C 、D 项属于个性倾向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如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了(即马赫带现象),这是明度的对比:题干中,黑人的牙齿总是给人以特别洁白的感觉,这是色彩的对比现象。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继时对比。【知识模块】
9、心理学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心理学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知觉的整体性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知觉的选择性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狙击手穿迷彩服是为了不容易被区分出来,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观察的全面性,要求通过观察反映事
10、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指的是观察的全面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教师通过突然加重语气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知识模块】 心理学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例如:边听边讲边做笔记,自拉自唱等。【知识模块】 心理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意义识记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在反复领会、理解,弄清事物本身意义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的先决条件是理解,但并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心理学 模拟 3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