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 2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 及其规律的科学。(A)心理活动(B)心理特征(C)心理现象(D)心理品质2 为了让学生区分“put”和“but” 的不同,英语老师特别用不同颜色标出“p”和“b”,这是运用了( ) 规律。(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感觉后像(D)感觉补偿3 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色觉(B)知觉(C)感觉(D)统觉4 小丽用记号笔把错题标出来,便于更高效地复习,这运用了知觉的( )。(A)理解性(B)恒常性(C)整体性(D)选择性5 古代许多学者曾提出,学习要做
2、到“五到” ,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其目的是( )。(A)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来巩固知识(B)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来巩固知识(C)运用感知觉的对比来巩固知识(D)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6 ( )指注意指向于一定事物时持有的聚精会神的程度。(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集中性7 上课了,夏明同学还沉浸在刚看过的小说中,说明他的( )不够好。(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8 “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这是一种( )。(A)再认(B)有意再现(C)直接再现(D)间接再现9 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
3、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 ) 。(A)逻辑记忆(B)情绪记忆(C)外显记忆(D)内隐记忆10 最早对遗忘进程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维果斯基(C)艾宾浩斯(D)奥苏伯尔11 我们读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时,头脑中浮现出广袤的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景象,这是(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空想12 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小明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体现了思维的( ) 。(A)概括性(B)间接性(C)直观性(D)整体性13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
4、)。(A)行为倾向(B)心理体验(C)认知反应(D)道德规范14 学生力克难题后产生自豪感,这种体验是( )。(A)应激(B)美感(C)道德感(D)理智感15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持性(D)自制性16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求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入( )之中。(A)安全需要(B)尊重、成就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归属和爱的需要17 小明想象力丰富,观察敏锐,思维灵活,这表现了他的( )。(A)知识(B)技能(C)能力(D)思维18 美国心理学家加
5、德纳得出的智力理论是( )。(A)二因素论(B)层次结构论(C)三无结构论(D)多元智力论19 某生精力旺盛、反应迅速、直率爽快、开朗热情,但往往缺乏耐心和自制力,而且焦躁易怒。该生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20 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性格(B)兴趣(C)理想(D)世界观二、多项选择题21 人的心理是( ) 。(A)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B)脑的机能(C)对客观现实的反映(D)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22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的过程,其种类除形象的记忆外,还有( )。(A)语言记忆(B)语义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23 人的能力
6、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在( )。(A)能力有水平高低的差异(B)能力有表现早晚的差异(C)能力有类型的差异(D)能力没有年龄差异24 学校中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A)师生关系(B)集体气氛(C)遗传(D)教育三、判断题25 “侧耳倾听 ”“举目凝视”“屏息” 等现象都是注意的外部表现。( )(A)正确(B)错误26 幼儿对自己做错事感到内疚的情感是理智感的体现。( )(A)正确(B)错误四、案例分析题26 小叶同学经常“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不仅深思好学,触类旁通,有独立见解。还能通过现象看本质,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是班上名副其实的“智多星” 。数学课上,当问题与条件发生变化时,
7、他总能打破常规,想出新办法,解决问题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对此梁老师也十分赏识,决定在数学课上采取新举措。首先,在班上开展课前讲故事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题意的理解力。苹果落地现象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但是牛顿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通过在比萨斜塔上同时抛下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实验,指出铁球同时落地方是真知。当学生讲到此类故事时,梁老师就及时倡议学生给课本挑刺,要“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要敢于说“老师,我反对。”对敢于挑毛病的学生给予奖励。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梁老师设置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不要急于回答,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
8、验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老师给予一定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通过梁老师的引导和训练,小叶同学的思维品质更加完善。他不仅敢于质疑,而且善于创新求异。初三毕业时,他成了小发明家,觉得自己离创新梦工厂越来越近了。问题:27 结合案例分析小叶同学具有的思维品质。28 结合案例中梁老师的做法,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五、材料分析题29 生活中人们常说,温故知新,熟能生巧。学习中老师也经常要求学生要有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学生要获得知识,不能没有复习,但是复习却要讲求方式和方法,要适度。请问怎样组织复习才能减少遗忘,提高记忆效果?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
9、2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知识模块】 心理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老师用不同颜色标出两个单词的不同点,对学生的视觉产生不同的刺激。【知识模块】 心理学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如果只看到颜色、闻到气味属于感觉,能够看见并且知道它是玫瑰花则属于知觉。【知识模块】 心理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用记号笔标记能够使人迅速地把相关内容选为知觉对象,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知识模块】
10、心理学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如果学生能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同一个知觉对象,那么,从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将传递到大脑,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全面认识。我国古代的许多学者曾提出学习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其目的就是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知识模块】 心理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在选择对象的同时,对别的事物的影响加以抑制而不予理会,以保证对所
11、选对象作出清晰的反映。【知识模块】 心理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知识模块】 心理学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也能够在头脑中浮现,这种现象叫作再现,也叫回忆。例如,阔别多年的亲人,只要有人提及他们,我们就会想到他们的音容笑貌。根据再现是否需要中介性联想,又可将有意再现分为直接再现和间接再现。直接再现是由当前事物直接唤起过去的经验,如一位数的加减乘除的结果在脑中的再现,就属于直接再现;间接再现是指通过中介性联想方能唤起过去的经验,题干中根据“姓名”这一中介,回忆其“旧容”属于间接再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心理学 模拟 2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