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8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设 Pn(xn,y n)是直线 (nN*)与圆 x2+y2=2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则极限( )。(A)一 1(B)(C) 1(D)22 设 A 是 mn 矩阵,如果 mn,则( ) 。(A)Ax=b 必有无穷多解(B) Ax=b 必有唯一解(C) Ax=0 必有非零解(D)Ax=0 必有唯一解3 设函数 f(x)在(一,+)内连续,其中二阶导数 f(x)的图形如图所示,则曲线y=f(x)的拐点的个数为( )个。(A)0(B) 1(C) 2(D)34 设 a=(一 1,2,一 1),b=(1,一 1,2
2、) ,c=(3 ,一 4,5),则( )。(A)ab(B) bc(C) ca(D)a,b, c 共面5 设 A,B,A+B,A 一 1+B 一 1 均为 n 阶可逆矩阵,则 (A 一 1+B 一 1)=( )。(A)A 一 1+B 一 1(B) A+B(C) A(A+B)一 1B(D)(A+B) 一 16 设随机变量 X 服从正态分布 N(, 2),则随着 的增大,概率 Px 一 应该( )。(A)单调增大(B)单调减少(C)保持不变(D)增减不变7 关于倍立方体问题中最重大的成就是柏拉图学派的( )为解决倍立方体问题而发现了圆锥曲线。(A)梅内赫莫斯(B)泰勒斯(C)欧几里得(D)阿基米德8
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数感” 感悟的对象是( ) 。(A)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口算(B)数与数量、数量关系、笔算(C)数与数量、数量关系、简便运算(D)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二、简答题9 求极限10 设矩阵 (1)求 a,b 的值;(2)求可逆矩阵P,使 P 一 1AP 为对角矩阵。11 如图,用 A、B、C 三类不同元件连接成两个系统 N1、N 2,当元件 A、B、C 都正常工作时,系统 N1 正常工作;当元件 A 正常工作且元件 B、C 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时,系统 N2 正常工作。已知元件 A、B、C 正常工作的概率依次为080、090、090,分别求系
4、统 N1、N 2 正常工作的概率 P1、P 2。12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教学建议,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做好哪几点?13 数学概念是什么? 数学概念教学有哪些基本要求?三、解答题13 已知曲线 其中函数 f(x)具有连续导数,且 f(0)=0,f(t)0(0 t ),若曲线 L 的切线与 x 轴的交点到切点的距离恒为 l。14 求函数 f(t)的表达式。15 求此曲线 L 与 x 轴和 y 轴围成的无边界的区域的面积。四、论述题16 给出中学几何研究图形的几个主要方法,并试以其中一种为例,说明该种方法的基本特点。五、案例分析题16 案例:阅读下列两个教师有关有理数乘方
5、的教学片段。 甲教师导入的教学过程:教师甲在大屏幕上依次呈现问题 l(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 a,则它的面积是多少?)和问题 2(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 a,则它的体积是多少 ?)。待同学回答后,教师出示结果: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的体积为 aa,简记作 a2,读作 a 的平方(或二次方);棱长为 a 的正方体的体积为 aaa,简记作 a3,读作 a 的立方(或三次方)。 然后教师甲提出问题 3:请大家动手折一折,一张报纸对折一次后,报纸几层?如果对折两次、三次呢?每一次对折后的层数与上一次对折层数的关系是什么? 层数和对折的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折叠并思考,教师巡视并提问。归纳出每一次对折后的层数
6、都是上一次对折层数的 2 倍,概括了层数和对折次数的关系及表示方法,填入下表中:接下来,甲教师引出乘方的相关概念(大屏幕显示):一般地,把儿个相同的因数 a相乘的运算叫作乘方运算,把 aaa(n 个 a)简记作 zn,读作 a 的 n 次方。 由此引出乘方、底数、指数、幂的概念。 乙教师导入的教学过程: 乙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问题:某种细胞每过 30 分钟便由 1 个分裂成 2 个,经过 5 小时,这种细胞由1 个可以分裂成多少个? 引导学生思考:分裂的次数与 2 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并完成下表:由此,引出乘方、底数、指数、幂的概念。 问题:17 分析甲、乙两位教师导入的相同点;18 分析甲、乙
7、两位教师导入中存在的不足。六、教学设计题18 针对“随机事件 ”起始课的教学,两位教师给出了如下教学设计片段: 【教师甲】设置问题情境: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友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友生的? 太阳从西边下山;某人的体温是 100;a 2+b2=一 1(其中 a,b 都是实数); 水往低处流;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 一元二次方程 x2+2x+3=0无实数解。 引发思考:把上面的事件、 、称为必然事件,把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提问: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又是不可能事件呢? 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教师乙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事件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件是
8、必然发生的,在数学中我们怎样定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呢? 今天就来学习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请完成下列任务:19 请分析两位教师引入“随机事件” 概念设计方案的各自的特点。20 请分析“随机事件 ”的重、难点。21 在教学中,当引入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之后,往往通过例题、习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请针对“ 随机事件”概念,设计不同难度的两道例题和两道练习题,以加深学生对“随机事件 ”概念的理解。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8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表达式 表示的是过点 Pn(xn,y n)和点(1,1)的直线的斜率。因为,所以点列
9、 Pn(xn,y n)当 n 时的极限点为点(1,1)。因此所求极限为圆 x2+y2=2 在点(1,1)处切线的斜率,为一 l。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条件可知,方程组中方程的个数一定小于未知数的个数,所以Ax=0 必有非零解。由于 r(A)n,故 Ax=b 不会是有唯一解,若 ,则Ax=b 有无穷多解;若 ,则 Ax=b 无解。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拐点出现在二阶导数等于零,或二阶导数不存在的数,并且在这点的左右两侧二阶导函数异号。因此,由 f(x)的图形可得,曲线 y=f(x)存在两个拐点。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三个向量的混合积(a,b,c)= 所以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数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3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