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2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 若正四棱柱 ABCDA1B1C1D1 的底面边长为 1,AB 1 与上底面 ABCD 成 60角,则 A1C1 到上底面 ABCD 的距离为( )。3 设 G 是正P 1P2P3 及其内部的点构成的集合,点 P0 是 P1P2P3 的中心,若集合S=PPG,PP 0PP i,i=1 ,2,3 ,则集合 S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A)三角形区域(B)四边形区域(C)五边形区域(D)六边形区域4 设
2、a,b,c 为同一平面内具有相同起点的任意三个非零向量,且满足 a 与 b 不共线,ac,a= c ,则 bc 的值一定等于 ( )。(A)以 a, 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B)以 b,c 为两边的三角形面积(C)以 a,b 为两边的三角形面积(D)以 b,c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E)D5 若函数 f(x)的零点与 g(x)=4x+2x-2 的零点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 025,则 f(x)可以是( )。(A)f(x)=4x-1(B) f(x)=(x-1)2(C) f(x)=ex-1(D)f(x)=ln(x- )6 设 m,n 是平面 a 内的两条不同直线;l 1,l 2 是平面 内的
3、两条相交直线,则 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 )。(A)m 且 l1(B) ml1 且 nl2(C) m 且 n(D)m 且 nl2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不等式组 (a 为常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面积等于 2,则 a 的值为 ( )。(A)-5(B) 1(C) 2(D)38 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二、简答题9 设函数 f(x)=x3- x2+6x-a,对于任意实数 x,f(x)m 恒成立,求 m 的最大值。10 在ABC 中,a ,b,c 分别为内角 A
4、,B,C 的对边, 2asinA=(2b+c)sinB+(2c+b)sinC。求 A 的大小。10 已知数列a n满足: 是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a n+1= an+1,(nN *)。11 求数列a n的通项式 an;12 设 Cn= (n2),求证:C 1+C2+C3+Cn6。13 请简要谈谈你对引入参数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作用的认识。14 传统教育非常偏重数学的思维训练价值,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师在实施教学中,应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三、解答题14 设 为随机变量,从棱长为 1 的正方体
5、的 12 条棱中任取两条,当两条棱相交时,=0;当两条棱平行时, 的值为两条棱之间的距离;当两条棱异面时, =1。15 求概率 P(=0);16 求 的分布列,并求其数学期望 E()。四、论述题17 请你谈谈对数学归纳法这个概念的认知。五、案例分析题18 生:老师,书上例 2 中,y=x 2+1 与 y=x2-1 的图象会相交吗? 师:这个问题不是很简单吗?后面的图象是前面图象往上平移 2 个单位长度,怎么可能相交呢? 怎么看书的! 问题:你认为学生问的问题可能是因为学生在哪一方面不清楚?教师的回答是否妥当?六、教学设计题19 请对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中“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课做
6、一教学设计,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同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解决方法。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2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当 =,故应选 A。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依题意,B 1AB=60,如图,BB 1=1tan60= ,故选 D。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如图,A、B、C、D、E、F 为各边三等分点,则集合 S 为六边形ABCDEF,其中,P 0A=P2APiA(i=1,3) 。即点 P 可以是点 A。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假设 a 与 b 的夹角为 ,则bc=b cco
7、sb,c=b1acos(90)= b asin,即为以 a,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故选 A。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f(x)=4x-1 的零点为 x= ,f(x)=(x-1) 2 的零点为 x=1,f(x)=e x-1 的零点为 x=0,f(x)=ln(x- )的零点为 x= ,现在我们来估算 g(x)=4x+2x-2 的零点,因为,所以 g(x)的零点 x( ),又函数 f(x)的零点与 g(x)=4x+2x-2 的零点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 025,只有 f(x)=4x-1 的零点适合,故选A。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要得到 ,必须是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
8、外一个平面平行,若两个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对于选项A,不是同一平面的两直线,显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对于选项 B,由于 l1 与 l2 是相交直线,而且由于 l1m 可得 l2,故可得 ,充分性成立,而 不一定能得到 l1m,它们也可以异面,故必要性不成立,故选 B。 对于选项 C,由于 m,n不一定是相交直线,故是必要非充分条件,对于选项 D,由 nl2 可转化为 C,故不符合题意。综上选 B。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如图可得满足 x-10 与 x+y-10 的可行域,而 ax-y+1=0 的直线恒过(0,1),故看作直线绕点 (0,1) 旋转,当 a
9、=-5 时,则可行域不是一个封闭区域,当a=1 时,面积是 1;a=2 时,面积是 23;当 a=3 时,面积恰好为 2,故选 D。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发现法,发现法的教学程序是:(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问题;(2)观察探究,引导学生发现目标;(3)推理证明,引导学生验证发现;(4)总结、巩固、提高。二、简答题9 【正确答案】 f(x)=3x 2-9x+6=3(x-1)(x-2),因为 x(-,+),f(x)m,即 3x2-9x+(6-m)0 恒成立,所以=81-12(6-m)0,得
10、 m- ,即 m 的最大值为-10 【正确答案】 根据正弦定理得 2a2=(2b+c)b+(2c+b)c,即 a2=b2+c2+b,c 由余弦定理得 a2=b2+c2-2bccosA,故 cosA=- ,A=120。11 【正确答案】 由条件 解得 a1=1,a 2=4。又 是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1+(n-1)。1,a n=n2。12 【正确答案】 13 【正确答案】 (1)引入参数可以恰到好处地沟通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参数提供的信息,为我们顺利地解答问题提供了线索,可以设而不求,巧妙地将问题转移;(2)引入参数可以把一些复杂的结构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这样有利于我们思考和解决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数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1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