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读“某区域地质构造简图” ,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2 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 1985 年前后平均冲刷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 )。(A)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D)上游来沙量减少2 下面左图为我国某市城市建成区示意图,右图为该城市 3 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读图完成下题。3 1988 年以来,该城市建成区的主
2、要扩展方向为( )。(A)东北、西北、东南(B)东北、西北、西南(C)东南、西南、东北(D)东南、西南、西北4 M 区为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园区,其布局理由是( )。(A)河流下游、下风向、土地辽阔(B)河流下游、下风向、交通便利(C)土地辽阔、管理水平高、交通便利(D)管理水平高、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4 下图示意 19862002 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完成下题。5 19862002 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是( )。(A)地面沉降逐步减轻(B)地面沉降越来越严重(C) 90 年代最为严重(D)地面沉降变化不大6 从地面沉降的幅度看( )。(A)沉降量大于 100
3、厘米区域最大(B)沉降量 2060 厘米波及范围最广(C)沉降量 60100 厘米造成的危害最大(D)各地地面沉降量差异不大7 造成该地区地面沉降的可能原因是( )。(A)全球变暖(B)气候干旱(C)植被破坏(D)超采地下水7 民间谚语和俗语中蕴含有很多地理知识。完成下题。8 气象谚语有“ 露重见晴天 ”的说法。对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9 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分别指的地区是( )。(A)新疆、西藏(B)云南、西藏(C)贵州
4、、山西(D)新疆、贵州10 和俗语“一场秋雨,一场寒” 有关的天气系统是( )。10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某日“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题。11 该地当天的地理环境最可能出现( )。(A)白天多云夜间晴朗(B)夜间风力较大(C)大气逆辐射比较强(D)昼最短夜最长12 该城市可能是( ) 。(A)乌鲁木齐(B)成都(C)北京(D)哈尔滨12 下图为华北地区某地地质剖面(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3 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甲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B)乙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油松(C)甲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D)乙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柏树14 甲、乙两坡地不同的
5、植物生长分布,从地域分异规律看属于( )。(A)纬度地带分异(B)垂直分异(C)干湿度地带分异(D)地方性分异14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下题。15 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B)降水率变大(C)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16 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B)保水保肥(C)增大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16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17 与图中 MN 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18 图中 P 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
6、。(A)土地形状不规整(B)交通不方便(C)远离市中心(D)受铁路影响18 下图示意某城市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 1300 万。据此完成下题。19 20 世纪 90 年代和 80 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20 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德国20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题。21 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
7、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22 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23 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 10 月下旬至 11 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 )(A)9 月中旬(B) 10 月上旬(C) 10 月下旬(D)11 月中旬23 2010 年 10 月 1 日,“ 嫦娥二号 ”探月卫星在西昌航天基地成功发射。 11 月 8 日,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 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下图) ,标志着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题。24 “嫦娥二号 ”从发射到传
8、回虹湾区影像图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西昌的白昼越来越长(B)地球越来越接近远日点(C)温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D)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25 对“嫦娥二号 ”卫星传输的虹湾区信息进行处理并绘制成易于识别的图像,应用的地理技术是( ) 。(A)遥感(RS)(B)全球定位系统(GPS)(C)地理信息系统(GIS)(D)国际互联网(Internet)二、简答题26 简述读图题的编写要点。27 简述地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三、材料分析题2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 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柴达木盆地西部年降水量稀少的主要原因。29 1954 年青藏公路开始修
9、建以后,在昆仑山脚下的河滩地上逐渐形成格尔木市,目前格尔木市已经发展成为进出西藏物资的重要中转站,2011 年,格尔木城市化水平达到 90。 依据资料,简述格尔木市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及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30 2012 年 10 月,敦煌至格尔木铁路正式开工建设,该铁路全长 506 公里,建成后新疆和西藏之间的铁路交通将不再绕行兰州。简述敦煌至格尔木铁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的意义。31 光伏发电系统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十二五”期间,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在格尔木规划建设千万瓦级光伏电站基地。说明该地区发展光伏发电的主要条件并分析原因。32 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位老师在
10、设计一节课的时候是这样的:1提出问题(给出所要研究的目标):2学生分组讨论(老师负责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指导):3学生上台汇报(老师在台下认真听取学生的汇报):4老师对学生的汇报和结果做出评价:5指导学生做必要的练习和总结。这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什么?32 阅读以下关于“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过程片段,回答问题。师:展示课件等高线的绘制。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怎样判读各地的高低呢?生:只要读出地面各点的海拔,就可以比较各地点的高低。师:展示课件山体不同部位示意图和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和形态差别很大。那么,怎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这
11、些地形呢?学生活动:制作山体模型教师指导学生按小组将准备好的橡皮泥,对照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示意图,制作成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地形模型,自己总结各种地形的等高线特点。制作步骤:1学生分小组活动,每个小组用橡皮泥制作一个山体模型。要求模型必须具备高低不同的两个山顶,陡缓不同的两种山坡;还要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表形态。2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参与学生的制作过程,把做得较成功的展示给大家欣赏、借鉴;帮助学生在已做的雏形上使山谷、山脊的凹凸更加突出。3学生找出自制山体中的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表形态,指出两个山顶的相对高度是哪部分。展示山体模型,指认不同部位的地形,并展示一张复杂的
12、地形图,请同学判读地形。师:出示课件等高线示意图,指导学生,利用各组的等高线地形图,用水彩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学生总结: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点:等高线凸向低处表示山脊;等高线凸向高处表示山谷;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问题:33 结合材料,分析此次教学过程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34 如何调整上述教学过程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四、教学设计题35 阅读关于“ 中国的地理位置 ”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标准要求:“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
13、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材料二下图节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的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位置优越展开世界地图,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图 1.1)看,她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 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汉代的终年冰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14、,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设计出本节课完整的教学过程。(要求:要体现出一定的探究性)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甲处岩层断裂并有明显的位移,属于断层;乙处岩层向上拱起,属于背斜;丙处岩层向下弯曲,属于向斜。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中“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包括(长江江苏段)流量加大和泥沙沉积量减少两层含义。A、B、C 选项和题干的要求相反,D 选项正好反映了由于 1985年前后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的建设,导致下泄的泥沙量减少,没有沙源,所以
15、长江江苏段的冲淤状态“由淤积转变为冲刷”。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该城市 1988、1999、2007 年 3 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可知,建成区的扩展方向是东南、西南和东北。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重化工园区污染水源和大气,M 地位于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对城市用水污染小;由图中风频玫瑰图可知,该城市的主导风为西北风、北风和东北风,M 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市大气影响小:且 M 地有多条高速公路通向外地,交通便利。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图示可以看出 19862002 年地面沉降面积在不断扩大,且沉降的深度不断增加,可知地面沉降越来越严重。6 【正
16、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各地地面沉降量差异比较大,2060 厘米深度的沉降面积最大,即波及范围最广,A、D 错误,B 正确;从图中难以看出沉降量的危害程度,C 错误。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该地区地面沉降。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露重见晴天”,说明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幅度大,水汽因降温快而大量凝结成露,预示着第二天白天为晴天。9 【正确答案】 D10 【正确答案】 C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该地该日气温日较差小,说明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地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