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3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43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贾思勰撰写的( ) 是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总结性成果,也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农学著作。(A)农政全书(B) 水经注(C) 齐民要术(D)汜胜之书2 隋炀帝时期对选官方式进行改进,新设进士科,专门以试策取士。这种做法的影响不包括( ) 。(A)使科举考试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B)为庶族地主出身的士人开辟了参政的机会(C)统治权力逐渐集中到庶族地主手中(D)促进官僚体制的成熟3 以洛阳为中心,形成了西通关中,北抵华北,南达太湖流域的广大通航范围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B)隋朝大运河(C)
2、郑国渠(D)邗沟4 唐朝的中央官制基本上沿用了隋朝体系并加以补充和发展。其中最高权力机关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B)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C)太常寺、大理寺、宗正寺(D)御史台5 下列关于两汉天文学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B)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C)最早记录太阳黑子(D)留下了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6 “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 这些关键词与哪一事件有关?( )(A)禅让制(B)分封制(C)北魏孝文帝改革(D)商鞅变法7 “重农抑商 ”是中国古代历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
3、相关的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B)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C)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内涵就是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抑制商业的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使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8 1927 年年初,毛泽东在某文献中充分估计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总结农民运动的经验,提出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该文献可能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C) 论持久战(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9 1942 年,八路军总司令员朱德在一次追悼会上读了一篇悼念诗:“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
4、,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该诗悼念的是( )。(A)张自忠(B)左权(C)杨靖宇(D)赵一曼10 阅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分析造成中国进口货物总值不断攀升的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彻底瓦解(B)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海关、航运事业的控制,方便外国商品输入(C)外国商品受到国人的欢迎(D)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进口大量物资11 下面哪一事件体现出清政府彻底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赔款 2100 万银元(B)在 “新界” 的统治权交由列强(C)镇压人民反侵略爱国运动(D)把重要城市经济主权交由列强把控12 19 世纪 60 至 90 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逐渐汇人到工业文明
5、大潮中的重要事件。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培养了了解西方的改革人才(B)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C)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封建教育体制(D)增强了近代中国的国防力量13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作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延安大生产运动(B)农业合作社高潮(C) “大跃进” 运动(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4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府把发展以“两弹一星” 为核心的科学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为了( )。(A)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提高中国的国防实力(C)带动相关部门发
6、展,实现经济腾飞(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15 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A)习惯一习惯法一法一法律总结(B)法律理论一习惯一法一习惯法(C)法 习惯一法律总结一习惯法(D)习惯法一习惯总结一习惯一法16 17 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 三国演义 ”。它们是( )。(A)葡、西、荷(B)英、西、荷(C)英、法、荷(D)英、法、俄17 “兴起于 18 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
7、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 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指的是 (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18 美国1787 年宪法规定总统和国会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中央集权(B)分权制衡(C)民主原则(D)议会至上19 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它表明欧共体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使欧洲发展局势“脱胎换骨 ”。这里的“脱胎换骨”是指( )。(A)欧洲取得世界局势的主导地位(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C)由经济联合向政治
8、联合发展(D)彻底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20 1961 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21 “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D)联合国机构调节机制效力不足22 “二战”结束后,苏联曾进行三次大规模的改革,最后却病入膏肓,走向解体。下
9、列改革措施中属于赫鲁晓夫改革内容的是( )。(A)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B)将经济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方面(C)以多党制取代共产党的领导(D)军队“非党化 ”和“非政治化”23 我国古代保留至今的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是( )。(A)汉书刑法志(B) 史通(C) 通典(D)通志24 郑樵编纂的通志创新之处是( )。(A)篇幅浩繁,内容翔实(B)引经据典,史料丰富(C)编校精细,堪称典范(D)独创“五略 ”,最具价值25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下列有利于对学生历史进行长期、稳定地综合考查和较为全面评价的方法是(
10、)。(A)开展历史调查(B)撰写历史论文(C)进行历史制作(D)建立历史学习档案二、简答题26 简述明初专制主义的加强在政治上的具体表现。27 简述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28 简述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环节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三、材料分析题28 材料:18 一 19 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 世纪是“美国的世纪” 。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20 世纪六七十
11、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 世纪 80 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问题:29 概述 18 一 19 世纪西欧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状况。30 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二战” 后美国政府为何重视现代化理论?31 为什么现代化理论能够在 20 世纪 80 年代被引进中国?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什么?(6 分)31 材料:下面是初中某位历史教师关于“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课堂教学内容所做的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谁可以帮助
12、老师总结一下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历史背景吗?生:发动对外战争的国家综合实力强大。师:嗯,这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其他方面的原因?生:领导对外战争的君主个人的雄才大略和扩张野心。师:两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还有哪位同学要补充一下?生:交战双方存在地缘、商业、宗教等方面的冲突。生:师:大家总结的都很好,本节课我们讲了三个战争,谁能分别介绍一下大致经过?生: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各城邦团结起来同波斯三次交战,最终取得胜利。生:亚历山大大帝经过十年征战,先后打败希腊、波斯、埃及等国和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生:师:大家总结得很好,以上内容就是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13、的大致内容。正是在这些战争的促进下,各地区相对独立的封闭环境被打破,通过帝国的政治和交通网络联结起来,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物质上的交换。这些为之后人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了战争外,以商业、文化传播为主的和平方式也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具体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再继续讲解。本节课到此结束,下课。问题:32 对上述课堂小结进行分析。33 教师在课堂小结时要注意哪些问题。33 材料:某初中历史教师王某为新课“大变革的时代” 准备教学设计。她的教学设计流程大体如下:首先,教师通过一个有关商鞅以辕门移木行赏,借此树立在民众中的威信的历史小故事来引出本课所要讲述的内容,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接
14、着,教师向学生交代数个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结合问题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其次,教师结合有关本课内容的视频和图片,详细地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商鞅在秦国的变法经过。每当讲到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请学生试着就这一时期出现的铁器牛耕得到推广、水利的兴修和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加以分析,由学生互评后教师进行总结。最后,通过课后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本堂课中重点内容的记忆。问题:34 你认为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恰当?请说出你的理由。35 结合本课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教育时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四、教学设计题36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
15、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要求,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材料二:课文摘录: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 6 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因此得以传播。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历史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4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