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 FeCl3 溶液时,先将 FeCl3 固体溶解在硫酸中,再加蒸馏水稀释到所需浓度(B)铵盐受热分解的产物不一定均有氨气(C)干燥 SO2 气体时,可以将其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欲除去 CO2 气体中混有少量 CO 气体杂质,可用点燃使其自己燃烧的方法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 Na2O2 溶于水呈强碱性,所以 Na2O2 是碱性氧化物(D)NO 2 溶于水呈强酸性,所以 NO2 是酸性
2、氧化物3 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 1,2-二溴丙烷(D)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4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箐”的分子(直径为 1310 -9m)恢复了磁性。“钴酞箐 ”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箐 ”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分子直径比 Na+小(B)它的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
3、)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化合价上升,一定有另一种元素化合价下降(B)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分子晶体中,可能不存在共价键,但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D)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6 下列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A)标准差(B)标准分(C)算术平均数(D)区分度7 期末考试属于( ) 。(A)诊断性考试(B)形成性考试(C)测试性考试(D)终结性考试8 下列不属于化学实验内容改革的是( )(A)生活化(B)趣味化(C)社会化(D)绿色化9 在化学学习中化学平衡的知识对电离平衡知识的影响属于( )。(
4、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10 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加热可制得气体甲,在残余固体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加热可以制得气体乙。下列关于甲、乙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具有强氧化性,乙具有漂白性(B)实验室里都可以用排液法收集甲和乙(C)铁丝在甲、乙中燃烧,其产物中铁价态相同(D)甲、乙分别通入 KI 淀粉溶液,两者均无变化11 将浓度为 01mol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H +)(B) Kac(HF)(C)(D)12 已知 G 是一种具有和卤、素单质相似性质的直线型分子, J 是一种角型分子,G 和 J 按物质的量之比
5、1:1 反应后生成直线型分子 L 和分子 M(缉成G、J、L、M 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 10)。分析下图,指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常温下 J 是液体,能与某种活泼非金属单质气体反应,产生具有氧化性的单质气体(B)组成 G 的两种元素中,一种元素能与 J 中的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直线型分子(C) L 的水溶液星酸性,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D)M 可能是一种不稳定的弱酸性物质13 乙酸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一种重要的有机试剂 M。核磁共振光谱发现 M 分子中的氢原子没有差别,红外光谱发现 M 分子里存在羰基,且 M 分子中所有原子在一个平面上。M 极易与水反应重新变为乙酸
6、,则 M 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A)(CH 3CO)2O(B) CH2=CO(C) CH3CHO(D)HCHO14 在恒温恒压下,1mol A 和 n mol B 在一个密闭的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2B(g) 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 a mol 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 A 和 B 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之比一定为 1:2(B)起始时刻和达平衡后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相等(C)当 A 表示的反应速率与 C 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 1:2 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若起始时放入了 3mol A 和 3n mol B,则同样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
7、 3a mol C15 关于反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思是学会教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B)反思是教师对学生所做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韵过程(C)反思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决策能力的发展(D)教师反思包括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16 从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来看,可把化学课程的设计形式分为( )。(A)分科化学课程和综合理科课程(B)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C)学科课程与化学活动课程(D)化学课程与化学活动课程17 根据下图,可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Co 2+(aq)+Cd(s)=Co(s)+Cd2+(aq)(B) 2Ag(s)+Cd2+(aq)=
8、2Ag+(aq)+Cd(s)(C) 2Ag+(aq)+Cd(s)=2Ag(s)+Cd2+(aq)(D)2Ag +(aq)+Co(s)=2Ag(s)+Co2+(aq)18 硅酸盐与二氧化硅一样,都是以硅氧四面体作为基本结构单元。硅氧四面体可以用投影图表示成 其中。表示氧原子,中心黑点表示硅原子。硅氧四面体通过不同方式的连接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的多聚硅酸根离子。图示为某无限长单链的多聚硅酸根离子(见下图),试确定该阴离子中硅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A)1:2(B) 1:3(C) 1:4(D)2:519 将 Fe、Mg 合金 400g 投入到足量的一定浓度的硝酸中,金属与硝酸完全反应(金属全部
9、溶解) ,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VL(气体为 No 租 NO2),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理论上最多可得沉淀 825g,则 V 值可能为( )。(A)823(B) 186(C) 560(D)53420 STS 思想的实质是( )。(A)人文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B)科学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C)科学精神帮人文精神的统。(D)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统一二、简答题20 下面是某教师为高一化学“硫酸” 一课设计的教学流程。问题:21 请概括表述,要想圆满完成此教学过程,达到预定目标,学生应具有的前备知识。22 请画出完成该教学后,学生应建立起的知识网络体系。22 “化学能与电能的
10、相互转化” 这一教学内容,在必修和选修中均有出现,但对该部分内容,新课程标准在两个模块下的要求却发生了如下变化:问题:23 从必修到选修,学生对原电池的认识将经历哪几个发展阶段?24 在要求变化的背后,学生对于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的认识会获得哪些发展?三、诊断题24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例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与醇反应生成水,与中和反应相似B.醇与所有酸的反应都是酯化反应C.有水生成的醇与酸的反应并非都是酯化反应D.两个羟基去掉一分子水的反应就是酯化反应结果大部分学生没有得出正确答案。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25 该题目的正确答案
11、是_;解题思路是_。26 试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四、案例分析题26 材料: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源自于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提供支架和支持以帮助学生主动发展,这些支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内化新的知识。根据欧共体“ 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 ”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提供-种概念框架。 ”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因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
12、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她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为目的的教学方法。问题:27 从支架的表现形式看,包括哪些类型?(列举不少于 5 个)选取其中一种类型,举例做简要介绍。28 简述支架式教学的主要环节。29 “物质的量 ”是高中化学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以后的很多计算。请选取一种支架类型为学生建立一个支架,以帮助学习“物质的量” 这一概念。五、教学设计题2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 内容标准” :“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材料 2
1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 2(人教版)的目录(略)。材料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 2(人教版)“乙醇” 的原文(略)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 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31 写出本课的化学三维教学目标。32 分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难点。33 设计针对本内容的教学流程。34 根据所设计的教学流程制订一个教学过程。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般实验室中配制 FeCl3 溶液时,是先将 FeCl3 固体溶解在盐酸中,再加水稀释,目的是抑制 Fe3+的水解,而用硫酸溶解则
14、在溶液中引入了其他离子,故 A 项错误;铵盐受热分解的产物不一定有氨气,像氧化性酸对应的铵盐,不生成氨气,例如 2NH4NO3 2N2+O2+4H2O,故 B 项正确;SO 2 是酸性气体,能与碱石灰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碱石灰干燥 SO2 气体,故 C 项错误;CO 2 作为杂质说明其含量很少,在大量不可燃也不助燃的 CO2 中,其不可能被点燃,所以不能使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2 中的 CO,故 D 项错误。所以本题选 B。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 A 项正确;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H2O,CO 等,故 B 项错误;碱性氧化物是能跟酸起反应
15、,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或与水反应生成碱,且生成物只能有盐和水,没有任何其他物质生成,Na 2O2 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碱,但它是过氧化物而不是碱性氧化物,因为它除了生成碱之外还有氧气,所以它不是碱性氧化物,故 C 项错误;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或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的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一种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他物质生成的物质,而 NO2 与水反应除生成硝酸之外,还生成 NO,所以其不是酸性氧化物,故 D 项错误。所以本题选 A。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而酯水解也属于取代反应;B 项,甲苯硝化生成对硝基苯属于取代
16、反应,而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属于氧化反应;C 项,卤代烷烃消去制烯烃属于消去反应,烯烃加溴制溴代烷烃属于加成反应; D项,卤代烷烃水解制醇属于取代反应,烯烃与水反应制醇属于加成反应。所以本题选 A。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该分子的直径可以判断,其在水中可形成胶体(胶体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 1nm100nm),而胶体中分散质是不可能透过半透膜的,所以A、B、D 项错误,C 项正确。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例如 NO2 与 H2O 反应,其化合价上升与下降的均是 N 元素,故 A项错误;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如 H2,其只含有共价键,但其不是共价化合物,故 B 项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教师 资格考试 高级 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2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