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3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3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33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3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黄粱美梦 ”一语出自 ( )(A)搜神记(B) 种梨(C) 庄子(D)枕中记2 白居易长恨歌是一首( )(A)七言近体亩(B)七言律诗(C)七言歌行(D)七言绝句3 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A)时间的推移(B)感情的变化(C)事理的逻辑(D)想象的展开4 下面有关顾炎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的代表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等(B)开清代朴学之风(C)主张古文运动(D)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家”5 谏逐客书进谏的对象是 ( )(A)秦穆公(B)秦始皇(C)秦惠王(D)秦二世6 王国维认为抒写“
2、无我之境 ”的代表作是 ( )(A)采薇(B) 饮酒(其五)(C) 秋兴八首(其一)(D)沈园二首7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是 ( )(A)王维、孟浩然、储光羲(B)高适、岑参、王昌龄(C)卢纶、李益(D)刘长卿、韦应物8 元代的散曲包括小令和 ( )(A)杂剧(B)剧曲(C)中调(D)套数9 礼记中“ 大同” 社会是指 ( )(A)尧舜以前的时代(B)尧舜时代(C)夏商周时代(D)春秋战国时代10 唐代作家韩愈是 ( )(A)初唐古文家(B)晚唐古文家(C)中唐古文家(D)盛唐古文家11 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并发展了“楚辞” 这一新的诗歌样式的伟大诗人是 ( )(A)陶渊明(B)
3、陆游(C)曹操(D)屈原12 诗风飘逸自然、词采瑰玮绚丽的唐代诗人是( )(A)高适(B)杜甫(C)李白(D)白居易13 李清照的号是( )(A)香山居士(B)六一居士(C)淮海居士(D)易安居士14 提出了“虚心涵用,切己体察” 这一读书方法的文章是 ( )(A)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B)巴金 怀念曹禺(C)曾国藩字谕纪泽儿(D)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15 婴宁中描写花的主要象征意义是 ( )(A)绝世容颜(B)自然天性(C)狡黠心理(D)社会规范16 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 )(A)顺叙(B)倒叙(C)插叙(D)平叙二、古文翻译题17 子犹驰 而造焉。18
4、 能为文收责 于薛者乎 ?19 皆未尝出于吾道之外,故其心恢然有余。20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21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22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手己。23 若明公已知其然而令裕往,裕沽名誉,空手归,裕之罪也。24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三、名句默写题25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_。(诗经.蒹葭)26 丛菊两开他日泪,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7 回眸一笑百媚生,_。(白居易长恨歌)28 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29 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30 洞庭青草,近中秋、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31 梦断香消四十年,_。(陆
5、游沈园二首)32 _?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四、阅读理解32 景观意义上的废墟保护贺万里废墟一般是指历史上曾经作为人文景观存在过的、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被毁损后的遗迹。废墟主要由两种因素造成:一种是人类的种种作为,如搬迁、战争;一种是自然因素,如地震、洪水、火山爆发。废墟是人类历史延续存在的一个最真实的重要物证。也就是说,废墟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记忆的表达。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文献去记忆历史,而且可以通过废墟去记忆历史。废墟最真实地显现了我们的历史记忆。废墟是我们获得自身文化身份的一个确证,并因此而我们的生存具有一种充实感。实际上,废墟的存在就是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如果我们说
6、我们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樊城人的后代,却什么废墟遗址都设有,只能到文献故纸堆里找证明,我们的说法就显得苍白无力。当然也可以盖一座漂亮的新城隍庙,但不能说我们是拥有悠久历史的群落,在几百年前就有某某信仰了等等,因为证明不了。而废墟恰恰是一种具有证实这种文化身份、增加文化认同的实务存在。增加了这种文化认同,我们才具有一种充实感。废墟具有审美情感凝聚意义上的深刻内涵。也就是说,它对于我们的审美情感,具有其他自然事物无法比拟的深刻意义。人类的情感是可以很轻松的,人们可以看看戏,听听歌;也可废墟中得到。古代诗文中,让我们觉得最深刻的就是感怀废墟的那些,如南朝鲍照的芜城赋,这些诗文把对废墟的感怀和人世沧桑变换
7、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废墟,才可以获得那种感怀伤逝的审美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废墟让生命的涵养、审美的体验变得鲜活和丰富。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废墟这种文化遗产,那么我们对待废墟的态度和做出的城市规划就会不同。扬州也曾在前几年整治过运河风光带,最后运河整治好之后,两岸花红柳绿,草坪、坡阜掩映其间那里成了很人工化的自然风光带。运河是有历史记忆的,但在那里似乎消失了。这在很多城市都存在。许多城市在改造过程中,通过拆迁,旧貌换新颜,却让城市历史中断,让城市记忆从一种很鲜活的存在变成苍白的文献。在拆迁中遇到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迹,包括小码头,甚至那些杂乱的民居,如果从景观意义上来规划,就有可能保存下一个
8、城市的某些历史记忆。因此,从景观设计意义上去规划城市废墟的保存,是与一般意义上讲的城市规划不同的。(摘自 艺术百家)2009 年第 4 期,有改动)33 下列对文中信息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废墟只能让人们了解历史的某个瞬间,而要全面了解真实的历史,人们只有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才能实现(B)人们对废墟的价值认识不清,认识不够,其实是造成当今城市发展之中导致大量废墟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C) 芜城赋之所以比其他的许多诗文更容易让人获得感怀伤逝的审美体验,是因为文中写了对废墟的感触(D)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看,扬州市把运河两岸整治成了很人工化的自然风光带,其实就是对历史文化的破坏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广东 大学语文 模拟 3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