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1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庄子在秋水中以“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为论据,是为了论证 ( )(A)孔孟之道博大精深(B)孔孟之道微不足道(C)人的认识是无限的(D)人的认识是有限的2 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语句是 ( )(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B)满招损,谦得益(C)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所体现的诗人心态是 ( )(A)在水一方,可望难即(B)鄙弃功名,虚静忘世(C)陶醉自然,物化忘我(D)潜心感悟,得意忘言4 在断魂枪中,
2、沙子龙将镖局改成客栈的动因是 ( )(A)时代变了,镖局已没有生意(B)时代变了,武艺义没有价值(C)时代变了,沙子龙不得不变(D)时代变了,沙子龙主动求变5 整理编战国策的人是(A)孔子(B)刘向(C)荀子(D)司马迁6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总写西山高大特立的侧写语句是 ( )(A)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B)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C)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D)是山之特立,不与培蝼为类7 提出文学创作“ 性灵说”的晚明作家是 ( )(A)袁宗道(B)袁宏道(C)袁中道(D)李卓吾8 左忠毅公逸事一文的主旨是 ( )(A)揭露阉党魏忠贤的罪恶(B)表现史可法的治兵方法(C)赞颂
3、左光斗的品德与性格(D)鞭挞厂狱的罪恶9 再别康桥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的抒情方法是 ( )(A)借景物抒情(B)借比喻抒情(C)借象征抒情(D)借举止抒情10 下列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诗句中,象征着历史的祖国美好希望一再失落的是 ( )(A)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B)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C)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D)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11 陌上桑写得文辞生动,酣畅淋漓,充分调动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是 ( )(A)对比(B)铺陈(C)反衬(D)象征12 柳永的词最善于表现的是 ( )(A)亡国亡家之苦(B)羁旅行役之苦(C)两地相思之苦(D)报国无门
4、之苦13 王安石的文学主张是 ( )(A)论诗要有汉魏风骨(B)创作诗歌要有兴寄(C)文章应“有补于世”(D)惟陈言之务去14 统领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举止、景物、心情的词句是 (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15 下列对司马迁报任安书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B)表达了作者妥协于封建当权者的思想倾向(C)全文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D)文章风格慷慨激昂,淋漓酣畅二、多项选择题16 下列作品中,属于儒家学派重要著作的有 ( )(A)墨子(B) 论
5、语(C) 庄子(D)孟子(E)老子17 春江花月夜一诗在写景中通过暗示手法抒写人情的句子有 ( )(A)玉户帘中卷不去(B)捣衣砧上拂还来(C)白云一片去悠悠(D)江天一色无纤尘(E)汀上白沙看不见18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之“ 秋”的多层寓意有 ( )(A)自然景物之秋(B)仕途受阻之秋(C)人生遭际之秋(D)年老多病之秋(E)国家多难之秋19 下列表述符合李商隐的有 ( )(A)晚唐著名诗(B)诗歌含蓄(C)诗歌充满伤感(D)意境朦胧(E)善写“ 无题” 诗20 徐志摩的诗集有 ( )(A)我底记忆(B) 翡冷翠的一夜(C) 志摩的诗(D)猛虎集(E)云游三、古文翻译题20 解释下列句子中
6、划线的词语21 不以其道 得之,不处也。22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23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24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2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5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26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27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四、名句默写题28 日月忽其不淹兮,_。(屈原离骚)29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_。(高适燕歌行)30 _,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31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李白蜀道难)32 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3 回眸一笑百媚生,_。(白居易长恨歌)34 _,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柳永望
7、海潮)五、阅读理解34 随风吹笛林清玄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
8、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地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 ”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埂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
9、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广东 大学语文 模拟 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