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模拟试卷 1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甲、乙两物体在 t=0 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 x 轴运动,其 v 一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甲、乙在 t=0 到 t=1 s 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 t=0 到 t=7 s 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 t=0 到 t=4 s 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 t=6 s 时的加速度方向不相同2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在外力 F 的作用下静止于图示位置,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撤去外力 F,小球最终可以离开弹簧而上升一定的高度,则小球从静止开始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
2、 )。(A)小球受到的合外力逐渐减小(B)小球的速度逐渐增大(C)小球的加速度最大值等于重力加速度 g(D)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3 有一质量为 m 的木块,从半径为 r 的圆弧曲面上的 a 点滑向 b 点,如图。如果由于摩擦使木块的运动速率保持不变,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的合外力为零(B)木块所受的力都不对其做功(C)木块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故合外力对木块所做的功也不为零(D)木块的机械能在减小4 一列简谐横波,在 t=0 4 s 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其 x=15 cm 处的 A 质点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列波沿 x 轴正向传播(B)这
3、列波的波速 25m/s(C)质点 P 将比质点 Q 后回到平衡位置(D)经过t=0 4 s,P 质点通过的路程为 4 cm5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 m、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 A 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 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 B 处的速度最大,到达 C 处的速度为零,AC=h。圆环在 C 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 v,恰好能回到 A。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 g。则圆环( )。(A)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B)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C)在 C 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D)上滑经过 B 的速度小于下滑经过 B 的速度6 如图所示为电
4、荷量为+Q 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孤立金属球附近,形成的电场线分布,a、b 为电场中的两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 点的电场强度比 b 点的大(B) 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高(C)点电荷一 q 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b 点的大(D)点电荷一 q 从 a 点移到 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7 如图,MN 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尸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 Q 点穿越铝板后到达 PQ 的中点 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A)
5、2(B)(C) 1(D)8 如图,玻璃管内封闭了一段气体,气柱长度为 l,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 h,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上提起一段距离,则( )。(A)h、l 均变小(B) h、l 均变大(C) h 变大 l 变小(D)h 变小 l 变大9 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 MN 在平行金属导轨上以速度 v 向右匀速滑动,MN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1;若磁感应强度增为 2B,其他条件不变,MN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变为 E2,则通过电阻 R的电流方向及 E1 与 E2 之比分别为( ) 。(A)ba 2:1(B) ab,2:1(C) ab1:2(D)
6、ba.1 :2二、不定项选择题10 如图所示,飞行器 P 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行器的角度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B)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C)若测得周期和张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D)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11 如图所示,长板 A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左端连接一轻弹簧,物块 B 从 A 上表面右端以初速度 v0 进入,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又被反弹,并恰好停留在 A 的最右端,若以 A 与 B 为系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B)运动过程中系统机械能不守恒(C)在 B 压缩弹簧运动过程中系统
7、动量不守恒(D)弹簧压缩量最大时 B 的速度与 B 的最终速度相同12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车在大小为 F 的水平恒力推动下,从山坡底部 A 处静止起运动至高为 h 的坡顶 B,获得速度 v,A、B 的水平距离为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 mgh(B)合力对小车做的功是(C)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Fs 一 mgh(D)阻力对小车做的功是13 如图所示,粗糙绝缘的水平面附近存在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电场,其中某一区域的电场线与 x 轴平行,在 x 轴上的电势 与坐标 x 的关系用图中曲线表示,图中斜线为该曲线过点(015,3)的切线。现有一质量为 020 kg、电
8、荷量为+2010 -8C 的滑块 P(可视作质点),从 x=010 m 处由静止释放,其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002。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减小(B)滑块运动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 x=015 m 处的场强大小为 2010 6NC(D)滑块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01ms14 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c 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 点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d 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 )。(A)a 点的电场强度比 b 点的大(B) 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高(C) c 点的电场强度比 d 点的大(D)c 点的
9、电势比 d 点的低15 如图所示,光滑金属导轨 AC、AD 固定在水平面内,并处在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中。有一质量为 m 的导体棒以初速度 v0 从某位置开始在导轨上水平向右运动,最终恰好静止在 A 点,在运动过程中导体棒与导轨始终成等边三角形回路,且通过 A 点的总电荷量为 Q,已知导体棒和导轨间的接触电阻阻值恒为R,其余电阻不计。则( )。(A)该过程中导体棒做匀减速运动(B)该过程中接触电阻产生热量为(C)开始运动时导体棒与导轨所构成回路的面积为(D)当导体棒的速度为 时,回路中感应电流大小为初始时的一半三、填空题16 如图所示,边长为 L,环路电阻为 R,质量为 m,匝数
10、为 N 的正方形闭合线圈,静止于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水平的匀强磁场上方,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线圈的下边缘距磁场边界的高度为 h,设从此位置释放线圈后(不计空气阻力),它进入磁场瞬间的加速度变成 g2,则进入磁场瞬间的速度大小为_;下落高度 h为_。17 如图所示,人眼在一底面直径和高都为 h 的空圆筒侧壁处,恰能看到侧壁与筒底的交点 M,如在筒内注满某种液体,人眼在原位置按原方向观察时,能看到筒底中心处 O 点,则这种液体的折射率是( )。18 如图甲所示,是用沙摆演示振动图象的实验装置,沙摆可视为摆长为 L 的单摆,沙摆的运动看做简谐运动,若用手拉木板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是 01 m s
11、 ,实验时在木板上留下图乙所示的结果,则该沙摆的振动周期是( )s,摆长约为( )m。(取 2=10,g=10 ms 2)四、计算题19 如图所示,质量为 m=1 kg 的滑块,在水平力 F 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上,斜面的末端 B 与水平传送带相连接(滑块经过此位置滑上皮带时无机械能损失),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 v0=3 ms,长为 L=14 m。今将水平力撤去,当滑块滑到传送带右端 C 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滑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因数=025,g=10 ms 2。(1)求水平作用力 F 的大小;(2)求滑块下滑的高度。20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半圆形绝缘轨道半径为 R,下端与
12、光滑绝缘水平面平滑连接,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 E 中。一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q的物块(可视为质点) ,从水平面上的 A 点以初速度 v0 水平向左运动,沿半圆形轨道恰好通过最高点 C,场强大小为 E(Emg/q)。 (1)试计算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证明物块离开轨道落回水平面过程的水平距离与场强大小 E 无关,且为一常量。21 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P 点在 x 轴上,OP=2L ,Q 点在负 y 轴上某处。第 1 象限内有平行于 y 轴的匀强电场,第象限内有一圆形区域与 x、y 轴分别相切于 A、C 两点,OA=L,第象限内有一未知的圆形区域
13、(图中未画出),未知圆形区域和圆形区域内有完全相同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 xOy 平面向里,一束速度大小为 v0 的电子束从 A 点沿 y 轴正方向射入磁场,经 C 点射入电场,最后从 P 点射出;另一束速度大小为 的正电子束从 Q 点沿与 y 轴正向成 45角的方向射人第象限,而后进入未知圆形磁场区域,离开磁场时正好到达 P 点,且恰好与从 P 点射出的电子束正碰发生湮灭,既相碰时两束粒子速度方向相反。已知正负电子质量均为 m,电荷量均为 e,电子的重力不计,求: (1)圆形区域内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和第 1 象限内匀强电场的场强 E 的大小; (2) 电子从 A 点运动到 P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物理 模拟 1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