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3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3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7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 )。(A)23 岁(B) 4 岁(C) 5 岁以前(D)13 岁2 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掌握( )的过程。(A)机会(B)技能(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3 一名教师看到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扮鬼脸却没有理睬,根据斯金纳的理论,这位教师这样做依据的是( ) 规律。(A)泛化(B)分化(C)消退(D)强化4 低年级学生擅自离开座位时,教师忽略了他们,转而表扬那些保持不动的学生,离座率会下降。这是因为离座的学生受到了(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间隔强化5
2、教育心理学中的结构主义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是( )。(A)华生和斯金纳(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C)弗洛伊德和荣格(D)魏特海默和考夫卡6 数学老师讲课很生动,激发了小红认真学好数学的兴趣,这属于(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远景的直接性动机(C)低级的动机(D)高级的动机7 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平行关系(B) U 型关系(C)线性关系(D)倒 U 型关系8 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9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同化性迁移现象的是( )。(A)物以类聚(B)举一反
3、三(C)机智过人(D)生搬硬套10 一位数学老师在讲授“圆形” 的概念时,通过向学生描述 “毛驴拉辗子”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概念。这位老师所使用的直观手段属于(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表象直观11 鲁班看到荷叶而发明了雨伞,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是( )。(A)功能固着(B)迁移(C)定势(D)原型启发12 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13 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 )。(A)智慧技能领域(B)动作技能领域(C)知识领域(D)态度领域1
4、4 赵明非常害怕狗,教师依次让他选看狗的照片,与他谈论狗,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子里的狗,让他靠近笼中的狗,最后让他摸小狗,抱起小狗,消除了其对狗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是( )。(A)行为塑造法(B)系统脱敏法(C)代币法(D)模仿法15 假如一个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那么他处于教师成长的(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发展阶段二、多项选择题16 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一般要经历哪些阶段?( )(A)感觉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7 新课程的学习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关系不同
5、,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 )和( )。(A)发现学习(B)机械学习(C)操作学习(D)有意义学习18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是( )。(A)支架式教学(B)情境式教学(C)抛锚式教学(D)随机式教学19 关于归因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A)长期消极的归因心态有碍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B)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C)归因理论是由罗杰斯提出的(D)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20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主要有( )。(A)活动的对象不同(B)活动的结构不同(C)活动的要求不同(D)活动的器官不同21 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要求教师做到( )。(A)对学生形成合理的期望(B
6、)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C)合理利用信息传递(D)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22 造成教师抑郁性人格缺陷的主观上的因素包括( )。(A)遇到事情只考虑其消极的一面(B)工作中偶尔受到挫折,就认为自己的一生都完了(C)杞人忧天,总是想着不必要的烦心事,觉得生活暗无天日(D)生活太过单调,很少与外人往来(E)社会对教师的不公正待遇、评价,使教师情绪受到压抑三、判断题23 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是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A)正确(B)错误24 教育过程中要慎用惩罚,但适当的惩罚还是必要的,尤其对严重违规行为。( )(A)正确(B)错误25 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
7、性。( )(A)正确(B)错误26 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是人的学习策略之一。( )(A)正确(B)错误27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闻一知十” 体现的是学习策略。( )(A)正确(B)错误28 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 )(A)正确(B)错误29 打乱的魔方重新还原,属于启发式问题解决模式。( )(A)正确(B)错误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7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2 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 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 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
8、生的学习的特点之一是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消退是对某种行为反应不予强化,以降低该行为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直至达到消除的目的。老师和同学们不理睬小伟扮鬼脸的行为,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体现了消退原理。【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替代性强化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一般说来,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这样一来,对榜样行为的强化,通过学习者的观察、
9、体验而可以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的动机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结构主义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采用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认为,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心理学 模拟 7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