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65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6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65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6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桑代克初步解决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他主张研究教育心理学应采用( )。(A)观察和测量的方法(B)调查和观察的方法(C)观察和实验的方法(D)实验和测量的方法2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是由 ( )提出。(A)维果斯基(B)罗杰斯(C)班杜拉(D)皮亚杰3 小学生的思维( )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进发展阶段(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4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2、 )。(A)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5 让儿童先去玩能体现数学概念的具体游戏,然后再接触完全符号化的概念。这是( )。(A)外显学习(B)内隐学习(C)程序性学习(D)技能学习6 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B)华生(C)斯金纳(D)桑代克7 陈老师是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近期,陈老师发现有部分学生热衷观看一部卡通片,而且模仿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学生中口角甚至打架等不良品德和行为的发生。为了避免此部卡通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应采取的适当做法是( ) 。(A)陈老师应禁止学生观看这部卡通片(B)陈老师应对有模仿行为的学生进
3、行说理教育(C)卡通片中应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D)陈老师应让学生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8 婴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会区分“你”“我”“他”。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是( )。(A)符号表征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接受学习9 下列选项中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教育要培养知情合一的人(B)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意义接受学习(C)内在教育的模式会促使学生自发的学习(D)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10 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A)学习需要(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习期待11 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是
4、( )。(A)成熟(B)家庭教育(C)社会舆论(D)教师的榜样作用12 学生采用列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来记忆课文内容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13 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审题活动,属于( )。(A)负迁移(B)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D)具体迁移14 学生掌握了“ 哺乳动物 ”的概念后,理解“鲸”的含义,属于 ( )。(A)下位学习(B)总括性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15 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练习时,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帮助学生
5、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B)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C)尽量增加练习次数和集中练习时间(D)练习方式多样化16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作( )。(A)原型启发(B)原型(C)问题情境(D)问题对象17 儿童在 10 岁以后,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不只依据社会规则和对权威的遵从,开始受自己主观情感的判断标准支配。这说明儿童这个时期的道德判断特点是( )。(A)他律(B)自律(C)前习俗(D)习俗18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A)会谈(B)鼓励(C)倾听(D)询问19 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 )对学生的影响。(A)期望(B)能力(C)知识
6、(D)人格二、多项选择题20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包括( )。(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学习氛围(D)学习能力21 下列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有( )。(A)考试时监控自己的答题速度和时间(B)测验时暂时跳过个别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C)复习时根据学习材料列大纲(D)阅读困难或不熟悉的材料时有意放慢速度22 学生在重现有关知识时发生困难,或重现出来的知识不是解决当前课题所必需的,其原因可能有( ) 。(A)旧知识的干扰(B)已有知识结构的完备程度(C)当时的生理状态(D)知识呈现方式23 下列属于教学设计特征的是( )。(A)指导性(B)操作性(C)系统性(D)创造性24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
7、理不适包括( )等方面。(A)自卑与孤僻(B)恐惧与敌对(C)淡然并积极调适(D)抑郁与痛苦(E)挫折感与厌学三、判断题25 孩子每次按时上课均予以表扬的效果优于偶尔对孩子进行表扬的效果。( )(A)正确(B)错误26 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少年期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A)正确(B)错误27 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于各种情境中,这是一种垂直迁移。( )(A)正确(B)错误28 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下位学习。( )(A)正确(B)错误29 在态度形成的认同阶段,个体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A)正确(B)错误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
8、试卷 6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桑代克主张用实验和测量的方法来研究教育心理学,初步解决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维果斯基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以此来说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与直接和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9、】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内隐学习指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知识,学习了某种规则。【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巴甫洛夫通过狗分泌唾液实验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斯金纳通过迷箱实验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因此陈老师应让学生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能正确使用三个人称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心理学 模拟 6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