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09年湖南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09年湖南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09年湖南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9 年湖南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19 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 )的学习研究,建构了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体系。(A)动物(B)人类(C)学生(D)儿童2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 )。(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 下列哪项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A)认识定义的符号(B)熟练地运用定义(C)叙述定义的含义(D)背诵定义4 教学应适应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 ”的观点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 )(A)皮亚杰(B)
2、布鲁纳(C)维果斯基(D)埃里克森5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勤奋感(B)培养主动性(C)形成亲密感(D)建立自我同一性6 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意识属于下列哪类自我意识?( )(A)心理自我(B)生理自我(C)社会自我(D)理想自我7 下列哪项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的表现?( )(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水平差异8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是( )。(A)杯弓蛇影(B)蜜蜂采蜜(C)望梅止渴(D)近墨者黑9 语文课学习作文的写作规则,这类学习主要属于( )。(A)言语信息学习(B)动作技能学习(C)智慧技能学习(D)认知策略学习
3、10 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掌握了“四边形” 概念。这种学习是( )。(A)连锁学习(B)概念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学习11 学习源于对学习内容或结果的兴趣而发的学习动机,属于(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间接的远景性动机(D)直接的近景性动机12 “闻一知十 ”属于学习中的 ( )现象。(A)定势(B)功能同着(C)迁移(D)创造性13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直觉思维(B)形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4 采用两难故事研究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家是( )。(A)科尔伯格(B)皮亚杰(C)埃里克森(D)班杜柆15 “三个和尚没水喝 ”是下
4、列哪种社会心理效应的表现?( )(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群体极化(D)从众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6 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法有_和自然实验研究法。17 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分为教学认知能力、教学_和教学监控能力三方面。18 在个体心理的发展阶段中,初中阶段正好处在少年期,高中阶段正好处在_期。19 在影响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中,随年龄增加,_的影响越来越强。20 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为_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21 条件学习有经典条件学习和_条件学习两类。22 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过程新旧知识的同化主要有三种方式,即_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23 建构主义
5、学习观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并不代表问题的最终结果,在具体问题中要根据具体_进行适当的加工或再创造。24 班杜拉将人们事先对自己是否能成功从事某种任务的估计称为_。25 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可因学生的_而异。26 贾德通过“ 水下打靶” 实验提出了迁移的 _理论。27 在课堂教学中,借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呈现直观材料,这种直观方式属_直观。28 根据技能的分类,“ 默读 ”主要属于_技能。29 阅读时的“ 画线” 策略,属于认知策略中的 _策略。30 在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两种一般问题解决策略是:算法式和_式。31 观察学习和_学习是品德学习的两种基本形
6、式。32 在个体品德的构成中,道德_是其品德的核心部分。33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辅导、_、心理治疗及普及心理有关知识来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34 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中,群体对每一成员的吸引力被称为_。35 学生在课堂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一般可分为品德性问题行为和_问题行为。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6 简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37 简述动作技能的培训要求。38 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中自律性的主要表现。39 简述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40 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41 简述专家型教师需具有的主要知识。四、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42 联系实际,谈谈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
7、性。43 有些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专门开设了学习策略课程,但发现这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用并不明显。试用“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来分析之。2009 年湖南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桑代克根据动物学习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很多学习定律,最终著成教育心理学一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都是学生在教学情
8、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所经历的。因此,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程序性知识,指用于指导人的行为和操作“如何做”的知识,它回答关于“怎么做”的问题。一种是心智技能知识,用来指导学习者进行思维操作过程。另一种是动作技能知识。题中 ACD 三项都属于陈述性知识,只有 B 是一种思维操作的知识。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重要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提出了重要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从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角度为教学提供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非常有代表性的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
9、习理论是关于学习的重要教育理论。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 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 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3)主动感对内疚感(4 5 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 岁)。该阶段的发展任
10、务是培养勤奋感。(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在 3 岁左右基本成熟。3 岁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青年期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的能力。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中的
11、独立意向日趋强烈,在心理上将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部分。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自我评价成熟,有较强的自尊心,道德意识得到高度发展。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意识,属于心理自我。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蜜蜂采蜜是本能行为,不属于学习,因此选择 B 项。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语文课学习作文的写作规则
12、便体现了这一技能学习内容。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加涅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将学习分为八类。系列学习,又称“连锁”学习,指将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按一定序列联合起来。概念学习是指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习对同一类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即对该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因此本题的题干正符合此种学习方法。B 为正确选项。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的兴趣。因此 D 是正确选项。间接的远景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根据学习动机的动
13、力来源,分为内部动机(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和外部动机( 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心向与定势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的功能。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
14、析】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他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社会惰化也被称为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正符合这一概念。群体
15、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6 【正确答案】 实验室研究法【试题解析】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指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和自然实验(这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两种。17 【正
16、确答案】 操作能力18 【正确答案】 青年初期【试题解析】 在个体心理的发展阶段中,其中少年期是指 1l、12 岁到 14、15 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14、15 岁到 17、18 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19 【正确答案】 同辈群体【试题解析】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同辈群体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他们交往频繁,时常聚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09 湖南省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教育 心理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