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药学练习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药学练习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药学练习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药学练习试卷 36 及答案与解析1 A本品有一定毒性,不宜持续和过量服用 B脾虚便溏者不宜服用 C大量服用能引起呃逆、眩晕、呕吐等反应 D与热茶同服可致呃逆、腹泻 E本品与乌头相反1 使用苦楝皮时应注意2 使用槟榔时应注意3 A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 B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 C针对次要兼证起直接治疗作用 D消减或制约君、臣药的毒性和峻烈之性 E防止病重邪甚时药病格拒 3 上述佐助药涵义的表述,正确的是4 上述反佐药涵义的表述,正确的是5 A紫苏 B荆芥 C香薷 D麻黄 E生姜5 用于止血,宜炒炭用的药物是6 用于平喘,宜蜜炙用的药物是7 A太阳经头痛 B阳明经头痛 C少阳
2、经头痛 D巅顶头痛 E鼻渊头痛7 藁本用治8 羌活用治9 A葛根 B柴胡 C升麻 D香薷 E生姜9 发表解肌,升阳透疹的药物是10 和解退热,升阳,疏肝的药物是11 A石膏 B知母 C栀于 D天花粉 E夏枯草11 治疗肝火上炎,目珠疼痛,应选用12 治疗痰气郁结,瘰疬痰核,应选用13 A金银花 B板蓝根 C白头翁 D蒲公英 E鱼腥草13 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及小便淋沥涩痛的药物是14 可用于治疗温病初起及热毒泻痢的药物是15 患者前额部疼痛,伴见面红,牙痛,便干,舌红苔黄,脉弦。处方用药加用白芷,其“引经报使 ”作用在(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少阴经(E)厥阴经16 患者,女,3
3、4 岁,中午食鱼虾、螃蟹等海鲜,傍晚自觉腹痛,恶心欲吐,大便稀溏;呈稀水样。宜选(A)葛根(B)紫苏(C)香薷(D)细辛(E)升麻17 患儿风热郁肺,发热咽痛,伴有惊哭夜啼,治疗应首选(A)防风(B)荆芥(C)蝉蜕(D)薄荷(E)紫苏18 病人,男,16 岁,腹泻 3 天,伴腹痛腹胀,大便粘腻不爽,里急后重,四肢酸重无力,发热汗出,舌苔黄腻,脉沉数有力。治疗应选用(A)干姜(B)黄连(C)赤芍(D)白术(E)金银花19 病人,男,67 岁;咳嗽 5 天,咳时胸背痛,咳吐大量腥臭脓痰,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宜选(A)鱼腥草、桃仁(B)薏苡仁、冬瓜仁(C)浙贝母、瓜蒌仁(D)柴胡、桔梗(
4、E)紫苑、款冬花20 患者,男,45 岁,实热积滞,内结胃肠,大便燥结,谵语发狂。宜用大黄配伍(A)郁李仁(B)芒硝(C)火麻仁(D)甘遂(E)栀子21 患者,男,50 岁,1 周前突发小腿肌肉抽筋,近来发作频繁,尤以夜间为重,每因天气寒冷或衣被包裹不严而发作。用药宜首选(A)防己(B)本瓜(C)威灵仙(D)桑寄生(E)秦艽22 患者,男,70 岁,腰腿疼痛 4 年,遇寒加重,夜间尤甚,得温痛减,舌淡苔白,脉沉迟,治疗应首选(A)羌活(B)秦艽(C)桑寄生(D)威灵仙(E)独活23 患者,女,28 岁。近期工作忙碌,身体疲倦,昨日起怕冷,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舌苔白腻,脉濡滑。用药宜选
5、用(A)麻黄(B)桂枝(C)苏叶(D)藿香(E)薄荷24 患者,女,36 岁,已怀孕 2 月,近日突然“见红” ,并伴有恶心、呕吐、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滑。用药宜选用(A)生姜(B)砂仁(C)半夏(D)桑寄生(E)杜仲25 患者,男,29 岁,全身皮肤发黄,伴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用药宜选用(A)车前子(B)茵陈蒿(C)泽泻(D)地肤子(E)冬瓜皮26 患者,男,40 岁,腰腿怕冷,痿软无力,且有阳痿、早泄、尿频症状,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用药宜选用(A)肉桂(B)细辛(C)干姜(D)吴茱萸(E)小茴香27 患者,女,40 岁,脘腹冷痛,恶心欲吐,
6、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沉细,用药宜选用(A)附子(B)肉桂(C)吴茱萸(D)小茴香(E)干姜28 患者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大便秘结。治疗宜选用(A)使君子(B)苦楝皮(C)雷丸(D)槟榔(E)贯众29 患者,男,48 岁,现症见小便呈淡红色,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灼热,身热,口渴,舌质红,舌苔黄,脉象沉数。治疗应首选(A)白及(B)槐花(C)茜草(D)白茅根(E)三七30 治疗崩漏下血,色紫黑、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舌质紫暗,脉涩者,应选用(A)白及(B)仙鹤草(C)地榆(D)三七(E)艾叶31 患者外感风邪,头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治疗宜选用(A)川芎(B
7、)丹参(C)郁金(D)牛膝(E)益母草32 患者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口干而苦,小便短少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治疗宜选用(A)乳香(B)延胡索(C)红花(D)姜黄(E)郁金33 患者尿色深红,夹有血块,小便涩痛,舌苔黄,脉数。治疗宜选用(A)桃仁(B)红花(C)川芎(D)延胡索(E)牛膝34 患者瘀血阻滞,月经不调,兼见腰膝痠痛,下肢痿软无力。治疗应首选(A)丹参(B)桃仁(C)川芎(D)牛膝(E)红花35 病人,女,25 岁,剖腹产后,现小腹疼痛,部位固定,拒按,大便干硬,排便困难,舌有瘀点瘀斑,脉沉涩,治疗应首选(A)川芎(B)丹参(C)延胡索(D)益母草(E)桃仁36 病人,男
8、,35 岁,近 2 年来头痛昏蒙,周身困重,胸脘痞满,恶心,呕吐痰涎,舌苔腻,脉滑,治疗宜首选(A)半夏、天麻(B)苍术、厚朴(C)天麻、钩藤(D)秦艽、防己(E)藿香、佩兰37 患者咳嗽,痰稠色黄,不易咯出,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应首选(A)半夏(B)贝母(C)瓜蒌(D)桔梗(E)竹茹38 病人,男,40 岁,心悸,失眠,多梦,时伴有梦遗 1 月余,伴心烦,自觉记忆力下降,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首选(A)琥珀、龙齿(B)龙骨、牡蛎(C)五味子、乌梅(D)紫贝齿、代赭石(E)石决明、珍珠母39 病人,男,54 岁,突然昏倒,口噤不开,面青身凉,舌苔白,脉迟有力,治疗应首选(A)远志
9、(B)牛黄(C)苏合香(D)石菖蒲(E)郁金40 病人,女,47 岁,现症见头晕沉,脘腹胀闷,痞塞疼痛,舌苔白腻,脉沉濡。治疗应首选(A)麝香(B)冰片(C)郁金(D)石菖蒲(E)牛黄41 患者阳痿,滑精,尿频,腰膝冷痛。治疗宜选用(A)补骨脂(B)枸杞子(C)熟地黄(D)党参(E)山药42 病人,男,62 岁,腰膝瘦软,筋骨痿软,行走无力,大便秘结,治疗应首选(A)肉苁蓉(B)桑寄生(C)巴戢天(D)淫羊藿(E)杜仲43 病人,女,30 岁,妊娠 3 个月,近日出现胎漏胎动,伴腰膝瘦软乏力,治疗应首选(A)骨碎补(B)鹿茸(C)菟丝子(D)续断(E)益智仁44 患者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
10、,月经不调,兼见耳鸣,舌淡,脉弱。治疗应首选(A)骨碎补(B)补骨脂(C)枸杞子(D)熟地黄(E)黄精45 患者风湿腰膝疼痛已多年,并见经来腹痛,经血紫黯、多血块,舌质淡边有瘀点,脉弦紧。治疗宜选用(A)熟地黄(B)何首乌(C)当归(D)白芍(E)杜仲46 病人,女,50 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痠软,舌质红,脉细,治疗应首选(A)牡蛎(B)龟甲(C)麦冬(D)沙参(E)黄精47 病人脾肾虚寒久泻,泻下物清稀无臭味,手足不温,不思饮食,治疗应首选(A)浮小麦(B)肉豆蔻(C)桑螵蛸(D)诃子(E)麻黄根48 患者久咳,近期又患蛔虫腹痛。治疗宜选用(A)诃子(B)芡实(C)乌梅(D)肉豆蔻(
11、E)桑螵蛸49 患者,男,68 岁,风湿性关节炎 25 年,现症见肢体关节疼痛难忍,影响饮食、睡眠,手足拘挛不能自由屈伸,且有麻木感、治疗应首选(A)马钱子(B)硫磺(C)蛇床子(D)冰片(E)牛黄50 患者目亦翳障,烂弦风眼,首选(A)明矾(B)雄黄(C)硼砂(D)蜂房(E)炉甘石中药学练习试卷 36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药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必须认识中药的毒性,了解毒性反应产生的原因,掌握正确的剂型、用量和使用方法等。2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有药物本身具有毒性;不当的配
12、伍使得原本并无毒性或毒性不剧的药物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毒性;不同特质的患者对药物有不同的反应,也可出现毒性反应。如附子为临床常用的回阳救逆,助阳补火的药物,但其有毒。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严格按照规定用量使用,内服须经炮制,且宜先煎 0.51 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知识模块】 中药学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药学4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配伍关系中的配伍意义包括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相须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大黄可泻下攻积,芒硝可泻下软坚,两者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因此两者相须
13、为用;全蝇、蜈蚣通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因此也为相须配伍;相使指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相畏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相杀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生姜与附子合用,能减轻后者的毒性,因此说生姜杀附子的毒,因此两者配伍属相杀。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种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相恶指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用于治疗元气虚脱,莱菔子则有消导积滞的功效,两者合用能降低人参的治疗效果,因此为相恶。
14、相反指两种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十八反”中甘草反芫花,因此两者为相反。【知识模块】 中药学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药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中药的煎煮方法包括煎药器具的选择、加水多少、煎前浸泡、煎煮火候和时间、榨渣取汁、煎煮次数、入药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如羚羊角和阿胶等胶类物,容易粘附于其他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烊化,再与其它药汁兑服;车前子、葶苈子等药材较细,又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焦化,入药时宜用纱布包裹入煎。旋覆花、辛夷等药材有毛,对咽喉有刺激
15、性,入药时也应包煎;龟板、石决明和牡蛎等矿物和贝壳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入汤剂宜先煎 30 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物同煎;钩藤等药物有效成分加热后容易挥散或被破坏,因此不宜久煎,一般不超过 20 分钟,入药宜后下;蒲黄质地较轻,煎煮时易漂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或服用,因此入药时宜用纱布包裹入煎;西洋参、人参等贵重药材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琥珀等为植物树脂埋藏地下转化而成的化石样物质,使用应研末冲服,不入煎剂。服药时间应根据胃肠状况、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来确定,分为饭前、饭后和特定时间服药。【知识模块】 中药学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药学
16、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心悸;紫苏辛温,归肺、脾经,有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痰多,脾胃气滞,又可用于鱼蟹中毒,腹痛吐泻;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有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的功效,用于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有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痛,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
17、伤风证,还可用于肝郁乘脾,腹痛泄泻等。2香薷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阴暑证,水肿,小便不利;羌活有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疼,风寒湿痹,肩臂疼痛;白芷有解表散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阳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带下过多,疮痈肿毒,还可用于治疗皮肤风湿瘙痒及毒蛇咬伤等;细辛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阳虚外感,头痛、鼻渊、牙痛、痹痛,寒痰停饮,气逆咳喘;辛夷有发散风寒,宣通鼻窍的功效,用于风寒头痛,鼻渊头痛。3生姜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蒿本有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的功效;
18、苍耳子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的功效。4麻黄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宜炙用,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均当慎用;桂枝辛温助热,容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香薷煎服,利水退肿须浓煎;荆芥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细辛煎服,13g,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忌用,反藜芦;苍耳子有小毒,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知识模块】 中药学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药学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薄荷辛凉,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药学 练习 3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