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1 A阴阳B表里C水火D寒热E虚实1 八纲中,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是2 八纲中,证候分类的总纲是3 A肛门灼热B里急后重C排便不爽D滑泻失禁E肛门气坠3 脾虚中气下陷,多见4 脾肾虚衰、肛门失约,多见5 A肝气郁结证B寒滞肝脉证C肝胆湿热证D胆郁痰扰证E肝火炽盛证5 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善太息,多见于6 胁肋灼热胀痛,厌食腹胀,口苦,泛呕,身目发黄,多见于7 A气血两虚证B气滞血瘀证C气虚血瘀证D气随血脱证E气不摄血证7 胸胁胀痛,胁下痞块刺痛,多见于8 大失血,突然面唇淡白,神志不清、呼吸微弱,多见于9 A风淫证B暑淫证C寒淫证D湿淫证E火
2、淫证9 发热、汗出,口渴,疲乏,舌红,脉虚数,多见于10 脘腹冷痛,呕吐腹泻,多见于11 A浮脉B濡脉C芤脉D沉脉E弱脉11 浮而细软,应指少力,如絮浮水,轻手相得,重按不显,为12 沉取方得,细而无力,为13 A表热里寒证B表寒里热证C上热下寒证D上寒下热证E真热假寒证13 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黄稠,多见于14 肢冷,发热,溲赤便干,舌红绛,多见于15 A太阳中风证B太阳伤寒证C太阳蓄水证D太阳蓄血证E少阳病证15 太阳经证与小便不利、少腹满并见。证属16 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证属17 A传经B直中C合病D并病E流注17 伤寒病初起不从三阳经传入,而病邪径直入于三阴经者,称为
3、18 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称为19 A胃脘绵绵冷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食后缓解B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或胃脘嘈杂C脘腹冷痛,痛势暴急,遇寒加剧,得温痛减D胃脘灼痛,拒按,渴喜冷饮E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19 胃寒证的特点是20 食滞胃脘证的特点是21 A风水相搏证B寒湿困脾证C脾阳虚证D肾阳虚证E脾肾阳虚证21 面目一身水肿,发热恶风,多见于22 面目一身水肿,小便不利,腰疫,畏寒肢冷,多见于23 A胃脘绵绵冷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食后缓解B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或胃脘嘈杂C脘腹冷痛,痛势暴急,遇寒加剧,得温痛减D胃脘灼痛,拒按,渴喜冷
4、饮E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23 胃阴虚证的特点是24 胃热证的特点是25 A疾病B证候C症状D体征E综合征25 诊断疾病和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是26 目赤应归属于27 A脾气虚证B脾阳虚证C脾不统血证D脾气下陷证E寒湿困脾证27 纳呆腹痛,下利清谷,多见于28 久痢久泄,腹部有坠胀感,多见于29 A肝气郁结证B寒滞肝脉证C肝胆湿热证D胆郁痰扰证E肝火炽盛证29 胆怯易惊,惊悸不宁,失眠多梦,烦躁不安,胸胁闷胀,多见于30 少腹冷痛,阴部坠胀作痛,得温则减,遇寒加重,多见于31 A太阳中风证B太阳伤寒证C太阳蓄水证D太阳蓄血证E少阳病证31 恶风,汗出,脉浮缓。证属32 无汗,身痛,恶
5、寒,脉浮紧。证属33 A外感风热证B肺胃热盛证C肺胃热毒证D肾阴虚证E肺阴虚证33 咽痛,红肿,有黄白脓点者,多见于34 咽痛,红色娇嫩,肿痛不甚者,多见于35 A疾病B证候C症状D体征E综合征35 苔腻应归属于36 脉弦数应归属于37 A胃阴虚证B肝胃不和证C食滞胃脘证D胃寒证E胃气虚证37 嗳气频作,常随情绪变化者,多见于38 嗳气频作,伴饥不欲食者,多见于39 A手少阴心经病证B足少阴肾经病证C手太阴肺经病证D足太阴脾经病证E足厥阴肝经病证39 嗌干、心痛,渴而欲饮,脯臂内后廉痛厥,多见于40 腰痛不可以俯仰,胸满,呃逆,多见于41 A自上焦径传下焦B病邪从肺卫而传入心包者C邪犯上焦,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医 诊断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