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练习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练习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练习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医内科学练习试卷 34 及答案与解析1 患者肢体痿软,麻木微肿,足胫热气上腾,身体困重,胸脘痞闷,溲短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其证候是(A)肺热津伤(B)脾胃虚弱(C)肝肾亏损(D)湿热浸淫(E)阴损及阳2 痿证患者,发热后出现肢休痿软不用,皮肤枯燥,心烦口渴,咳呛少痰,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细数。其证候是(A)肺热津伤(B)脾胃虚弱(C)湿热浸淫(D)肝肾亏损(E)气血不足3 某患者平素体虚,近日劳累后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食少,便溏,腹胀,面浮面色不华,气短,神疲乏力,苔薄白,脉细。此时治法宜(A)补脾益气,健运升清(B)清热利湿,通利筋脉(C)补益肝肾,滋阴清热(D)清热润燥,养肺生津
2、(E)以上都不是4 吴某,男,24 岁。病发热已五六日,热略减退,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步履艰难,心烦口渴,咳呛不爽,咽喉干燥,小便黄少,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细数。证属(A)初期肺痈(B)风热犯肺型喘证(C)肺热津伤型痿证(D)虚热型肺痿(E)燥热咳嗽5 A枕中丹 B归脾汤 C六君子汤 D交泰丸 E黄连阿胶汤5 脾虚型多寐首选方为6 劳心过度型健忘首选方为7 A生铁落饮 B当归龙荟丸 C柴胡疏肝散 D丹栀逍遥散 E朱砂安神丸7 狂证属于肝胆火热偏盛者,治疗应8 郁证属于肝郁化火者,治疗应首选9 A二阴煎 B顺气导痰汤 C生铁落饮 D镇肝熄风汤 E养心汤9 癫证痰气郁结证主方10 癫证日久、
3、心脾两虚证主方11 A芳香化蚀,降逆和胃 B益气健脾,和胃降逆 C益气生津,降逆止吐 D暖脾温肾,降逆和胃 E温中健脾,和胃降逆11 脾胃虚寒型呕吐的治法是12 反胃的治法主要是13 A四磨饮 B五磨饮 C黄芪汤 D黄芪建中汤 E六磨汤13 治疗气滞便秘的最佳选方是14 治疗气虚便秘的最佳选方是15 A茵陈蒿汤 B茵陈五苓散 C茵陈术附汤 D鳖甲煎丸 E逍遥散15 治疗阳黄湿重于热,应首选16 治疗阴黄,应首选17 A目睛黄染 B皮肤发黄 C胁肋疼痛 D腹内积块 E腹大胀满17 诊断黄疸的主要依据是18 诊断积聚的主要依据是19 A疏凿饮子 B八正散 C龙胆泻肝汤 D加味二妙散 E薏苡仁汤19
4、 治疗水肿湿热壅盛证,应首选20 治疗湿热浸淫之痿证,应首选21 A清骨散 B八正散 C滋水清肝饮 D知柏地黄丸 E丹栀逍遥散21 治疗血淋虚证,应首选22 治疗内伤发热肝郁证,应首选23 A阴虚肺热咳血 B胃热壅盛吐血 C阴虚火旺尿血 D肝火犯肺咳血 E肾虚不固尿血23 百合固金汤主治24 无比山药丸主治25 A连理汤 B驻车丸 C黄土汤 D归脾汤 E补中益气汤25 治疗脾胃虚寒便血的主方为26 胃脘痛伴呕血,血色紫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脉细无力,宜选方27 A消渴方 B清燥救肺汤 C桑杏汤 D杏苏散 E沙参麦冬27 治疗肺热津伤之痿证,应首选28 治疗燥热伤肺之咳血,应首选29 A
5、定痫丸 B涤痰汤 C天王补心丹 D河车大造丸 E甘麦大枣汤29 痫证心肾亏虚何方常用30 痫证风痰扰动主方31 痫证痰火内盛证主方中医内科学练习试卷 34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不寐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
6、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2病因病机:(1)情志所伤、饮食不节、病后、年迈、禀赋不足为病因,但以情志、饮食或气血亏虚等内伤病因居多。(2)基本病机为阴虚阳亢,阴阳失交。(3)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3辨证要点:(1)辨脏腑。(2) 辨虚实。4治疗原则:在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基础上辅以安神定志是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5分证论治:(1)心火偏亢,清心泻火,宁心安神;朱砂安神丸。(2)肝郁化火,清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3)痰热内扰,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4)胃气失和,和胃化滞,宁心安神;保和丸。(5)阴虚火旺,滋阴降火,清心安神;六味地黄丸合
7、黄连阿胶汤。(6)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7)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0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1癫病是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喃喃自语,出言无序,静而多喜少动为特征;狂病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骂詈毁物,动而多怒,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的精神病。2病因病机:情志所伤、痰气郁结、先天遗传所致,以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机逆乱为病机关键。其病位在心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3临床表现:癫病
8、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喃喃自喜,不知秽洁,不知羞耻为特征。发病一般较慢,部分患者可有晨重晚轻的节律变化,常伴有失眠、纳差、便秘等症状;狂病以动而多怒、兴奋性精神失常为证候特征。常以喧扰不宁,躁妄骂詈,不避亲疏,逾垣上屋,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甚至持刀杀人等凶狂之象为主。4鉴别诊断:(1)郁病,表现为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为特征,与癫病表现相似,郁病不发作时千如常人。(2)痴呆以智能低下为突出表现,以神情呆滞、愚笨迟钝为主要证候特征,其部分症状可自制,其基本病机是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或痰浊瘀血,阻痹脑脉。(3)蓄血发狂为瘀热交阻所致,多见于伤寒热病,具有少腹硬满
9、、小便自利、大便黑亮如漆等特征。5辨证要点:(1)辨明新久虚实。(2) 确定病性。6治疗原则:癫病以理气解郁,畅达神机为其治疗原则。狂病以降火、豁痰、活血、开窍以治标,调整阴阳,恢复神机以治本。7分证论治:癫病:(1)肝郁气滞,疏肝解郁,行气导滞;柴胡疏肝散加味。(2)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醒神;加味导痰汤。(3)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调畅气机;养心汤送服越鞠丸。(4)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四君子汤送服大补阴丸。狂证:(1)痰火扰神,清泄肝火,涤痰醒神;程氏生铁落饮。(2)痰结血瘀,豁痰化瘀开窍;癫狂梦醒汤。(3)瘀血阻窍,活血化瘀,通络开窍;通窍活血汤加味。(4)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10、二阴煎。(5)心肾失调,育阴潜阴,交通心肾;黄连阿胶汤合琥珀养心丹。 【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2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1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以饮食、痰涎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有声无物曰呕,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有物曰呕吐。2呕吐的病因病机:(1)外邪侵袭、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是常见病因。(2)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关,基本病机都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3)呕吐的病机分虚实两大类,实者由外邪、饮食、痰饮、气郁等邪气犯胃,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发;虚者由气虚、阳虚、阴虚等正气不足,使胃失温养、
11、濡润,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初病多实,日久由实转虚、出现虚实并见3临床表现:呕吐常有恶心之先兆,其作或有声而无物吐出,或吐物而无声,或吐物伴有声音;或食后即吐,或良久复出;或呕而无力,或呕吐如喷;或呕吐新入之食,或呕吐不消化之宿食,或呕吐涎沫,或呕吐黄绿苦水;呕吐之物有多有少。呕吐常有诱因,常伴有恶心厌食,胸脘痞闷不舒,吞酸嘈杂等症。4鉴别诊断:(1)反胃:反胃病机为胃之下口障碍,幽门不放,多系脾胃虚寒所致,症状特点是食停胃中,经久复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食后或吐前胃脘胀满,吐后转舒,呕吐与进食时间相距较长,吐出量一般较多。(1)噎膈病位在食管、贲门,病机为食管、贲门狭窄,贲门不
12、纳,症状特点是饮食咽下过程中梗塞不顺,初起并无呕吐,后期格拒时出现呕吐。5辨证要点:(1)辨虚实。(2) 辨呕吐物,若呕吐物酸腐难闻,多为食积化热;吐黄水苦水,多为胆热犯胃;吐酸水绿水,多为肝气犯胃;吐痰浊涎沫,多为痰饮停胃;泛吐清水,多为胃中虚寒,或有虫积;只呕吐少量粘沫,多属胃阴不足。(3)辨应止应吐。 (4)辨可下与禁下。6治疗原则:治疗原则为和胃降逆止呕。7分证论治:实证:(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和胃降逆;藿香正气散。暑邪犯胃可用新加香薷饮;若秽浊犯胃可吞服玉枢丹。(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若积滞化热,腹胀便秘,可用小承气汤;若食已即吐,胃中积热上冲,可用竹茹汤。
13、(3)痰饮内停,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若痰郁化热用黄连温胆汤。(4)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呕;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虚证: (5)脾胃虚弱,益气健脾,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若脾阳不振,畏寒肢冷用附子理中丸;若胃虚气逆用旋覆代赭汤降逆止呕;若中气大亏,可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6)胃阴不是,滋养胃阴,和胃降逆;麦门冬汤。 【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3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大肠病证。2病因病机:(1)病位在大肠,并与脾胃肺肝肾
14、密切相关。(2)病因包括:肠胃积热、气机郁滞,阴寒积滞、气虚阳衰、阴亏血少。(3)便秘以虚实为纲,冷秘、热秘、气秘属实,阴阳气血不足所致的虚秘则属虚。基本病机是邪滞大肠,腑气闭塞不通或肠失温润,推动无力,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3临床表现: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及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质多干硬。其表现或粪质干硬,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次数减少,常三五日、七八日,甚至更长时间解一次大便,常伴腹胀腹痛,头晕头胀,嗳气食少,心烦失眠等症。4鉴别诊断:积聚、便秘均可在腹部出现包块。但便秘者,常出现在左下腹,而积聚的包块在腹部各处均可出现;便秘多可扪及条索状物,积聚则形状不定;便秘之
15、包块排便后消失,积聚之包块则与排便无关。5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6治疗原则:原则是实证以祛邪为主,据热、冷、气秘之不同,分别施以泻热、温散、理气之法,辅以导滞之品;虚证以养正为先,依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主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之法;均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酌用下法。7分证论治:实秘:(1)肠胃积热,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若兼郁怒伤肝加服更衣丸,若燥热不甚,或药后通而不爽者,可用青麟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2)气机郁滞,顺气导滞;六磨汤。 (3) 阴寒积滞,温里散寒,通便导滞;大黄附子汤。虚秘。(4)气虚,补气润肠,健脾升阳;黄芪汤。(5)血虚,养血润肠;润肠丸,若血虚已复,大便仍干燥者,可用
16、五仁丸润滑肠道。(6)阴虚,滋阴润肠通便;增液汤。(7)阳虚,温阳润肠;济川煎,若老人虚冷便秘,可用半硫丸。 【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黄疸是由于感受湿热疫毒等外邪,导致湿浊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2病因病机:(1)病因主要有外感时邪,饮食所伤,脾胃虚弱及肝胆结石、积块瘀阻等。(2)黄疸的发病主要是湿浊之邪,故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有“黄家所得,
17、从湿得之”的论断。(3)从脏腑病位来看,不外脾胃肝胆,而且多是由脾胃累及肝胆。急黄则为湿热夹时邪疫毒所致,也与脾胃阳气盛衰相关。3临床表现:证候特征是目黄、身黄、小便黄,其中以目黄为主要特征。患病初起,目黄、身黄不一定出现,而以恶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肠鸣,肢体困重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为主,三五日后,才逐渐出现目黄,随之出现尿黄与身黄。亦有先出现胁肋剧痛,然后发黄者。病程或长或短。发黄程度或浅或深,其色或鲜明或晦暗,急黄者,其色甚则如金。急黄患者还可出现壮热神昏,衄血吐血等症。4鉴别诊断:(1)萎黄的病因为大失血,久病脾虚等,病机是脾虚不能化生气血,或失血过多,致气血亏虚,肌肤失养,以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医 内科学 练习 3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