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泻下药)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泻下药)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泻下药)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6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泻下药)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营气为(A)水谷之气中的彪悍滑利部分(B)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C)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结合(D)一身之气分布到脏腑或脏腑之精化生2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卫气不足导致的常见病症(A)易外感邪气(B)热性病变(C)血虚证(D)无汗、多汗、自汗3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卫气的作用(A)生化血液(B)防御外邪(C)温养全身(D)调控腠理4 宗气的充盈与下列哪些有关(A)肺的功能(B)脾的功能(C)饮食营养(D)以上均是5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宗气的作用(A)行呼吸(B)行血气(C)资先天(D)温分肉6 下列哪项是宗气不足导致的常见病症(A)血行瘀滞(B)虚里搏动
2、的异常(C)脉来躁急,节律不规则(D)以上均是7 元气是(A)先天之精命门处化生,水谷之精滋养补充(B)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C)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结合(D)一身之气分布到脏腑或脏腑之精化生8 下列哪项的不足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A)卫气(B)元气(C)宗气(D)营气9 脏腑之气的功能中属阴的部分是(A)温煦、推动、兴奋(B)凉润、宁静、抑制(C)构成脏腑的基本物质(D)推动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10 中暑大汗后乏力是因(A)“气随津脱 ”(B) “津随液脱”(C) “气随血脱”(D)“气血两虚 ”11 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是(A)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B)气的运行郁滞不畅,
3、血行障碍(C)气的不足,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D)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的突然流失而脱散12 下列哪项属于气和血的关系失调(A)气血不荣经脉(B)气随血脱(C)气血两虚(D)以上均是13 下列哪项不是血瘀的形成因素(A)阴虚(B)血热(C)瘀血(D)痰浊14 下列哪项不是血虚的临床表现(A)皮肤干燥,毛发枯槁(B)手足麻木,运动无力,肢节屈伸不利(C)心悸怔忡,多梦失眠,健忘,甚则痴呆(D)面目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以及瘀斑15 下列哪项不会因气不摄血导致(A)咯血(B)吐血(C)衄血(D)发斑16 下列不属于小柴胡汤主治范围的是(A)少阳湿热证(B)热入血室证(C)黄疸(D)疟疾17 以
4、下不属于小柴胡汤的药物是(A)柴胡(B)黄连(C)半夏(D)人参18 小柴胡汤中,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是(A)柴胡、炙甘草(B)柴胡、黄芩(C)柴胡、半夏(D)柴胡、人参19 蒿芩清胆汤中“ 碧玉散 ”的用法是(A)先煎(B)后下(C)冲服(D)包煎20 达原饮的服法是(A)饭后冷服(B)饭后温服(C)午后温服(D)午后冷服21 以下和解剂不是出自伤寒论的是(A)大柴胡汤(B)小柴胡汤(C)半夏泻心汤(D)四逆散22 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功用的方剂是(A)四逆散(B)逍遥散(C)大柴胡汤(D)痛泻药方23 关于小柴胡汤原方“ 去滓再煎 “的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药性更为醇和(B)使药汤之
5、量更多(C)减少对胃的刺激(D)避免呕吐24 四逆散的最可能的脉象为(A)沉微(B)濡(C)弦(D)紧25 关于逍遥散原方中的用法,不相符的是(A)上为粗末,每服二钱(B)午后温服(C)烧生姜一块切破(D)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26 泻下剂中,出自丹溪心法的是(A)大柴胡汤(B)蒿芩清胆汤(C)痛泻药方(D)达原饮27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治疗常用(A)蒿芩清胆汤(B)小柴胡汤(C)大柴胡汤(D)达原饮28 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治疗常用(A)逍遥散(B)小柴胡汤(C)
6、四逆散(D)半夏泻心汤29 调肝养血之名方是(A)逍遥散(B)小柴胡汤(C)四逆散(D)半夏泻心汤30 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治疗常用(A)小柴胡汤(B)逍遥散(C)大柴胡汤(D)四逆散31 患者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治宜选用(A)五磨饮子(B)丹栀逍遥散(C)龙胆泻肝汤(D)柴胡疏肝散32 患者外伤后胁肋疼痛难忍,痛处固定而拒按,脉弦。治宜选用(A)膈下逐瘀汤(B)复元活血汤(C)桃核承气汤(D)血府逐瘀汤33 黄疸的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中以哪
7、个为主(A)湿邪(B)疫毒(C)瘀血(D)气滞34 患者身目发黄,黄色鲜明,上腹、右胁胀闷疼痛,牵引肩背,身热不退,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呕吐呃逆,尿黄赤,大便秘,苔黄舌红,脉弦滑数。治宜选用(A)茵陈五苓散(B)麻黄连翘赤小豆汤(C)大柴胡汤(D)茵陈蒿汤35 急黄的治疗方法是(A)疏肝泄热,利胆退黄(B)清热解毒,凉血安神(C)清热解毒,利湿化浊(D)清热解毒,凉营开窍36 患者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脘腹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治宜选用(A)硝石矾石散(B)茵陈术附汤(C)黄芪建中汤(D)茵陈五苓散37 患者身目俱黄,黄色不及前者鲜明,
8、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溏垢,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或濡缓。该证属于黄疸之哪种类型(A)热重于湿证(B)湿重于热证(C)湿热并重证(D)急黄38 患者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窜胀痛,脘胁胀闷不适,苔薄,脉弦等。其诊断是下列哪种病证(A)疝气(B)胁痛(C)聚证(D)积证39 患者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饮食大减,肌肉瘦削,神倦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甚则面肢浮肿,舌质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弦细。治宜选用(A)八珍汤合化积丸(B)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C)鳖甲煎丸(D)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40 患者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
9、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象弦数。治宜选用(A)中满分消丸(B)实脾饮(C)滋水清肝饮(D)木香顺气丸41 偏头痛的病机多是(A)肾虚精髓不足(B)肝经风热上扰(C)气血亏虚,不荣于脑(D)瘀血阻滞脑络42 患者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酸膝软,神疲乏力,滑精,舌红少苔,脉细无力。其证属(A)肝阳头痛(B)血虚头痛(C)瘀血头痛(D)肾虚头痛43 内伤头痛之病机多与下列哪些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A)心、肝、肾(B)心、脾、肾(C)心、肝、脾(D)肝、脾、肾44 眩晕一证的病位在于头窍,其病变脏腑与下列那些脏腑相关(A)心、脾、肾(B)肝、脾、肾(C)心、肝、肾(D)心、肝
10、、脾45 患者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咣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治当选用(A)肾气丸(B)大补元煎(C)左归丸(D)右归丸46 患者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治当选用(A)羚角钩藤汤(B)半夏白术天麻汤(C)真方白丸子(D)天麻钩藤饮47 在五输穴中,所注为(A)井(B)荥(C)输(D)经48 五输穴中主“ 逆气而泄 ”的为(A)井(B)荥(C)输(D)合49 俞募穴分布在(A)胸腹部(B)背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考研 中医 综合 中药学 泻下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