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8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8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甲恳求国有公司财务主管乙,从单位挪用 10 万元供他炒股,并将一块名表送给乙。乙做假账将 10 万元交与甲,甲表示尽快归还。20 日后,乙用个人财产归还单位 10 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2 年卷二 20 题)(A)甲、乙勾结私自动用公款,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B)乙虽 20 日后主动归还 10 万元,甲、乙仍属于挪用公款罪既遂(C)乙非法收受名表,构成受贿罪(D)对乙不能以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进行数罪并罚2 下列
2、哪一情形不属于“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2010 年卷二 20 题)(A)国家工作人员甲,将公款借给其弟炒股(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原工作过的国有企业使用(C)某县工商局长甲,以单位名义将公款借给某公司使用(D)某国有公司总经理甲,擅自决定以本公司名义将公款借给某国有事业单位使用,以安排其子在该单位就业3 国家工作人员甲听到有人敲门,开门后有人扔进一个包就跑。甲发现包内有 20万元现金,推测是有求于自己职务行为的乙送的。甲打电话问乙时被告知“不要问是谁送的,收下就是了”(事实上是乙安排丙送的) ,并重复了前几天的请托事项。甲虽不能确定是乙送的,但还是允诺为乙谋取利益。
3、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 年卷二 21 题)(A)甲没有主动索取、收受财物,不构成受贿罪(B)甲没有受贿的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不可能构成受贿罪,故甲不构成受贿罪(C)甲允诺为乙谋取利益与收受 20 万元现金之间无因果关系,故不构成受贿罪(D)即使认为甲不构成受贿罪,乙与丙也构成行贿罪4 根据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1)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2)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3) ,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4)论处。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5) 。将下列哪一选项内容填充到以上相应位置是正确的? (2015 年卷二 21 题)(A)(1)地位 (2)国
4、家机关工作人员(3)利益(4)利用影响力受贿罪(5)间接受贿(B) (1)职务(2)国家工作人员(3) 利益(4)受贿罪(5)斡旋受贿(C) (1)职务(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 不正当利益(4)利用影响力受贿罪(5)间接受贿(D)(1)地位 (2)国家工作人员(3)不正当利益(4)受贿罪(5)斡旋受贿5 交警甲和无业人员乙勾结,让乙告知超载司机“只交罚款一半的钱,即可优先通行”;司机交钱后,乙将交钱司机的车号报给甲,由在高速路口执勤的甲放行。二人利用此法共得 32 万元,乙留下 10 万元,余款归甲。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 年卷二 21 题)(A)甲、乙构成受贿罪
5、共犯(B)甲、乙构成贪污罪共犯(C)甲、乙构成滥用职权罪共犯(D)乙的受贿数额是 32 万元6 乙的孙子丙因涉嫌抢劫被刑拘。乙托甲设法使丙脱罪,并承诺事成后付其 10 万元。甲与公安局副局长丁早年认识,但多年未见面。甲托丁对丙作无罪处理,丁不同意,甲便以揭发隐私要挟,丁被迫按甲的要求处理案件。后甲收到乙 10 万元现金。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3 年卷二 21 题)(A)对于“关系密切 ”应根据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实质进行解释,不能仅从形式上限定为亲朋好友(B)根据 A 选项的观点,“关系密切”包括具有制约关系的情形,甲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C)丁构成徇私枉法罪,甲构成徇私枉法罪
6、的教唆犯(D)甲的行为同时触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徇私枉法罪,应从一重罪论处7 大学生甲为获得公务员面试高分,送给面试官乙(某机关领导)2 瓶高档白酒,乙拒绝。次日,甲再次到乙家,偷偷将一块价值 1 万元的金币放在茶几上离开。乙不知情。保姆以为乙知道此事,将金币放入乙的柜子。对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 年卷二 19 题)(A)甲的行为成立行贿罪(B)乙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C)认定甲构成行贿罪与乙不构成受贿罪不矛盾(D)保姆的行为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8 下列哪一行为应以玩忽职守罪论处?(2012 年卷二 21 题)(A)法官执行判决时严重不负责任,因未履行法定执行职责,致当事人利益
7、遭受重大损失(B)检察官讯问犯罪嫌疑人甲,甲要求上厕所,因检察官违规打开械具后未跟随,致甲在厕所翻窗逃跑(C)值班警察与女友电话聊天时接到杀人报警,又闲聊 10 分钟后才赶往现场,因延迟出警,致被害人被杀、歹徒逃走(D)市政府基建负责人因听信朋友介绍,未经审查便与对方签订建楼合同,致被骗 300 万元9 刘某以赵某对其犯故意伤害罪,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因赵某妹妹曾拒绝本案主审法官王某的求爱,故王某在明知证据不足、指控犯罪不能成立的情况下,毁灭赵某无罪证据,认定赵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并宣告免予刑罚处罚。对王某的定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 年卷二 20 题)(A)徇私枉法罪(B)
8、滥用职权罪(C)玩忽职守罪(D)帮助毁灭证据罪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0 关于贪污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1 年卷二 63 题)(A)国有公司中从事公务的甲,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收受的回扣据为已有,数额较大。甲行为构成贪污罪(B)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乙,为农民多报青苗数,使其从房地产开发商处多领取 20 万元补偿款,自己分得 10 万元。乙行为构成贪污罪(C)村民委员会主任丙,在协助政府管理土地征用补偿费时,利用职务便利将其中数额较大款项据为己有。丙行为构成贪污罪(D)国
9、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丁,利用职务便利编造未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将骗取的 5 万元保险金据为己有。丁行为构成贪污罪11 根据刑法与司法解释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达到 1 万元或者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数额达到 5000 元的,以挪用公款罪论处。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 12 万元,将 8000 元用于购买股票,4000元用于赌博,在 1 个月内归还 12 万元。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4 年卷二 62 题)(A)对挪用公款的行为,应按用途区分行为的性质与罪数;甲实施了两个挪用行为,对两个行为不能综合评价,甲的行为不成立挪用公款罪(B)
10、甲虽只实施了一个挪用公款行为,但由于既未达到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数额要求,也未达到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要求,故不构成挪用公款罪(C)国家工作人员购买股票属于非法活动,故应认定甲属于挪用公款 12 万元进行非法活动,甲的行为成立挪用公款罪(D)可将赌博行为评价为营利活动,认定甲属于挪用公款 12 万元进行营利活动,故甲的行为成立挪用公款罪12 关于受贿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7 年卷二 62 题)(A)国家工作人员明知其近亲属利用自己的职务行为受贿的,构成受贿罪(B)国家工作人员虚假承诺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收取他人财物的,构成受贿罪(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渎职犯罪并收受贿
11、赂,同时构成渎职罪和受贿罪的,除刑法有特别规定外,以渎职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D)国家工作人员明知他人有请托事项而收受其财物,视为具备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构成要件,是否已实际为他人谋取利益,不影响受贿的认定13 关于贿赂犯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6 年卷二 62 题)(A)甲是公立高校普通任课教师,在学校委派其招生时,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考生家长 10 万元。甲成立受贿罪(B)乙是国有医院副院长,收受医药代表 10 万元,承诺为病人开处方时多开相关药品。乙成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C)丙是村委会主任,在村集体企业招投标过程中,利用职务收受他人财物 10万元,为其谋利。丙成立非国家工
12、作人员受贿罪(D)丁为国有公司临时工,与本公司办理采购业务的副总经理相勾结,收受 10万元回扣归二人所有。丁构成受贿罪14 关于受贿相关犯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3 年卷二 63 题)(A)甲知道城建局长张某吸毒,以提供海洛因为条件请其关照工程招标,张某同意。甲中标后,送给张某 50 克海洛因。张某构成受贿罪(B)乙系人社局副局长,乙父让乙将不符合社保条件的几名亲戚纳入社保范围后,收受亲戚送来的 3 万元。乙父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C)国企退休厂长王某(正处级)利用其影响,让现任厂长帮忙,在本厂推销保险产品后,王某收受保险公司 3 万元。王某不构成受贿罪(D)法院院长告知某企业
13、经理赵某“如给法院捐赠 500 万元办公经费,你们那个案件可以胜诉” 。该企业胜诉后,给法院单位账户打入 500 万元。应认定法院构成单位受贿罪15 国家工作人员甲与民办小学教师乙是夫妻。甲、乙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达 300 万元。甲、乙拒绝说明财产来源。一审中,甲交代 300 万元系受贿所得,经查证属实。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2 年卷二 63 题)(A)甲构成受贿罪(B)甲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C)乙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D)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16 关于贿赂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0 年卷二 65 题)(A)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
14、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其财物而构成受贿罪的,请托人当然构成行贿罪(B)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当然不构成行贿罪(C)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某国家机关利用其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机关的职务行为,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的,构成单位受贿罪17 关于渎职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7 年卷二 63 题)(A)省渔政总队验船师郑某,明知有 8 艘渔船存在套用船号等问题,按规定应注销,却为船主办理船检证书,船主领取国家柴油补贴 640 万元。郑某构成滥用职权罪(B)刑警曾某办理冯某抢劫案,明知冯某被取保候审后未定期到派出所报到,曾
15、某也未依法传唤冯某或将案件移送起诉或变更强制措施。期间,冯某再次犯罪。曾某构成徇私枉法罪(C)律师于某担任被告人马某的辩护人,从法院复印马某贪污案的案卷材料,允许马某亲属朱某查阅。朱某随后游说证人,使数名证人向于某出具了虚假证明材料。于某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D)公安局协警闫某,在协助抓捕行动中,向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李某通风报信,导致李某等主要犯罪分子潜逃。闫某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18 关于渎职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6 年卷二 63 题)(A)县财政局副局长秦某工作时擅离办公室,其他办公室人员操作电炉不当,触电身亡并引发大火将办公楼烧毁。秦某触犯玩忽职守罪(B)县卫计局
16、执法监督大队队长武某,未能发现何某在足疗店内非法开诊所行医,该诊所开张三天即造成一患者死亡。武某触犯玩忽职守罪(C)负责建房审批工作的干部柳某,徇情为拆迁范围内违规修建的房屋补办了建设许可证,房主凭此获得补偿款 90 万元。柳某触犯滥用职权罪(D)县长郑某擅自允许未经环境评估的水电工程开工,导致该县水域内濒危野生鱼类全部灭绝。郑某触犯滥用职权罪19 丙实施抢劫犯罪后,分管公安工作的副县长甲滥用职权,让侦办此案的警察乙想办法使丙无罪。乙明知丙有罪,但为徇私情,采取毁灭证据的手段使丙未受追诉。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4 年卷二 63 题)(A)因甲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甲是滥
17、用职权罪的实行犯(B)因甲居于领导地位,故甲是徇私枉法罪的间接正犯(C)因甲实施了两个实行行为,故应实行数罪并罚(D)乙的行为同时触犯徇私枉法罪与帮助毁灭证据罪、滥用职权罪,但因只有一个行为,应以徇私枉法罪论处19 甲送给国有收费站站长吴某 3 万元,与其约定:甲在高速公路另开出口帮货车司机逃费,吴某想办法让人对此不予查处,所得由二人分成。后甲组织数十人,锯断高速公路一侧隔离栏、填平隔离沟(恢复原状需 3 万元),形成一条出口。路过的很多货车司机知道经过收费站要收 300 元,而给甲 100 元即可绕过收费站继续前行。甲以此方式共得款 30 万元,但骗吴某仅得 20 万元,并按此数额分成。请回
18、答第(1)(3) 题。(2015 年卷二 8688 题)20 关于甲锯断高速公路隔离栏的定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情节严重,应以寻衅滋事罪论处(B)聚众锯断高速公路隔离栏,成立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C)锯断隔离栏的行为,即使得到吴某的同意,也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D)锯断隔离栏属破坏交通设施,在危及交通安全时,还触犯破坏交通设施罪21 关于甲非法获利的定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擅自经营收费站收费业务,数额巨大,构成非法经营罪(B)即使收钱时冒充国有收费站工作人员,也不构成招摇撞骗罪(C)未使收费站工作人员基于认识错误免收司机过路费,不构成诈骗罪(D)骗吴某仅得 20 万元
19、的行为,构成隐瞒犯罪所得罪22 围绕吴某的行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本应由收费站收取的费用,成立贪污罪(B)贪污数额为 30 万元(C)收取甲 3 万元,利用职务便利为甲谋利益,成立受贿罪(D)贪污罪与受贿罪成立牵连犯,应从一重罪处断22 朱某系某县民政局副局长,率县福利企业年检小组到同学黄某任厂长的电气厂年检时,明知该厂的材料有虚假、残疾员工未达法定人数,但朱某以该材料为准,使其顺利通过年检。为此,电气厂享受了不应享受的退税优惠政策,获取退税 300万元。黄某动用关系,帮朱某升任民政局局长。检察院在调查朱某时发现,朱某有100 万元财产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但其拒绝说明来
20、源。在审查起诉阶段,朱某交代100 万元系在澳门赌场所赢,经查证属实。请回答第(1) (3) 题。(2015 年卷二 8991 题)23 关于朱某帮助电气厂通过年检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行为与国家损失 300 万元税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属滥用职权,构成滥用职权罪(C)属徇私舞弊,使国家税收遭受损失,同时构成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D)事后虽获得了利益(升任局长),但不构成受贿罪24 关于朱某 100 万元财产的来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其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这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实行行为(B)在审查起诉阶段已说明 100 万元的来源,故不能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21、提起公诉(C)在澳门赌博,数额特别巨大,构成赌博罪(D)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在澳门赌博,应依属人管辖原则追究其赌博的刑事责任25 关于黄某使电气厂获取 300 万元退税的定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具有逃税性质,触犯逃税罪(B)具有诈骗属性,触犯诈骗罪(C)成立逃税罪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应数罪并罚(D)属单位犯罪,应对电气厂判处罚金,并对黄某判处相应的刑罚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挪用公款罪、受贿罪。乙作为国有公司的财务主
22、管,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接受甲的恳求,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公款 10 万元挪用给甲进行营利活动(炒股) ,成立挪用公款罪。其中甲是挪用公款罪的教唆犯,乙是实行犯。故 A 选项正确。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没有归还时间的限制,即使在 20 天后归还的,也成立挪用公款罪的既遂。故 B 选项正确。乙非法收受甲送的名表,构成受贿罪。故 C 选项正确。依据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7 条的规定,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贿赂构成犯罪的,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如非法经营罪、赌博罪等,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所以对乙的挪用公款罪和受贿罪必须数罪并罚。故 D 选项
23、错误。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挪用公款罪。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归个人使用”包括:(1)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2)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3)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A 选项,国家工作人员甲,将公款借给其弟炒股,属于 “归个人使用”中“将公款供亲友使用的”情况。B 选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原工作过的国有企业使用,属于“归个人使用”中“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情况。C 选项,某县工商局局长甲,以单位名义将公款借给某公司使用,不属于上
24、述解释的三种情况,不能成立挪用公款罪。D 选项,某国有公司总经理甲,擅自决定以本公司名义将公款借给某国有事业单位使用,以安排其子在该单位就业,属于“归个人使用”中“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情况。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受贿罪、行贿罪。甲明知乙有请托事项,也认真地认识到可能是乙送的财物而收受的,是间接故意的受贿。乙、丙二人成立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贿罪。A 项:受贿罪既可以是主动索取,也可以是被动收受。故 A 选项错误。B 项:受贿罪是故意犯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都包括在内。故 B 选项错误。C 项:受贿罪的成立只需要国家工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考试卷 刑法 历年 汇编 1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