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共同犯罪)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共同犯罪)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共同犯罪)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共同犯罪)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一日,张某将路人打晕,欲取走其财物,这时,熟人王某正好经过,于是,张某让王某帮忙将晕倒的路人所携带的财物取走,王某同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张某构成抢劫罪,王某构成盗窃罪(B)张某、王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C)张某、王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D)张某、王某是事前有联络的共同犯罪2 某甲将某乙打昏在地,路过此地的某丙见乙昏迷,趁机将乙装有 5000 元现金的提包拿走。甲和丙的行为属于:( )(A)共同犯罪(B)事先无通谋的其同
2、狎罪(C)非共同犯罪(D)任意共同犯罪3 甲、乙因琐事发生口角对骂,引起多人围观。丙见二人争吵不休,便在外喊:“打啊”,后便离去。甲见有人起哄,便向乙打去,将乙一只眼睛打瞎。丙的行为属于:( )(A)教唆犯(B)实行犯(C)帮助犯(D)不构成犯罪4 一辆货车翻倒在路边,赵某看到后,就和钱某商量,“我们一起去把车上的货物拿走吧”,钱某便与赵某将车上东西拿走,然后各自回家,后经估价赵某和钱某拿走的物品价值 8000 多元。赵某和钱某:( )(A)不构成犯罪(B)赵某单独构成犯罪(C)钱某单独构成犯罪(D)构成共同犯罪5 甲与乙共谋杀害丙,但乙临时改变主意,并没有前往犯罪地点,最后,甲单独将丙杀害。
3、下列选项中,对甲、乙的定性正确的是:( )(A)构成共同犯罪(B)不属于共同犯罪(C)甲单独构成故意伤害罪(D)乙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6 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的,使用人在下列何种情况下,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A)知道是挪用的公款仍然使用(B)指使挪用人挪用公款(C)应当知道其使用的是挪用款(D)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7 甲、乙共谋伤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由谁的行为引起。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由于证据不足,
4、甲、乙均无罪(B)由于证据不足,甲、乙成立故意伤害(轻伤)罪的共犯,但都不对丙的重伤负责(C)由于证据不足,认定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较为合适(D)甲、乙成立故意伤害(重伤)罪的共犯8 甲将其依法持有的猎枪寄存在乙处,某日甲至乙处,对乙讲明,要用该猎枪杀丙,请乙交还猎枪,乙即交还,甲遂持枪杀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B)甲、乙不成立共同犯罪(C)甲是主犯(D)乙不构成犯罪9 张某、王某二人共同负责监控设备,因为二人在工作中闲聊,没能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事故发生。下列选项中,对张某、王某的行为处理正确的是:( )(A)属共同犯罪(B)两人属过失犯
5、罪(C)应按照张某、王某所犯的罪分别处罚(D)各自构成故意犯罪10 下列行为中,构成共犯的有:( )(A)甲在某网站发布出售枪支、子弹的广告,网站经营者乙收取甲的广告费后同意甲发表广告。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甲为了侮辱 A,想以 A 的名义在某电视台发布虚假征婚广告:宣称 A 的配偶已经死亡,无子女,欲寻找新的配偶。实际上,A 的配偶身体健康,并且夫妻二人育有两子一女。甲将此打算告诉自己的朋友乙,并向乙借了一部分钱作为广告费,甲向广告发布者丙出示了虚假证件,说 A 要发布此征婚广告,丙没有认真核实证件就发布了 A 征婚的虚假广告。此事在 A 所在的村庄引起巨大轰动。甲、乙、丙构成共同犯罪(C
6、)甲在某网站发布了虚构的某名人 A 存在违法行为的假消息,乙和甲是熟人,明知甲发布的是假消息,仍将此假消息在自己的网页转载。法院认为甲、乙构成了共同的诽谤罪(D)甲与乙约定将自己抢夺的东西都存在乙处,并且给乙一定的好处。甲、乙构成共同犯罪11 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有:( )(A)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按共犯处理(B)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按共犯处理(C)教唆他人实施盗窃的,按共犯处理(D)煽动他人颠覆国家政权的,按共犯处理12 下列选项中,关于主犯和首要分子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主犯仅指在犯罪集团或
7、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B)首要分子都是主犯(C)主犯都是首要分子(D)首要分子只存在于犯罪集团和聚众犯罪中13 已满 18 周岁的甲出钱叫未满 16 周岁的乙替他把 5 千克海洛因从境外非法带到境内。甲的行为( )(A)是走私毒品罪的间接实行犯(B)与乙的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C)是教唆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D)与乙的行为共同构成走私毒品罪14 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共同犯罪的有:( )(A)甲在境外购买毒品,乙在境外购买淫秽光盘等淫秽物品,两人租用同一辆车运输(B)甲和乙预谋杀害丙,到约定时间乙改变主意,放弃这个想法,没有前往。甲独自将丙杀害(C)甲唆使精神病
8、人乙将仇人丙杀害(D)甲在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主由于急于赶路指使甲逃逸,最终导致伤员死亡15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共同犯罪的主犯包括:( )(A)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领导、策划作用的犯罪分子(B)在犯罪集团中起主要作用的人(C)在一般共犯中起主要作用的人(D)在聚众性共同犯罪中起组织、领导、策划作用的犯罪分子16 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于主犯应当从重处罚(B)对于从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胁从犯包括被诱骗参加犯罪的情形(D)被胁迫参加犯罪者可能成为主犯17 下列情形中,属于间接正犯的有:( )(A)甲痛恨丙,并知道乙有喝醉酒发酒疯打人的毛病。为了痛打丙,甲喊来乙、丙共同喝酒
9、,把乙和丙灌醉后,将乙、丙锁在房间里离开,后发现丙被乙打成重伤(B)医生赵某发现自己痛恨的钱某来看病,就故意开错药,并让护士陈某给钱某注射,致钱某重伤(C)利用他人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行为实施犯罪(D)利用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犯罪18 我国刑法规定的必要共犯包括:( )(A)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B)组织越狱罪(C)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D)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19 钱、赵二人共谋去某超市行窃,2011 年 11 月 9 日凌晨 2 时,二人到达该超市后,赵某留在超市外观望,钱某撬门进入,窃取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钱某认为,放把火可以破坏现场。于是,在离开前用打火机点燃了超市内的服
10、装。钱某出来后,二人逃离现场。第二天分赃时,钱某把放火一事告诉了赵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钱、赵二人构成共同盗窃犯罪(B)钱某构成盗窃罪和放火罪(C)赵某没有放火的故意和行为,不能构成放火罪(D)钱某放火行为是盗窃后的行为,不能构成另外的犯罪20 下列有关共同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共谋盗窃,甲在外放风,乙进入一户人家室内,乙进入发现没有值钱的财物,但是将女主人强奸,甲、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但不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B)甲、乙事前并无通谋,但同时向仇人丙开枪,丙中枪死亡,甲、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C)甲、乙共谋,相互串通骗取同乡丙钱财,甲、乙成立共同犯罪(D)共同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考试卷 刑法 共同犯罪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