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311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31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311及答案与解析.doc(7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 31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结合我国立法法的规定,罪刑法定原则中的 “法”只能是狭义上的法律(B)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C)在法治国家。罪刑法定原则限制了国家刑罚权的发动。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则限制了国家刑罚权的程度(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有罪类推,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2 我国公民某甲,系我国某远洋运输公司一远洋货轮上的船员。2007
2、 年 11 月 11日。该轮船停泊于南美 B 国的一港口内,当日傍晚,某甲酒后与同船海员某乙发生口角,在该轮船的餐厅内用水果刀将某乙刺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某甲被当地法院认定为伤害致死罪,判处 6 年徒刑,在当地监狱执行。莱甲在该国服刑 4 年后被遣送回国。依据我国刑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对其无需再经我国法院审判,直接执行其剩余的 2 年徒刑即可(B)我国法院仍可对其再次审判。但应当适用 B 国刑法(C)我国司法机关仍可追究其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适用的是属人管辖原则(D)我国司法机关仍可重新追究其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但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3 关于不作为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
3、丙、丁四人约好去攀登险峰,在攀登过程中,甲遇风险,乙、丙、丁能够救助而不救助,成立不作为犯(B)张某因为开玩笑,误将朋友李某推到河中,李某迅速陷入漩涡中,张某能够救助而不予救助,李某溺亡,张某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犯的故意杀人罪(C)骑车人丁为避免某失控大货车撞向自己,急忙从车上跳下,结果其撞到了一步行的老汉并致其重伤,丁对该老汉放置不管的,径直离开,后该老汉因未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丁不承担不作为犯的责任(D)颜某、廖某、韩某因周家龙“偷窃” 自行车而殴打、追赶周家龙,从而迫使周家龙逃上货船并跳人河中,三被告人目睹周家龙在水中挣扎,明知此时周家龙有生命危险,却不采取救助措施,最终发生了周家龙溺水死亡
4、的结果,其行为均已构成故意杀人罪4 侯某驾驶翻斗车在村东倾倒施工废土,返回时被该村治安人员朱某发现,朱某在路中停放了农用三轮车,不让侯某离去,等村治安主任来处理。侯某趁其不备,启动汽车准备逃离现场,朱某跑到车前阻拦,侯某踩了一下刹车见朱某未躲,便开车继续前行,朱某被撞倒后拖出一百五十余米,被车碾压致死。对侯某的行为,下列哪种定性是准确的?(A)交通肇事罪(B)故意杀人罪(直接故意)(C)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D)过失致人死亡罪5 任某等人经常到某校周边抢劫,某日又假装摔倒,对骑车的学生周某实施敲诈。周某将此事告诉同学彭某,彭某非常生气,次日早周某邀彭某等 9 人一起上学,其间彭某揣匕首,表示
5、见一个打一个。路上遇到任某等人,任某让周某赔偿医药费,遭拒,后任某离去。下午任某纠集 9 人到学校门口,遇见彭某,任某上前抓住彭的双肩,用膝盖连续猛顶彭某裆部,彭某剧痛,弯腰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任某连捅两刀,任某被送往医院后死亡。关于彭某的行为,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防卫挑拨(D)假想防卫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欲在公共场所强奸妇女,刚将妇女衣服脱光准备实施奸淫行为时,该妇女告诉甲:“在公共场所强奸妇女的,属于强奸罪的加重情节,判刑很重。” 甲害怕,遂将妇女带至隐蔽处实施奸淫行为。对于基本的强奸罪,甲当然成立犯罪既遂,但甲属于加重强奸罪(当众强奸妇女
6、)的犯罪中止(B)乙于白天翻墙入室,准备强奸,误以为只有妇女一人在家,容易得逞,但在胁迫之时,丈夫出现,就放弃犯罪,赶紧逃走的,只能成立犯罪未遂(C)甲意欲强奸乙女,但内心打算是,如果乙不漂亮就不奸淫乙。甲着手实施暴力行为后发现乙并不漂亮,便放弃了奸淫行为。对此,应认定为强奸未遂(D)乙原本打算盗窃 A 的财物,侵入了 A、B 合住的房间,但侵入房间后,仅盗窃了 B 的财物。乙的行为成立盗窃罪既遂7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某欲害死刚出生的女儿,偷偷将喂养女儿的奶粉中加入毒药,并告诉其妻子乙某要及时喂女儿奶粉,乙某不知甲某在奶粉中投毒,喂奶粉时发现女婴不吃,还强行让女儿多吃几口
7、,后女儿被毒死。甲某和乙某构成共同犯罪(B)甲某将仇人丁某杀害,并将尸体肢解,用塑料编织袋打包。对乙某谎称是毒品,托其运至 X 市,并声称事成后必有重酬。乙某按吩咐打出租车将该塑料编织袋打成包裹运至 X 市,存放在火车站小件寄存处。甲乙构成共同犯罪(C)甲发现某商店失火后,立即到商店进行抢劫,到时发现乙也在失火地点窃取商品,两人没有说话,各自窃取完商品后,各自离开。甲乙构成共同犯罪(D)甲某邀另外 2 人将仇人李某强行带到田间,共同殴打李某,致其昏迷。之后,甲某提出剥光李某衣服,其他 2 人未表示反对。看着甲某将李某衣服扒得只剩下衬衣,然后一同离去。当时气温为零下 3 度,李某冻死。甲某和另外
8、 2 人构成共同犯罪8 医生甲给病人看病,正好病人是其情敌,于是甲将药的剂量加大数倍,希望将此人毒死,药剂师乙觉得蹊跷,但出于对甲的信任,还是按照药方给病人配了药,后病人被毒死,关于此案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甲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共同犯罪(D)甲成立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9 关于刑事责任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5 岁的人帮助毒贩将毒品从境外带至境内,虽然不构成走私毒品罪,但可以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犯(B)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病发作期间所犯的所有犯罪,都不负刑事责任(C)已满 75 岁的人故意违反交通法规,
9、酒后驾车致人死亡,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D)按照法律规定,怀孕的妇女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10 甲欲杀乙而向乙开枪射击,子弹未击中乙,却击中了与乙同行的丙,致丙轻伤,但丙有心脏病,惊吓而死。按照具体符合说,应如何认定甲的行为?(A)按照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从一重罪处理(B)以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并罚(C)以故意杀人罪(既遂)罪论处(D)以故意杀人罪(未遂)论处11 吕某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1 年。自 2014 年 1 月底入狱后,吕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规定,对吕某应如何处理?(A)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B)可以减刑
10、但不能假释(C)可以假释但不能减刑(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12 李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8 年,执行 5 年后被假释,被假释 2 年后,李某又犯放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对李某应在以下哪一幅度内决定应执行的刑罚?(A)10 年以上 11 年以下(B) 10 年以上 12 年以下(C) 10 年以上 13 年以下(D)10 年以上 15 年以下13 张某在大楼内放火,警方在事后清理现场时,发现有一人死在大楼内,但无法证明被害人的死亡是由放火行为所造成的,对张某行为性质的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张某成立放火罪(B)张某的行为既不符合刑法第 115 条规定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
11、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要件,也不符合第 114 条“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 ”的要件,所以对张某不能定放火罪(C)张某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由于事实术清,对张某应宣告无罪14 甲在国外购买了一批枪支弹药,通过伪装,运输至境内,并在境内进行了销售,对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以非法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罪定罪处罚(B)应以走私武器弹药罪和非浅买卖枪支弹药罪数罪并罚(C)构成走私武器弹药罪、非法实卖枪支弹药罪,从一重罪处罚(D)应以走私武器弹药罪一罪从重处罚15 吴某为了某种且的想到监狱中生活一段时间,请求魏某诬告他诈骗,魏某同意并果真诬告吴某诈骗,吴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1
12、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魏某成立诬告陷害罪(B)魏某不成立诬告陷害罪(C)如果吴某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法院应当受理(D)诬告陷害罪和诽谤罪一样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16 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采用运输方式将大量假币运到国外的,应以走私假币罪定罪量刑(B)以暴力、胁迫手段强迫他人借贷,情节严重的,触犯强迫交易罪(C)未经批准,擅自发行、销售彩票的,应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D)为项目筹集资金,向亲戚宣称有高息理财产品,以委托理财方式吸收 10 名亲戚 300 万元资金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17 关于抢劫罪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欠乙 10 万元久不
13、归还,乙反复催讨。某日,甲持凶器闯入乙家,殴打乙致其重伤,逼迫乙交出 10 万元欠条并在已备好的还款收条上签字。甲的行为成立抢劫罪(B)甲欠乙 2 万元的转包费,甲为逃避支付而将乙杀害,其故意杀人的动机是为了逃避债务。甲的行为仅成立故意杀人罪(C)甲在乙的住宅内向乙的饮料内投放安眠药,打算两小时后进入住宅取得财物。乙喝下安眠药后基于其他原因立即外出,甲再次进入无人在内的乙的住宅取走了财物,对此,只能认定为盗窃罪与抢劫罪未遂,实行并罚(D)A 为了取得 B 的戒指而杀害 B,在摘取戒指后发现了钱包,一并将钱包取走的,成立故意杀人罪与盗窃罪1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与乙共同入室盗窃。乙在里屋
14、行窃,甲在外屋行窃。适逢室主 A 回家,甲为了抗拒抓捕,对 A 实施暴力,将 A 打昏。乙知情,但明确反对,在甲殴打 A 的过程中逃跑,乙没有实施事后抢劫的行为,仅成立盗窃罪(B)甲单独人室盗窃被发现后逃离现场(盗窃已既遂)。在甲逃离过程中,知道真相的乙为了使甲逃避抓捕,与甲共同当场对他人实施暴力。乙虽然没有犯盗窃罪,但其参与了甲的事后抢劫的一部分行为,即实施了部分事后抢劫行为,与甲成立事后抢劫的共犯(C)甲驾驶白色新田 125 摩托车,尾随骑自行车的女青年赵静至千峰北路路口处时,在车速较快的情况下,甲用力抢夺赵静的右肩挎包,并加速逃离现场,将挎包抢走,致赵静当场摔倒,送医院抢救无效。因重度颅
15、脑损伤死亡。甲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属于抢劫致人死亡(D)丁在银行门口抢劫储户,为进一步取得财物,开枪射击被害人时击中路人,这不属于抢劫致人死亡1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售楼人员声称房价会上涨而劝他人购买住房,即使房价后来下跌,或者声称本商场的商品价格比其他商场便宜,即使事实上贵于其他商场,也不能认定为欺骗行为(B)行为人甲实施欺骗行为,使乙放弃财物,甲拾取该财物的,也宜认定为诈骗罪(C)原本没有支付饮食、住宿费用的意思,而伪装具有支付费用的意思,欺骗对方,使对方提供饮食、住宿的,如果数额较大,不构成犯罪(D)边某伙同路甲、路乙、李某,谎称王某在工程承包中得罪了宋某宋某要找人对其报复,并称对方
16、需要 8000 元钱,他们可以出面“摆平” 此事,王某在感到害怕的情况下,将 8000 元钱交给路甲,边某等四人将钱瓜分。边某等四人的行为成立诈骗罪而非敲诈勒索罪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行为人冒充治安联防队员抓赌、抓嫖、没收赌资或者罚款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B)买卖伪造、变造的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进口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核准等凭证和单据的,成立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C)买卖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等经营许可证明,应以非法经营罪论处(D)伪造、贩卖伪造的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明的,成立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违反国
17、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即使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B)刑事案件中的辩护人指使证人作伪证的,成立伪证罪的教唆犯(C)甲是民事诉讼中的证人,作伪证使本该胜诉的一方败诉甲的行为构成伪证罪(D)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家属王某指使证人作伪证,王某的行为成立伪证罪的教唆犯22 刑事诉讼法既有保障刑法实施的工具价值,又具有独立价值。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刑事诉讼法的独立价值?(A)通过明确对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起诉权、审判权的专门机关,为查明案件事实、适用刑事实体法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B)通过明确行使侦查权、起诉权、审判权主体的权力与职责及诉
18、讼参与人的权利与义务,为查明案件事实及适用刑事实体法的活动提供了基本构架(C)规定了收集证据的方法与运用证据的规则,既为获取证据、明确案件事实提供了手段,又为收集证据、运用证据提供了程序规范(D)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诉讼原则、结构、制度、程序,体现着程序本身的民主、法治、人权精神,也反映出一国刑事司法制度的进步、文明程度,是衡量社会公正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23 下列关于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活动,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情形,检察院有权直接撤销公安机关不立案的决定(B)对于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情形,检察院有权直接通知公安机关立案(C)对于一审法院的错误判决,同级检察
19、院有权在抗诉期内向其上一级法院提起二审抗诉(D)对于二审法院的错误判决,各级检察院均有权向其同级法院提起再审抗诉24 陈龙法官二审张三(19 岁)故意杀人案,将案件发回重新审判,在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后又进入第二审程序,本案再次由陈龙法官参加的合议庭进行审理。被告人张三的父亲向法院申请回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张三父亲有权向法院申请回避(B)本案陈龙法官是否需要回避,由副院长决定(C)本案张三如果对回避的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D)本案不具备回避的理由25 侦查人员在杀人案件现场收集到一封信和一张字条,信的内容与案件无关,但根据通信对方的姓名和地址查出了犯罪分子。字条的内容也与案件无关,但
20、根据笔迹鉴定找到了字条的书写人,从而发现了犯罪分子。对于本案中的信件和字条属于何种证据种类,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信件是书证,字条是书证(B)信件是书证,字条是物证(C)信件是物证,字条是书证(D)信件是物证,字条是物证26 傅某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可能被判处死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于下列证人证言,依法应当予以排除的是:(A)询问证人杨某与田某没有个别进行而取得的证言(B)询问证人张某的地点不符合规定(C)询问笔录没有记录告知证人程某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的内容(D)询问笔录反映出在同一时间段内,同一询问人员询问不同证人李某与赵某的27 甲将潜艇的部署情况非法提供给一
21、外国著名军事杂志。在审判过程中,法院决定对其取保候审。关于对甲取保候审,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审判阶段,本案应当由国安机关来决定对甲取保候审(B)取保候审期间,未经国家安全机关批准,甲不能会见他人和通信(C)取保候审期间,执行机关批准甲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前,应当征得法院同意(D)本案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28 甲因涉嫌特别重大的贿赂犯罪被立案侦查。羁押一个月后,被变更为监视居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辩护律师要会见犯罪嫌疑人,需要经过检察院的许可(B)本案侦查机关可以直接决定对甲指定居所监视居住(C)本案如果为甲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由于属于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可以不通知其家属
22、(D)本案未经检察院批准不可以与他人通信29 下列关于特殊主体的逮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张三是省级和市级两级人大代表,逮捕张三应当分别报请省检察院和市检察院许可(B)美国人李四涉嫌间谍罪,逮捕李四需要经过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征求外交部的意见后,决定批准逮捕(C)王五涉嫌贪污罪,侦查的检察院可以直接决定逮捕王五(D)泰国人马六涉嫌盗窃罪,逮捕马六需要报省级人民检察院审查。省级人民检察院经征求同级政府外事部门的意见后,决定批准逮捕,同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30 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下列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说法正确的是:(A)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
23、的公诉案件,对已经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可以进行调解;不宜调解或者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应当依法作出判决(B)第一审期间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第二审期间提起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依法对民事部分判决(C)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双方已经达成协议并全部履行,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又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D)调解应当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审判人员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31 下列关于立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报案可以用口头方式,举报应当用书面方式(B)甲认为某局
24、局长乙贪污巨额公款,甲向某县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接受(C)丙向某县公安机关控告丁故意伤害自己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某县公安机关经过审查认为丁没有犯罪事实,不予立案。丙不服,有权申请复议(D)王某跑至某县公安机关报案称,王某的哥哥刚刚用刀将其妻子杀害,某县公安机关应当审查之后再决定是否立案侦查32 刘某是某非国有商业公司经理,因涉嫌收受贿赂被立案侦查,侦查人员了解到该公司员工李某和王某了解刘某受贿事实,现欲询问李某和王某,请问下列哪项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A)侦查人员在李某所在单位对其进行了询问(B)侦查人员应王某要求在某咖啡厅对其进行了询问(C)侦查人员在公安局对王某进行了询问(D)侦查人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司法考试 模拟 3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