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观点(B)联系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D)物质2 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是指( )(A)工具、手段(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C)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D)运用、操作工具的程序和方法3 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客体是指( )(A)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C)工具和手段(D)自然界4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
2、是( )(A)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B)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C)认识关系与实践关系(D)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5 在影响认识的各种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物质(B)实践(C)意识(D)大脑6 “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句话意在强调 ( )(A)人先天的生理素质(B)人的天赋才能(C)后天的社会实践(D)知识背景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性7 牛顿说:“ 假如我能够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这句话肯定了 ( )(A)感性认识的作用(B)理性认识的作用(C)直接经验的作用(D)间接经验的作用8 恩格斯
3、说:“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表明实践( )(A)为认识发展提供条件(B)产生了认识的需要(C)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D)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9 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是( )(A)唯物主义路线(B)唯心主义路线(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0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路线坚持( )(A)从物到感觉和思想(B)从思想和感觉到物(C)认识来源于实践(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11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们是( )(A)唯理论和经验论(B)一元论和二元论(C)反映论和先验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12 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唯物主义(D)辩证法13 进人人的认识活动,并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是( )(A)认识主体(B)认识中介(C)认识手段(D)认识客体14 认识过程中脱离感性认识,会导致( )(A)经验论(B)唯理论(C)经验主义(D)唯心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中介是指( )(A)工具和手段(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C)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
5、人(D)运用、操作工具的程序和方法16 关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体无法超越客体的限制(B)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着自己的能力和需求(C)在实践过程中,主体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D)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17 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包括的环节有( )(A)确立实践目的(B)确立实践方案(C)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方案借用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使方案切实可行(D)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18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6、C)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9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体现在( )(A)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对实践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B)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没有反作用(C)错误的认识会误导实践,产生消极的作用,使实践失败(D)理论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20 列宁说:“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这种观点( )(A)肯定了科学理论的重要作用(B)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决定作用(C)肯定了革命理论应走在实践之前(D)否定了实践是理论的来源21 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的有( )(A)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B)仁者心动(C)意念移物(D)吾心即宇宙2
7、2 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A)否认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B)否认反映论的观点(C)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D)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把认识看成是一次性完成的23 下列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中,表述正确的有( )(A)二者都坚持反映论的立场,把认识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被动地对外界的反映(C)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脱离了实践和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这是不科学的(D)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将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同时
8、又将辩证法的观点应用于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过程2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的特性包括( )(A)摹写性(B)主观性(C)直观性(D)创造性25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A)认识仅仅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26 关于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B)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D)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飞跃27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它包
9、括三种形式,分别是( )(A)感觉(B)推理(C)知觉(D)表象28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的形式主要有( )(A)概念(B)判断(C)推理(D)假说和理论29 感性认识的特点主要有( )(A)直接性(B)间接性(C)具体性(D)抽象性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
10、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A、D 属于实践中介的定义,B 是关于客体的定义,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实践活动中,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A 是主体的定义,C 是中介的定义,D 是干扰项,都不选。故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A、B 都过于片面, D
11、 表述有误,不选。【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性作用。A、C、D 都是影响认识的因素,但都不是决定性因素,故都不选。【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题干中的话重在强调人的后天实践,并不是人的先天素质,故排除 A、B
12、、D,正确答案选 C。【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而且理论或认识本身也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所以主体可以也应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法来获取间接经验,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题干中引用牛顿的一句话,意在强调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作用,故正确答案选 D。【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
13、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题干中引用恩格斯的一句话,重点在强调实践的发展产生了认识的需要,推动认识向前发展,故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是唯物主义路线。B、C、D 都是走唯心主义路线,都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是唯心主义路线。A 属于唯物主义路线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认识 本质 及其 发展规律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